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冲突视角下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分析

时间:2022-09-07 03:09:50

利益冲突视角下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分析

摘 要:群体性突发事件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政治社会现象。目前群体性突发事件呈现出多发、复杂等特点,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从而成为各国学术界和政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利益冲突的角度的出发,挖掘和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为地方政府如何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利益;利益冲突;原因

近年来,以群体这一形式表达诉求和愿望的现象越来越多,作为社会矛盾和冲突特殊表现的各种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突出问题。归根结底,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背景下发生的,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日益加快,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不断分化,经济利益和物质资源重新分配与调整,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导致利益主体各个层面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从而导致利益主体之间矛盾激化、冲突频发。深层次地挖掘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更成为学术界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

(一)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涵义

国内外学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见解,称谓也各不相同,比如“集群行为”、“”、“集合行为”等,本文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将“群体性突发事件”理解为,具有相同利益诉求的社会公民在其个人利益或集体利益受损的情况下,为了争取自身利益或者维护社会公平,自发地结合为一个集体所引发的具有破坏性、突发性的社会活动。

(二)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

近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除了呈现出破坏性、突发性等特点以外,还存在以下几点需要强烈关注的特征和趋势:第一,数量激增、规模扩大、参与主体多元化;第二,诱发原因多样化,利益冲突成为主要诱因;第三,影响日趋严重,处置更显艰难。

(三)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类型

正确地理解与划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型,可以帮助深入去探析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群体性突发事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根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准备情况可以将其分为预谋性群体性突发事件和偶发性群体性突发事件;根据群体性突发事件主体的规模差异可以分为个体型、小群体型和大群体型群体性突发事件;根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行业和内容性质可以将其分为经济性群体性突发事件、政治性群体性突发事件、社会性群体性突发事件、民族性群体性突发事件、涉外性群体性突发事件和文化性群体性突发事件等。[1]

二、 利益冲突的基本内涵

(一) 利益的涵义及其类型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也曾经指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3]可见,各学者均认为利益是社会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那究竟何谓利益呢?国内外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学者均趋同于这样一种观点:利益即需要。国内著名学者王浦劬也对利益给予以下定义:“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4]在笔者看来,上述观点即为利益的实质所在。

为了更好地理解利益,有必要对利益进行分类。比如可以将利益划分为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等等。在本文中,笔者将利益分为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三种类型,以方便后文的研究。

(二) 利益冲突的涵义

正是由于利益的多样性,使整个社会中处于相同或相似地位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构成了一个或者多个利益体系。单个利益体系或各利益体系之间的利益主体之间势必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即构成了各种利益冲突。所谓利益冲突,即各利益主体之间在其利益不同、相互违背或者不兼容等情况下使得自身利益或集体利益实现受阻甚至无法实现时所引发的矛盾。一旦利益冲突存在,各利益主体之间便会此生不满情绪,甚至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埋下了隐患。所以说,利益冲突是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 利益冲突: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

由于群体性突发事件正逐渐呈现出数量增多、规模扩大、范围更广等特征,并伴随着破坏性更强、影响越加恶劣,处理更加困难等严重的后果,所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致力于探析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社会不公平、政府不作为、民众不满足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是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导火索,但是归根结底,这些因素都可以归结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具体表现为:

(一) 政府职能错位,干群利益冲突加剧

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理应发挥着有效预防与处置的重要作用。而从目前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来看,政府出现较为严重的职能错位现象。现阶段政府出台的政策比较落后,导致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利益冲突未能有效化解,从而引发群众对政府官员的不满,使干群关系紧张;有些政府官员缺乏责任心,冷漠、失职等不作为也使政府的整体管制水平降低,更增加了群众的不满,加剧了干群之间的利益冲突。

(二) 利益结构变异,利益主体矛盾加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利益结构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各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都需要重新定位,而原有的利益结构被改变,改革开放前“整体的利益结构”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开始分化,这势必会导致各利益集团重新分化,进而形成新的利益集团。利益集团之间势必会为了各自的利益产生矛盾与冲突,造成各利益主体的不满情绪,甚至是付诸行动,最终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三) 协调机制不善,民众多方利益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取得一系列改革成就的同时,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也日益彰显。比如,贫富差距加剧,对地位、资源、权利的占有不公等等。之所以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出现这些危害社会的现象,原因在于我国的执政系统出现了问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有效地化解利益冲突和矛盾的机制,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处理能力低下,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不同利益得不到有效的协调,多方利益严重失衡。

(四) 表达机制不畅,民众利益诉求受阻

现阶段,利益表达机制不畅通,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是群体性突发事件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良好的沟通渠道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目前,群众利益表达长期受阻,群众利益诉求未能得相应的重视与合理的解决。一方面,由于利益的分化和利益结构的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利益表达问题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建立相应的利益表达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群众在社会阶层中普遍处于弱势地位,又加上政府不作为的官僚作风,导致民意更难顺利表达与顺利解决,这就使冲突更加加剧,群体性突发事件更容易产生,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五) 社会保障不力,民众利益缺乏维护

在我国,社会保障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5]其中,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应对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实施的,属于应急型的政策,难免缺乏健全的制度规定,从而导致群众的合理利益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各方面利益缺乏保障的群体更容易引起和参与群体性突发事件。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的社保体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参考文献:

[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及对策[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 社.2009.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3]王伟光.社会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68.

[4]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47页.

[5]汪独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D].河海大学

(作者通讯地址: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

上一篇:我国银行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调查问卷结构设计的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