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2-09-07 06:23:15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要:《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技能型课程。为了更好地达到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市场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构建《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制图;识图;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182-02

一、引言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一门工程造价专业必修且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性课程,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阅读、表达和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该课程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构思及分析表达能力要求较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后续的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满足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从事的岗位对制图与识图能力的需求。该课程在工程造价专业中起着承上启下和贯彻始终的作用,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课程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

然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学课时的有限性与知识需求的无限性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同时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主要有:教学内容抽象、枯燥,与实际工作有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理解;教学内容实用性、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单面灌输,实践环节薄弱。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学生是从事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市政道桥工程以及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及咨询等相关的工作。无论学生毕业后从事何种工作岗位都要会识读图纸。为了使学生具备制图与识图这一基本技能,增强就业能力,需要调整建筑制图与识图现有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2],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以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确定教学内容。近两年我校利用暑期开展了工程造价专业调研,深入到企业一线,掌握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专业课程开设等要求。通过调研获悉,各单位对学生的识图能力要求主要是:能较快正确地读懂一套图纸,理解图纸间的相互联系;具备查阅技术规范、标准的方法的能力;能用索引符号找到相关标准图集。因此建筑制图与识图的教学内容应主要以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平法标注、建筑构造的识读为主,制图部分的学习为识图服务,可以仅安排基本的制图内容,后续的建筑CAD课程能够满足企业对学生制图能力的要求。

2.根据实际工作设计实训项目。根据实际的岗位对识图和绘图能力的要求,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师精心设计系列实训项目,充分利用校内在建项目的工地,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思想,编制相应的实训计划书和指导书,让学生通^完成不同的任务,以真实的工作项目为载体,项目真做,教学过程转为工作过程,变被动学习为带任务工作,提高实践能力,掌握理论知识,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目的。

3.教学方法改革。根据建筑制图与识图的教学特点,我们可以采用讲授法,项目教学法,创造想象的环境,进行启发式教学,现场教学和工地实习活动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1],同时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3]。不同的教学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启发学生能积极自主地学习,使整个教学阶段所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和深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识图部分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实践基地,收集大量的在建建筑的图纸,并安排学生到正在施工的工地,识读工程图纸,让学生在实际的工程中体验图纸表达的内容,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识图的重要性、实用性,增加感性认识[4]。在制图部分,结合校内的建筑物,如:教学楼、逸夫楼、宿舍楼等,来绘制图纸,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见习教学,到图纸所涉及的建筑物参观,图纸和实物相互对照、结合来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较快地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并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同时利用耳、眼、脑等多种器官,把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多样化和趣味化,提高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问题易于理解,易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所设计的具体的项目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想象的环境,开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这样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僵化,产生依赖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讨论、座谈等上课形式,不仅可活跃课堂气氛,还可激发学生思维活力。根据上课内容,每次课都为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改革考试方式引导职业技能的培养。建筑制图与识图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基础课,它体现知识与技能的融合,职业技能的培养作为考核标准。考试方式改革也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5],要配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考试方式采用理论考试、实际应用能力考核(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出勤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有机结合的方式,逐步建立与完善综合性、过程化、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法,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种考试方式能够客观真实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能够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

5.建设校内外仿真实训基地,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均是学生学习与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其中,实践教学对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能够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了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进一步和造价咨询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企业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建设更多的校内外仿真实训基地,同时鼓励年轻教师到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等基层生产一线实践锻炼,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小Y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得到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建筑识图和制图的能力得到提升。该教学模式立足于工程实践,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标,以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让学生与就业市场零距离,满足目前建筑生产的需求,提高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充分发挥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最终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李和旺.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5):31-33.

[2]孙春凌.《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7):195

[3]陈梅,刘娴,陆化来.仿真数字化资源在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教育,2016,(8):67-70.

[4]姚纪,田瑶.浅谈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情境教学[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5):72-74.

[5]舒莉,颜彩飞.高职《建筑CAD》“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J].甘肃科技,2015,(10):50-51.

Teaching,Learning,Doing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Construction of

"Cartography and Chart Reading of Architecture"

LI He-wang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HeZhou University,Hezhou,Guangxi 542800,China)

Abstract:"Cartography and Chart Reading of Architecture" is a very practical curriculum of professional basis and skills for construction cost major. In order to achieve aims of talents on construction cost major and social demand,Construction of "Cartography and Chart Reading of Architecture " teaching,learning,doing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l,Investigation on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practical teaching,assessment methods and so on,we can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meet the market demands for talent.

Key words:cartography;chart reading;teaching reform;teaching method

上一篇:2014―银川市金凤区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下一篇: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