关于装饰艺术设计专业《人机工程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

时间:2022-09-08 03:18:56

关于装饰艺术设计专业《人机工程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

摘 要:人机工程学起源于欧美,主要研究“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本文按照高职院校“3+4+x”的培养模式,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从专业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课程体系;项目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241-01

一、明确专业方向

《人机工程学》是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入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承上启下的一门专业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后续的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能否顺利展开。

因此,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坚持按照高职院校“3+4+x”的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严格制定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制。根据《人机工程学》课程与专业及方向,重新调整课程结构,使《人机工程学》专业基础课更加适合专业培养要求,建立完善的课程资源体系,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二、细化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打破传统只注重书本为主,动手能力薄弱的局面,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标准,以够用为度,充分注重实用与实践的原则,按照模块化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和创新思维的锻炼,为学生提供大量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化难为易,以简驭繁,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

三、完善教学方法

(一)理论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广泛地讨论,并适时把握讨论的方向,最后总结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讲授中将抽象的内容用形象的方式进行传达,将枯燥的理论用一种新颖的表达方式呈现,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强化记忆效果。在课堂内、外与学生展开交流讨论,张扬学生个性;结合工业设计的专业特点,积极引入最新的设计成果,在理论讲授中结合实物直观来配合,用不同的实物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来体会原理的具体应用。使理论的转化既快又直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

首先,采用理论与实训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程安排重视产学研型人才的培养,新课程体系面向社会需求,主讲教师具有丰富实际教学成果案例;在设计专业课程中承上启下;课程关注最新设计理念,设计潮流,紧随社会需求去丰富课程的内容。

其次,在相对紧凑的教学课时里有效的扩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课程实训创造性的引入产品设计课题,并以课题方式为任务驱动,使学生在完成每个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相应的理论和设计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计算机辅助设计室,多媒体教室,设计室,作品展厅等,满足实践教学要求。同时不断进行校企合作,把专家请教课堂,把项目引进来,让学生直观、全方位掌握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深刻的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

最后,不只是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彻底变革,更在于优化了学生职业道德,岗位角色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为培养具有高素质人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改革考核方式

根据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从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变成把项目引进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情况等主要考核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项目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根据专业特点主要采用创意讨论和项目答辩等形式,以此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学生的设计水平的提高,养成了团队协作意识以及注重设计质量,讲求工作效率的良好风气,为适应就业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有针对性地构建“3+4+x”的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出《人机工程学》教学创新体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具有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夏敏燕.工业设计专业人机工程学课程建设之思考.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23期.

[2]汪惠芬,刘婷婷.“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7(9):71-75.

上一篇:网络作品提供与存储服务提供行为的本质区别 下一篇: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