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课程评价及其改革

时间:2022-09-07 04:10:44

试论课程评价及其改革

摘要: 课程评价是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环节,对课程评价的认识和理解是课程教育工作者一个重要课题。文中综述了课程评价的含义、取向,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课程评价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课程评价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Abstract: Course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education field, it is a important issue for curriculum education workers to know and understand the course evalu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eaning and the orientation of course evalua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it analyzes status quo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ourse evaluation in our country, finally puts forward his own opinions on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reform.

关键词: 课程;课程评价;改革

Key words: course;course evaluation;the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17-02

0 引言

在教育领域,近年来,评价已经成为其中极其活跃的一部分,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受到了人们的极大重视。从理论层面来讲,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分为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和教育评价研究三大领域;从实践层面来讲,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是由教育目标、教育实践和教育评价构成的。

在整个课程系统中,课程评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另一方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向前发展的起点。因此,课程评价是整个课程系统工程的支点[1]。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才能使课程设计更合理,决策更科学,实施更有效。

1 课程评价的含义

对课程评价进行系统研究,是20世纪以后的事情。1934年至1942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进行“八年研究”,标志着课程评价趋于成熟[2]。

所谓课程评价是由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那些活动构成,是对课程价值进行研究分析的过程。课程评价的作用包含:诊断和修正课程、对比各种课程的相对价值、预测教育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的达到程度等。

2 我国的课程评价及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的课程评价,本文认为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

2.1 评价对象狭窄 我国课程评价对象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和“片面追求合格率”的影响已窄化为学生的学业成绩[3],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倾向、心理等评价不够重视[4]。这种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可以为学生掌握知识奠定基础,但是它却丧失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时也丧失了对课程其他方面的评价。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品德、能力、心理并没有同步发展,近年来,高分低能和高学历犯罪证明这一问题。

2.2 评价主体单一 目前,政府、学校、教师充当着课程评价主体,其评价流程为:政府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权化的特点,在办学方面学校没有自。国家及省市掌握着课程评价的大权[5],学校与教师并没有多大的自,由此造成了我国当前课程评价主体单一的特征。这种单一的评价主体过分偏重政府部门的需要,众多教师和学生被忽视甚至被排挤于评价主体之外。缺乏工作在一线的教师的评价,即缺乏最直接的经验,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因而做出的评价难免具有片面性[6];我国的课程评价往往将学生视为课程效果的表现者,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测试来反馈信息,严重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课程的感受。

2.3 评价方法单调 传统的考试方法,加之评价对象狭窄的影响,使人们常常将课程评价与考试尤其是期末或者升学考试划等号。传统观念认为只有考试才能准确地对课程和学生进行评价。考试的光环掩盖了其他的考核方法,学生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指引下埋头苦读,完全成了考试的奴隶。考试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手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把考试作为评价课程与学生的唯一手段,有失偏颇,这样的评价不全面。中国的中考与高考,使课程为考试而设置,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学校完全沦为考试的名利场,这不仅不正常,并且非常有害。

2.4 评价标准呆板 课程标准过分依赖政府的需要,却忽视了不同利益主体、不同阶层的人的需要。尽管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贯彻得并不尽如人意。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具体表现为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培养。而课程评价作为这其中的重要方面,事关全局成败,课程评价迫在眉睫。

3 课程评价的改革

近年来,对课程评价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对课程评价进行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甚至全社会的努力和支持。我们认为,对课程评价进行改革,应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具体体现为以下方面。

3.1 评价对象多元化 针对我国的课程评价对象的局限性而提出评价对象多元化。学业成绩评价应该是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但是不应该是唯一内容。应该对课程评价的对象进行改革,我们提倡多元化的课程评价对象。因为学业成绩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全部,对于学生来说,学业成绩仅代表某一阶段,某一范围内的智力发展,另外,道德、情感、意志、心理等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这些都应该被纳入评价之中,与学业成绩共同构成评价对象。

3.2 评价主体多元化 所谓评价主体是指进行评价的组织或个人,其职责是:一是呈现客体的全部资料或信息;二是收集并呈现对课程与教学的判断意见;三是评价者对课程做出价值判断[7]。

在我国,在评价主体上,被评价者依然处于被动的评价地位;忽视同级、自下而上以及多源评价[8]。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第一,课程评价的主体应主要以教师为主。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既是课程决策的参与者,又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第二,学生也应该成为课程评价的主体。对于课程评价,感受最深的是学生,受影响最大的也是学生,应该将学生纳为课程评价的主体。第三,课程专家、家长、行政人员等都应成为课程评价的主体。这些课程评价主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评价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而有利于资源的整合。

3.3 评价方法多元化 目前我国的课程评价方法过于单一,即以考试代替其他形式的评价。考试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形式,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其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评价方法直接关系到课程评价的效果,必须对其进行改革。

3.4 评价标准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不断追求个性化发展,进而对课程评价标准提出多样化的要求。对于国家来说,课程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宏观上,可以根据各地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中观上,可以根据各学校的办学条件、培养目标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微观上,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殊情况,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9]。

4 小结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的推动器,是整个教育改革的窗口,是反映课程改革的晴雨表。课程评价及其改革是一个复杂并且持久的课题,需要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白月桥.素质教育课程建构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欧阳宇,易森林.关于中国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初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2:120-122.

[5]徐红.我国当前课程评价的误区及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4:58-60.

[6]吴菁.浅析我国课程评价模式[J].教育探索,2004,10:16-18.

[7]汪霞.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改革[J].天津教科院学报,2003,1:34-37.

[8]吕宪军,王延玲.纵观国外课程评价谈我国改革思路[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5:59-61.

[9]易森林,袁桂林.试论课程评价多元化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1,1:24-27.

上一篇:高校成绩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下一篇: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