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模式的启示

时间:2022-09-07 04:49:00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模式的启示

摘要: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办学理念很有特色,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十分值得借鉴。笔者对新加坡“教学工厂”的理念,“项目教学”、“资源积累与分享”进行了思考,得到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办学模式;教学工厂;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173-02

2012年9月25日至10月12日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教育厅、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国际共同举办的陕西省职业教育专能开发项目“NYP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的学习。通过这次学习,对新加坡“教学工厂”的理念,“项目教学”、“资源积累与分享”有了深刻的理解。

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理念

“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特色之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模式是在德国“双元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与理念,这种模式就是把教学与工厂紧密的联系起来,把学校按工厂的模式办,给学生一个工厂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真实的生产和实际的项目设计,学到实际的知识与技能。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将实现从模拟(simulation)到模仿(emulation)到融合(integration),教学工厂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是指工业项目、科研项目、教学项目是“教学工厂”是不可缺少的教学载体,在“教学工厂”里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实际工作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是学院制的,是在教学系统的基础上设立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作用: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促进理论发展—反馈;知识服务于工厂,促进工厂发展—创新。对于学生:学习—实践—潜能开发;对于教师:授课—实践—知识更新—市场保值。“教学工厂”也是学院能力开发和教职员专业培训的重要途径。企业研发项目强调真实的企业项目的开发,这就要求教职员具有一定的专业开发能力在不断的研发过程中教职员的专业开发能力自然地得到了提升,同时教职员也得到了更加专业的培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地超越自我,这样可以保证学院教职员与企业无缝对接,与企业需求挂钩,自身不断增值。启示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模式与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的模式其目的是一样的,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把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启示二:这次是学习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理念,不是照搬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经验,新加坡有新加坡的国情,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我们在高职专业实训的建设与开发上,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理念,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厂中校”、“校中厂”,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或仿真的企业生产环境),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训项目,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业项目、科研项目或教学项目进行教学,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的知识与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启示三:要进行校企合作就要从为企业服务开始。我们倡导“校企合作”也多年了,基本上还停留在学校每年为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层面上。多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职业院校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企业却无动于衷。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一点是,企业没有“接纳”我们。我们要从为企业服务开始,从为企业培训新员工、进行设备保养开始,先让企业接纳我们,只要企业慢慢地认识我们、接纳我们,知道我们能干什么,校企成为一家人,才有合作的可能。不能急功近利,要从为企业服务开始。

二、“项目教学”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学生从第一学期起就做项目,每学期都做,专业不同,项目的内容、多少、难易程度亦不同。他们做项目的目的是开发学生的潜能,做项目时用到哪一门理论课,那位老师去上课,少教多学。这些年来,我们服装专业也从第一学期起,学生通过实训做项目,学生做项目的目的是乎是验证所学的理论课,实训与理论课的联系不是那么密切。启示:眼下在高职院校现有的学科教学体系全面推行“项目教学”不现实,但我们可以从一个专业的一次实训教学开始,遵循认知规律,进行项目教学,学期项目由浅入深,加强项目教学课程的关联性,逐步培养学生在项目进行中的主导能力,边推行边总结,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三、“资源积累与分享”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资源积累与分享”(AES:Accumulated Experience Sharing)就是有计划、有规律的收集与记录之前做过的工程项目或大型活动。AES系统是一个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学校师生都通过该系统按项目方便地将教学资源与科技开发经验上传积累,也可以较好地解决师生在线对教学和科研项目资料的收集与参考。利用该系统使项目内容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觉性以及以项目为载体的学习方式。充分的利用学院的数字化教育平台建设学院的教育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十几年来他们已经积累了五千多个项目。这里边包括了理念的分享、技术的分享和成果的分享。核心就是他们提出的AES——经验积累和分享——理念。项目和非项目AES个案的共同特点是:(1)采用统一格式,便于项目知识、资料和经验的有效存储。(2)注重项目过程的存储超过项目成果的存储,给后来者更多的提供经验而不是一个无用的成果。(3)以服务教学为目的,将所有AES个案作为学生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极大丰富教学资源。(4)鼓励知识分享,便于大家共同进步。启示:这些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也搞了一些工业项目、组织了一些大赛,参加了不少比赛,有资源,也有健全的组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家也在搞共享资源库建设,学院也在积极地推进共享资源库建设。“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从专业、学院做起,我们一定能做好。

学新加坡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转变我们陈旧的理念,改进我们职业教育的不足,要改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坚定信念,立即行动起来,就一定能成功。

参考文献:

[1]黄盛兰,霍丽娟.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

[2]改革创新办学模式的昌都实践[J].人民论坛,2010,(04).

[3]赵秋.高职院校综合实训项目实施的探究——基于南洋理工学院的考察学习[J].职业时空,2010,(02).

[4]刘洪,樊沐佼,曾庆恒,李文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石油工程应用型人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作者简介:李仲伟(1966-),男,陕西三原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在读工程硕士,曾长期供职于大型服装企业,现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服装工程师,研究方向:服装生产工艺、设备、管理。

上一篇:谈高校如何应对大学生的就业危机 下一篇:浅析如何运用现代化手段优化中学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