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问题”三步曲

时间:2022-09-07 06:57:43

“影子问题”三步曲

在新的浙教版教材中增加了“投影和视图”这章内容后,有关的“影子问题”就经常在测量物体(垂直地面)高度的题目中出现。由于物体在太阳光线下所产生的影子的位置不同,就有了三类不同的“影子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

一、影子在水平地面上

例1.(教材)数学兴趣小组要测量校园内的一棵树高AB。如图1,把长2.40m的标杆CD直立在地面上,量出树的影长BE为2.80m,标杆的影长DF为1.47m,求树AB的高度(精确到0.1m)。

图1

分析:本题由于影子都在水平地面上,因此物体(树、标杆)、太阳光线和各自的影子构成的2个三角形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已知数据直接可求得树AB的高度。

解:由题意得:∠CDF=∠ABE=90°,∠CFD=∠AEB

CFD∽AEB

=

即 =

AB= ≈4.6m

答:树AB高约4.6米。

总结:在太阳光线下,同一时刻,两个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水平地面上)的比例是相等的,即 = 。解题时要注意物体和各自影子的对应关系不要弄错。

二、影子一部分在水平地面上,一部分在垂直墙面上

例2.某数学课外实验小组想利用树影来测量树高AB。如图2,他们在同一时刻测得一身高为1.5m的同学影长为1.35m,因为大树靠近一幢建筑物,影子不会全在地面上,他们测得地面部分的影长BC=3.6m,墙面部分的影长CD=1.8m,求大树AB的高度。

分析:此题有两种不同的思路:(1)把垂直墙面上的影子CD转化为水平地面上的影子;(2)把垂直墙面上的影子CD转化为物体AB的部分高度。无论哪种思路都可以把问题转化为第一步的求法。

(1)解:延长AD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 =

即 = =

CE= =1.62m,

BE=3.6+1.62=5.22m

AB= =5.8m

答:大树AB高5.8米。

(2)解:过点D作DEAB于点E。

由题意可得:四边形CDEB为矩形。

BE=CD=1.8m,DE=BC=3.6m。

=

AE= ×3.6=4m

AB=AE+BE=4+1.8=5.8m

答:大树AB高5.8米。

总结:当影子有两部分时,有两种方法可以来求物体高度。(1)把照在垂直墙面上的影子看成是影子物体,用第一步的方法求出这个影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的影子长度。(2)把照在垂直墙面上的影子转化为原物体高度的一部分,而原物体高度的另一部分利用第一步的方法来求。

三、影子一部分在水平地面上,一部分在斜坡上

例3.如图3,小明想测量电线杆AB的高度,他发现电线杆的影子恰好落在土坡的坡面CD和地面BC上。已知CD=4m,BC=10m,CD与地面成30°角,且此时1m长的竹竿影长为2m,求电线杆AB的高度。

分析:本题利用斜坡上的影子直接求物体高度有难度,但是如果把斜坡上的影子转化为垂直墙面的影子和水平地面的影子,那么问题就可以转化为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情形了。

解:延长AD、BC交于点F,过点D作DEBF于点E,

由题意得:DE=CD•Sin30°=2m,

CE=CD•Cos30°=2 m,

= = ,

EF=2DE=4m,

BF=BC+CE+EF=14+2 m,

AB= BF=7+ m

答:电线杆AB高7+ 米。

总结:当影子落在斜坡上时,关键是把影子分解为垂直墙面上的影子物体和水平地面的影子,把问题转化为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情形来求。本题在转化影子位置的时候,学生容易把CDF当做等腰三角形来解,讲解时须归纳“影子问题”的根本就是把影子按不同的位置分成不同的三类,然后进行三步曲之间的转化。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2]苗学军.中考中的“影子问题”.初中数学教与学[J].2005年第10期第30-32页.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用构造法巧解中学数学题 下一篇:试谈类比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