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低温所致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和消除方法

时间:2022-09-07 09:34:46

单纯低温所致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和消除方法

摘 要:目的:探究单纯低温造成的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细胞分析结果造成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方法:自2011-2014年,每年选取异常凝集标本随时进行实验,将其置于25℃的环境中进行加温处理,对比两种温度的检测结果,同时进行冷凝集素效价测定,保存实验结果,到2014年综合分析。结果:20例标本放置于15℃的室温环境中,均出现冷凝集现象;随后将其置于25℃的温水浴中加温10min后,冷凝集现象彻底消失,且RBC、HCT、MCV、MCH、MCHC、RDW相比水浴前P

关键词:低温;红细胞;冷凝集;细胞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s of red cell cold agglutination simple cold caused by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blood cells causes, and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Method: from 2011-2014 years, annual selection of abnormal agglutination were used at any time, placed it in 25 ℃ environment for heating processing, testing results of two kinds of temperature, measured at the same time cold agglutinin titer, sav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2014. Results: 20 cases were placed at ambient temperature at 15 ℃, there are cold agglutination phenomenon; then the warm water bath at 25 ℃ in 10min heating, cold agglutination phenomenon completely disappeared, and the RBC, HCT, MCV, MCH, MCHC, RDW compared with the water bath before P < 0.05, and recovered to normal,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red cell agglutination phenomenon caused by pure low temperature cold, 10min can be heated warm bath of blood cells can be placed in 25 ℃ eliminate.

keyword:low temperature; red blood cell; condensation; cell analysis

临床检验科目中,血常规是医务工作者首先获得的检验项目之一,如何做到准确、快速的将检验标本进行分析后得出报告,除了需要检验人员操作的规范性、日常工作经验的积累外,同时还要避免某些造成红细胞分析结果错误的因素。临床上对于特殊因素造成的红细胞冷凝集报告较多,而单纯低温因素引发的冷凝集报告偏少[1]。我院对20例因单纯低温因素造成的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了分析,并置于25℃的温水浴中复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1-2014年,每年选取异常凝集标本随时进行实验,将其置于25℃的环境中进行加温处理,对比两种温度的检测结果,同时进行冷凝集素效价测定,保存实验结果,至2014年综合分析。经检验结果分析发现RBC(红细胞计数)、HCT(红细胞比容)明显偏低,1例PLT(血小板)发生略低现象,MCV(平均红细胞体积)、MCH(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RDW(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偏高。

1.2设备与试剂提供

采用MINDRAY-BC-5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以及原装配套的质控与试剂。

1.3检验方法

①对检测的初始温度与末次温度进行观察。②对被采血者使用血液细胞分析专用负压管抽取2ml静脉血后放置于室温环境下0.5h后上机检测,并对被采血者的血液细胞进行直接的分析。③取1滴上述标本中的抗凝血置于平衡室温的2ml氯化钠注射中,摇匀后将红细胞混悬液取1滴放置于载玻片上,并立刻进行镜下观察,查看是否出现红细胞冷凝集现象。④取洗涤O型红细胞和被采血者的血浆进行冷凝集试验[2]。⑤对血液进行加温处理,将用于血液细胞分析检查的抗凝血放置于25℃的温水浴中加温10min后,取1滴放置于2ml的温氯化钠注射液中,并立即进行镜下观察,查看冷凝集现象是否消失。⑥水浴加温后继续进行血液细胞分析,将冷凝集现象完全消除的标本按常规操作进行血液细胞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

2结果

2.1标本冷凝集现象

20例标本放置于15℃的室温环境中,均出现冷凝集现象;随后将其置于25℃的温水浴中加温10min后,冷凝集现象彻底消失。

2.2冷凝集效价结果

20例标本中,冷凝集效价1:16的共10例(50.0%);1:32的共8例(40.0%);1:64的共2例(10.0%)。

2.3标本水浴前后各参数检测结果变化,详见表1与表2.

表1标本水浴前后各参数检测结果变化(×1012/L;%;×109/L))

注:经25℃加温后,RBC、HCT相比水浴前P

表2标本水浴前后各参数检测结果变化(fl;pg;g/L;%)

注:经25℃加温后,MCV、MCH、MCHC、RDW相比水浴前P

3结论

有关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分析检查结果造成误差的报告较多,大多数都是病理性因素造成的结果误差[2],且解决办法均是将标本置于37℃的温水浴中加温30min。另外也有报道称37℃的温水浴中加温30min对红细胞冷凝集的解决效果并不佳[3]。冷凝集素属于人体的自身抗体,通常健康人群的血清中含有少量的凝集素,且在15℃以下时容易出现凝集现象,特别是在0~5℃时凝集作用最明显,当温度达到20℃后凝集作用逐渐消失。有研究指出[4],凝集的程度与室温以及冷凝集效价的高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当分析结果出现异常时,不能单独考虑是仪器或试剂发生了问题,应当高度怀疑是否为标本出现冷凝集现象。部分病理情况下,例如自身免疫性贫血、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硬化、高龄产妇等均会出现短时间冷凝集素升高。

为防止红细胞冷凝集现象对血液细胞分析造成的影响,建议在冬季进行血液标本检测时,应当将血液细胞分析仪器与试剂的温度控制在20℃以上;同时在采集标本后将其放置于25℃的恒温水浴中加温10min后再上机测定,能有效消除低温对红细胞冷凝集造成的影响。刘引霞、潘俊均、李雪莹等[5]指出血液标本需要放置于37℃的温水浴中加温30min才能彻底将红细胞冷凝集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消除,但作者目前尚未遇到该类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前文提到的某些病理情况下确实需要将标本放置于37℃的温水浴中加温30min。此外,在进行标本测定时不能将稀释液分离成单个的红细胞,否则容易造成测定结果出现误差[6],例如高分子量的代血浆在输入时,应当注意。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单纯低温造成的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细胞中的RBC、HCT、MCV、MCH、MCHC、RDW、PLT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只要将标本其置于25℃的温水浴中加温10min后,再进行检测发现冷凝集现象彻底消失,且RBC、HCT、MCV、MCH、MCHC、RDW相比水浴前发生明显的变化(P

参考文献:

[1]杨志伟,王萍,贾翠兰等.高效价冷凝素对细胞分析仪测试结果的干扰及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0):784,786.

[2]徐健,周道银,俞靖龙等.冷凝集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处理方案探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1,26(6):105-108.

[3]张时民.一例严重冷凝集样本的血常规检验解决方案[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1,03(2):122-124.

[4]钟晓春,陆心怡,孙金伟等.高效价冷凝集素对临床标本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3,24(2):19-21.

[5]刘引霞,潘俊均,李雪莹等.红细胞冷凝集素现象2例临床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7(8):1087-1088.

[6]郭战冰.12例冷凝集素综合征病人的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

上一篇: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肾病保护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心脏瓣膜病的药物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