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在孙吴江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时间:2022-09-08 02:52:13

武昌在孙吴江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摘 要:武昌乃三国时期孙吴之旧都,即今湖北鄂州市。由于特殊的历史因缘,武昌在三国鼎立时期成为孙吴政权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冲。从孙吴江防的角度对其重要性加以述论。

关键词:武昌;孙吴;江防;战略地位

立足江东、竞极长江进而图霸天下是孙吴政权的既定国策,但当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孙吴夺取上游益州从而全据长江的计划因蜀汉的存在而受阻;同时北方曹魏强大势力的存在,孙吴也无力北向宛洛。诸葛亮言:“今议者咸以权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满,无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余而利不取也。”这些因素迫使孙吴逐渐放弃了图霸天下的原有计划,转而全力经营长江防线,保有荆、扬,以期与曹魏及后来的司马晋对峙。

孙吴江防体系的形成有一个过程:首先从孙策渡江到赤壁之战,是防线初步形成阶段。其次赤壁战后至吕蒙夺荆州前,是扬州段防线的巩固阶段。最后吕蒙夺荆州到夷陵之战,是荆州防线及整个长江中下游防线的最终形成时期。

孙吴的江防体系由一系列的江防重镇组成,这些军事堡垒绵延长江,“自西陵以至江都,五千七百里”,然而其“险要必争之地,不过数四”,加上孙吴民寡兵乏,因而能够重点设防的仅是少数几处战略要点。从整个防线来看,沿江共有三个战略支点,即江陵、武昌和建业。江陵居荆州之中,据之可西防巴蜀,北临襄汉;建业为根基所在,引江带湖;武昌则为荆、扬枢纽,南北要冲,对上下游军事动态起到全局掌控的作用。孙吴以这三个支点为核心,连结各军事要镇,分区设防,配属兵力,组织起整个长江防御体系。

“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隔。”这是三国鼎立及其疆域划分的自然地理基础。对于孙吴来说,为守长江,还需在江北建立纵深防御缓冲地带,即是淮南、襄汉,但是“敌在淮南,而长江之险,吾与敌共;敌在上游,而长江之险,乃制之于敌矣”,因而孙吴守汉又重于守淮,因为敌若据有淮南,虽可直逼长江,江南有倾覆之虞,但还不至于立时陷入危亡之境;而敌若据有汉南江北,则可沿长江而下,直指建康,江南便不免灭亡的命运,故而孙吴的长江防线又集中体现在荆州江防体系的构建上。

其中我们看到,处于此防线之中的武昌,地位尤其关要。武昌位于荆、扬之间,“其地襟带江沔,依阻湖山,左控庐淝,右连襄汉”,孙吴以此控制中枢,可支持江淮、进击襄汉、呼应上下。鉴于武昌地位的特殊性,魏黄初二年(221年)“权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以武昌、下雉、浔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这六县均为原荆州江夏郡、扬州庐江郡和豫章郡诸县中沿江之县。据此可知,武昌郡之设置,用意即在于以此为基础建立长江中游的江防体系。

为此孙吴加强了武昌防区的,孙权迁都建业时,计划“使武昌有精兵万人……轻舰数千”。江北“以三万劲卒守邾城”,陆逊又从山越“料得精兵八千余人”,据此,武昌为吴都时驻兵当为甚众。张大可先生认为:“上游荆州督从三峡到夏口一段常备兵七八万,夏口以东,建业以西的中游地段,以江北防线为前沿护固长江,常备兵十万以上。”迁都建业之时,孙权担心一旦荆州战事再起,西上逆流几千里,鞭长莫及,难以救援。于是“使武昌有精兵万人,付智略者任将,常使严整。一旦有警,应声相赴。”东晋王述曾言:“武昌实江东镇戍之中,非但扞御上流而已;缓急赴告,骏奔不难。”此处可证武昌防区兼顾上下游的优越地位。

属于武昌防线的江防军镇有蒲圻、陆口、夏口、武昌、邾城、半州、柴桑等。其中夏口尤为关键,汉水与长江在此交汇,沿汉水北上,既是曹魏重镇襄阳,顺江流东下,又可直逼吴都武昌、建业;再者逆长江直上,可支援西陵、江陵战事,可谓武昌防区第一要害,故孙吴常以宗室戍守。黄龙元年,孙权迁都建业,武昌作为留都,由重臣陆逊辅助太子督守。《资治通鉴》谓:“既城石头又城武昌,此吴人保江之根本也。”荆州战事虽缓和,武昌仍保有一定地位,其因即在于孙吴以其控制上流、屏蔽下游,武昌防区具有西御魏蜀、东藩建康的重要战略地位。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中华书局,2005-03:925.

[2]陈寿.三国志·卷四十八.孙皓传//裴松之注引.干宝晋纪.中华书局,2005-03:1165.

[3]陈寿.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中华书局,2005-03:43.

[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南直方舆纪要序.贺次君,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5:869.

[5]胡阿祥.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历史军事地理要览.海南出版社,2007:157.

[6]陈寿.三国志·卷五十一.孙奂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中华书局,2005-03:1209.

[7]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历代州域形势二.中华书局,2005-03:90.

[8]陈寿.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中华书局,2005-03:1352.

[9]张大可.三国史.华文出版社,2003:404-405.

[10]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九十七“晋成帝咸康八年”条.中华书局,2005-03:3048.

[11]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魏文帝黄初二年”条.中华书局,2005-03:2194.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

上一篇:“质点运动”教学浅谈 下一篇:初三历史试题的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