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冠军王蒙与教练李琰的师徒情

时间:2022-09-07 07:56:13

世界冠军王蒙与教练李琰的师徒情

不久前结束的2008至2009世界杯加拿大站比赛,中国女队夺冠四金。在比赛中,都灵冬奥会冠军王蒙显示出了良好的竞技状态,她不仅连夺两金,使自己在美国站的金牌数达到三枚,而且还在女子500米比赛中打破世界纪录;之后又率领周洋、刘秋宏、张会三位队友携手打破女子接力世界纪录。

从以前的“刺头”到现在的队长,王蒙变得成熟了。 无论提问如何委婉,王蒙立即猜到了问题背后的涵义――与主教练李琰之间还有隔阂吗?

“这两年,李导带我们严格要求、科学训练。今天,我们用成绩证明了训练的效果,我个人也以成绩证明了‘名师出高徒’的辨证成果,您不会怀疑我们与教练的姐妹深情吧?”

而教练李琰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也与此不谋而合。“这些天我一直说过,王蒙确实表现得很好,滑出了自己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王蒙在队伍建设中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比赛过程中,她能不断激励年轻队员,多与其他队员沟通,表现的非常好。”

从以上李琰与王蒙一番“背对背”的话,您还有什么对中国短道速滑队不放心的吗?

教练没有国界,因为体育没有国界

李琰、王蒙这对师徒可以说一直是受人关注的焦点。在李琰执教国家短道速滑队的初期,她们的确出现过一些认识上的分歧。一方面,王蒙看到当时全队的成绩长期在低谷徘徊,心中急躁。这个别人口中“热情阳光、心直口快的假小子”也难免语失,师徒间的关系也会受此影响。

另一方面,李琰则背负着更大的压力。在1988年加拿大冬奥会短道速滑第一次列入表演项目的比赛中,李琰独得1000米冠军,1500米、500米两块铜牌,连破1000米、1500米两项世界记录。那年,李琰才20岁,不但实现了中国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更惹得国际滑联惊呼:将来的短道,将是中国人的天下!1994年李琰退役,完成了东北财经大学四年本科学习后,远赴美国。2003年至2006年在美国任教,担任美国国家短道速滑队主教练。

2006年都灵冬奥会,李琰领军的美国队男队员阿波罗荣获500米冠军,辛庆山率领的中国队王蒙勇夺女子500米短道金牌。都是短道速滑500米,两个冠军教练都是中国人。美国小伙子阿波罗非常佩服自己的教练李琰,也佩服中国的500米金牌得主王蒙。正缘于此,阿波罗与王蒙两位异国冠军,有了难得的合影机会。为此按下快门的“红娘”,正是日后王蒙的主教练李琰。

当时的李琰、辛庆山,同时也将一丝遗憾带回了各自的队伍,埋进了各自心间。“短道速滑男女共8块金牌,除了李、辛两位弟子摘走两块500米金牌,其余6块,全进了韩国人腰包。”

都灵冬奥会结束不久,李琰也结束了四年的美国短道速滑主教练生涯,带着成就,带着期望,带着破除“短道韩流”的憧憬,怀着中华儿女一腔热血,接过了国家短道队主教练一职。一个队伍接受一位新教练,在磨合期出现不同声音是正常的。对此,李琰有心理准备,但有时面对队员的不理解,李琰心里也暗暗着急。

李琰曾经明言:“国家荣誉高于一切。每个运动员的目标都是第一,但在训练场上,每一寸进步都必须鼓励,这样,才能为队员的进步开辟更大的空间。我带队国家短道速滑就要拿世界第一,否则,我回祖国为什么?

对于自己的出国执教,李琰这样说:“教练没有国界,是因为体育没有国界,体育文化没有国界。奥林匹克思想丰富了体育文化的内涵。我与郎平同在美国执教,这是中国体育文化走出国门的重要一步。我们走出国门,同时又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思想与先进的训练方法,这种优势互补,与时下提倡的和谐社会,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王蒙是我的宝贝,更是国家的宝贝”

李琰率队来到兴隆县练体能,为的是储备能量,为冬季上冰备战。短短10天,笔者与短道速滑队建立了感情,与李琰、徐英男、杨占宇、胡国华、耿平和王蒙、李野、付天宇、周洋、周楠楠等全体“师生”成了朋友。

笔者第一次拿照相机走近正在练肌肉力量的队员时,李琰冷冷地瞥了我一眼,虽没有直接反对,但那眼神分明是在说:别过分干扰训练!

一直关注速滑队的体育总局冰雪中心司机耿平悄悄告诉笔者:李琰的执教严厉而细腻,在国外教练场上养成的好习惯点滴不丢,大小步骤、任何环节都丝毫马虎不得。训练场上,没有明星,不容许任何人走神,也不允许任何人干扰。

几天下来,李琰终于接纳了笔者,还偶尔聊上几句,虽前后不过几分钟,而且还是走在体育场回宿舍的路上。“您对全队的严格,我感到了超军营水平,您对王蒙等‘明星队员’的严格,又超过了其他队员,这都是为什么?”

李琰未加思索,脱口便道:“王蒙是我的宝贝,更是国家的宝贝”。

老天!不久前,李琰与王蒙的“不和”,还传得沸沸扬扬,怎么零距离接触“矛盾双方”竟有这样的结论?

像是诠释,李琰补充道:“王蒙是都灵冬奥会冠军,是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她超强的实力,是她为国争光、目标明确、刻苦训练的成果。我接手主教练一职,王蒙等于是直接揽到我怀中的一个宝贝。对这支队伍中的宝贝群体精雕细刻,不正是履行光荣使命的必然要求吗?”

“短道速滑世界局势多变,我们的强劲对手韩国、加拿大等国训练手段、训练方法和技术装备都走在世界前头,我们自己的训练思想再不做出重大调整,完成夺冠的光荣使命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对明星队员的要求必须符合‘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那么,前段与王蒙的关系……”

“没有矛盾、没有分歧,只是通往冠军之路上的不同认识,丝毫动摇不了我们全队的姐妹兄弟深情。”

“不好好训练,我扣你一圈!”

在国家短道速滑队中,大杨扬、小杨阳、李佳军、李野都先于王蒙入队。但在18岁的队员周洋心中,王蒙绝对是个大师姐。周洋调皮像王蒙,快人快语也似王蒙,师从李琰、效仿师姐王蒙、付天宇,周洋很自信:“我从大杨扬、小杨阳师姐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但大师姐们走了,我身边的王蒙、付天宇也成了大师姐,我要抓紧时间向他们学习。”

在垫子上练压腿时周洋挨着王蒙。休息时,周洋依偎在王蒙身边,听她讲笑话,周洋边笑边用毛巾擦去王蒙腿上的土。出去训练时,王蒙跟在周洋身后,几步一提醒,几步一鼓劲。紧跟在他们身边边跑边观察的李琰,对此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因为李琰率队年余,早就看出周洋是块好材料,精刻下来没准登上奥运领奖台。李琰更高兴的是王蒙、付天宇、李野一批师姐、师哥的无私,尤其是王蒙,用爱心、用行动、用严格的训练,传递了团队中的姐妹深情、兄妹深情。

一次跑山路训练刚刚结束,上车前,周洋拽着王蒙的衣角“蒙姐、蒙姐,快来看、快来看,小鱼儿、小鱼儿”,王蒙没法,只得由着小师妹,两人走到河边一看,王蒙乐了,顺手拍了周洋一把:“什么鱼啊,那是小蝌蚪。”

回城途中,车子拐弯,晃动一下后,传来了王蒙的清脆的声音:“看蝌蚪,玩溪水都可以,但训练一点也不能松,要是给你点好脸儿成绩就下滑,看我上冰时不扣你一圈!”

什么叫扣圈?事后问耿平才知道,比赛中,领先者从后边追上落后者一圈叫扣圈,通常指优劣势明显,王蒙对周洋的这番话,自然有激将的成分了。

李琰、王蒙的心血没有白白付出。2008年短道速滑世界团体锦标赛,不满19岁的周洋不仅独得一块金牌,她所参加的团体项目,也都取得优异成绩,为团体夺冠立下了功劳。2008至2009世界杯加拿大站比赛中,周洋又在1500米赛中轻松摘金,再次为国争光。

2008年3月16日,当CCTV奥运频道播出短道速滑女子团体战胜“韩流”,王蒙、李琰分别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的镜头时,笔者发去短信:“短道速滑世界杯团体冠军远离国门七年了,这次夺冠,您书写了新的历史,祝福您!祝福麾下全体队员!”

同日22时04分,李琰回信:“谢谢你的关注!我们很高兴,我们取得的成果是全队努力的结果。”

短信铭刻历史,业绩铸就辉煌。祝福你,中国短道!

上一篇:娄雷:淘宝E时代 下一篇:奥巴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