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真情流露进行到底

时间:2022-09-07 04:02:52

摘 要:现代语文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能力。然而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平时的积累与练习,知道这一点的人也许很多,然而实际操作却不是如此。像学校的设备、教师的教学,那是属于外部的、客观的,还有内在的、主观的因素,只有内心有了主见,大脑才会有更好的运作,可见作文必须从自觉主动入手。针对现代学生的特点,从激趣与参与形式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写作中所带来的乐趣。

关键词:情境;体验;双向互动;开放教学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该如何帮助低年级的孩子在作文之路上迈好成功的第一步呢?我认为,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写现实生活中的、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努力拓宽小学生习作的时空,勇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细心呵护孩子的童心,让想象成为作文起步中富有强大生命力、拥有不竭动力的活水源头,作文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发说话兴趣

1.创设情境

低年级儿童喜欢沉浸于一定的情境中,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才会产生角色意识,激起表达的冲动。老师就应该想方设法为孩子去创设一定的情境,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把一幅幅静止的画面变成活动的,再配以优美的音乐,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卡通搬进课堂,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个丰富生动的故事情节,这样肯定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说话兴趣,如运用语言创设情境,教师在每次说写训练前为孩子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孩子积极参与,是训练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精心设计导入语非常重要。如在《找春天》的说写训练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小朋友,我们用我们手中的画笔画出了最美的春天,春天不知不觉已来到我们身边,她就在我们的身边,她将好多好多的礼物撒落在大地上,你们想不想去找点回来?”就这样,孩子们欢呼雀跃地出发了。另外,还可以运用音乐创设情境,通过观察创设情境等等。

2.激活体验

一直有“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之说,脱离了生活,一切都会变得空洞、没有生气。每一个人,自他懂事以来,就开始感受生活,体验人生。小学生虽年龄不大,经历有限,但自懂事以来,他们经历了多少事,认识了多少人,见到了多少景……这是他们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只要巧妙运用,就能创造出令人赞叹的“言语作品”。如在《春雨》的说话课中,我和学生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观雨、听雨、感受雨,然后以“你觉得春雨有趣吗?”引导学生谈雨,学生把对雨的体验一下子化作了带有情感色彩的言语:“春雨有趣,那细细的雨丝,一根根的,那么长,那么柔。”“那声音沙沙的,真好听。”面对春雨的唤醒,学生的想象丰富又得体:沙沙的雨声像美妙的音乐,像小蚕吃桑叶;春雨像丝线,细细的,像秀发,密密的,像蚕丝,柔柔的;春雨中,麦苗换上了绿装,青蛙唱起了歌儿……生活体验一旦被激活,学生就会乘上想象的翅膀,精辟的话语便会脱口而出,奇妙的句子自然会涌于笔端。

3.双向互动

说话训练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老师和学生在交际过程中既是听者,也是说者,师生只有不断转换着自己的角色,才能获得成功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我总是充满激情地鼓励学生:“别紧张,要相信自己。”“你说得太棒了,老师为你感到自豪。”“虽然你旁边都是高手,但我们相信你是最棒的,勇敢些!”我的真语真情是激活学生身心的“兴奋剂”,使他们情绪高昂,全身心地投入。而学生的精彩回答又反过来深深地吸引、打动着我,师生间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感情的碰撞。在这种状态下最容易产生顿悟和灵感,言语的、思想的创造性浪花常常会不断飞溅。

二、丰富语言积累

儿童从小听故事、爱阅读,会接受较多的刺激,对他们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也可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在作文起步时我们非常重视让孩子多讲故事、多阅读。现在的孩子是在故事中长大的,爱听故事是他们的共性。为此,我们从孩子入学的第一天起,就满足他们的这一童趣,把他们带入故事的王国。孩子们在故事中认识了安徒生、格林、凡尔纳……在听的同时,我们要求孩子讲自己最拿手的故事,在全班进行交流、评议。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热情,他们在爱听故事、爱讲故事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规范语言,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儿童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它不仅能促使儿童掌握和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而且能提高儿童的言语能力。我们在班级里设立“小小图书角”,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爱看的书,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在大量阅读的同时,我们还要求学生积极背诵。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有选择地让孩子诵读唐诗,短小精悍、文辞优美的唐诗不仅能启迪儿童想象,而且能净化童心,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效应,左右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只有多读多背,当胸中有了大量积蓄,非倾吐不可时,才能“情动而辞发”,写出好的文章来。

三、开放教学形式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低年级小朋友理性思维能力较差,生活中的乐事、趣事,他们说起来津津有味,可却不知怎么组织语言,更不知如何把它们付诸笔端。于是,我们根据孩子好说好动的特点,尽可能多地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联想、创造。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以下的方法不仅适合,而且关键是非常可行。

1.画一画,说一说

儿童对绘画特别感兴趣,他们在涂涂抹抹中展现了自己一颗颗真实而又灿烂的童心。我们经常根据儿童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让孩子进行想象画。想象画成了孩子们的“自由王国”,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描绘自己心中的世界,用鲜活的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在画画说说的同时,我还经常让学生画画写写,就是让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画下来,在旁边写上文字说明,没有什么格式规范,学生很乐意画写。有个学生画了一幅小草图,其中一棵小草头上套了一个塑料袋,旁边是一大滴眼泪;另一棵长势良好,旁边有一副笑脸。这个学生竟然用他稚嫩的笔调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实版的童话。让学生明白了真正的好文章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应当在观察中放飞想象,有所创新。

2.玩一玩,写一写

孩子是否能带着足够的精力、机智和独创性去探索书本和世界,是否会抓住那些与朋友、作者共同思考,去影响他人或被他人影响的机会,是否会变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充满好奇心与自信心的人,这些都是他们生命中以及读写生涯中最为重要的品质,这些品质并不是学校或家庭作业里能够轻易传授的。相反,这些精神素质首先应通过孩子们的游戏来培养。

现在的学生很少感受到群体协作游戏的快乐,更缺少与老师、家长一起游戏的时间。玩,是儿童的天性,因此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如同学们在一起玩橡皮泥,一边玩一边编故事,教师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看他们游戏,在必要时适当点拨,让故事情节能顺利发展,圆满结束,并鼓励其写下来。

四、改进指导、评价

作文的指导重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贵在唤醒学生的生活储备,巧在顺应学生的自由倾吐表达,而非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述什么原理、方法,或用固定的程序、习作的样板去圈定学生的思路。所以我们要像叶圣陶先生所说:“为了恢复学生们的童真,还他们的原本生活乐趣,让他们能说真话、吐真情。”在作文起步训练中,不管学生怎么想,怎么写,只要文中有一颗真挚的童心,就予以支持、肯定和鼓励。作文的评价要尊重学生的原意,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劳动。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一个宽广的作文天地,让孩子真情流露,追逐梦想。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石庄小学)

上一篇:和谐师生关系 促进高效课堂 下一篇:浅谈提高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