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六根金条收藏一幅画看钱镜塘的鉴藏人生

时间:2022-09-07 02:49:28

记得2007年岁末,浙江省博物馆举办“钱江流韵――钱镜塘捐献元明清钱塘名家书画作品展”。走出展厅,还有很多人追问十六根金条和一幅画的故事,祖父留下的许多书画艺品和鉴藏故事,至今让我们晚辈心怀激情和感恩。

十六根金条购藏并捐赠的一幅画

垂钓为文人画家常用题材,或寒江独钓,或溪岸垂钓,但垂钓者多半非真钓也,而是寄予文人的一种野逸情怀。唐代诗人王维(701-761年)在《青溪》诗中写道:“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王维暗用东汉严光隐居不仕,在富春江垂钓的故事来表达自己闲适恬淡生活的心境。孟浩然也有诗云:“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借此表达自己的报国出仕情怀。祖父花16根金条购藏并捐赠的这幅画也是与垂钓有关。《陈元龙竹屿垂钓图》(纸本,132×44.6厘米),为清初王所画,经严桂荣先生重新装裱一新并请吴湖帆、张宗祥重新题跋后捐给了浙江省博物馆。据说,转让这幅画的刘海粟先生听说祖父捐出此画,真是又惊叹又激动,并对祖父说:“我真佩服你了。”或许由当初的不肯转让,刘海粟突然意识到一个收藏家豁达的心胸,也许是人生的彻悟。因为此前,祖父已表明自己购画的心迹:会好好善待这幅画。他没有食言。而这幅恬淡清雅意境的绘画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这幅画与以下几个人发生了很重要的关系。

一是画的作者王石谷。王石谷(1632-1717年),名,字石谷,号耕烟散人、清晖主人、乌目山人、剑门樵客等。江苏常熟人。嗜画如命,运笔构思,天机迸露,非时人可比。清圣祖康熙曾命他主笔《南巡图》,并御笔亲赐“山水清晖”四字。他的画作正如他自己所言:“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这幅《垂钓图》是王石谷66岁时所作,笔意老辣,随意天成。画中万竿修竹,水面平静,几座茅舍隐约其中,一老翁静坐垂钓,似有“钓翁之意不在鱼”之情状。

一是画中主人陈元龙。陈元龙(1652-1736年),字广陵,号乾斋,又号高斋,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榜眼,入值南书房,官至礼部尚书。谥文简,人称“陈阁老”。工楷书,师赵文敏、董华亭。据说圣祖曾命其大书一幅,颇为欣赏,于是御书阙里碑文赐之。王石谷虽比陈元龙大,两人同为康熙朝得力人才,一为宫廷画家,一为重要官员,且都曾陪康熙皇帝南巡,也都亲受御赐,自然两人关系甚好。陈氏家族在当时显赫一时,誉为“一门三阁老,五部六尚书。”陈元龙之所以请王石谷作此画,在画家有题记:“竹屿见垂钓,茅斋闲读书。孟襄阳(注:唐代诗人孟浩然)句也。御笔(指圣祖康熙皇帝)曾书此诗以赐。窃爱此二语意味深长,因嘱王山人石谷作图,以志他年乞身泉石,歌咏太平,读罢钓间,毋忘君赐之意。甲申四月,以亲老告归,栖于子舍三载,于兹颇得闲居之乐。展阅此图,开怀于隐厅,几万竿修竹,数椽茅舍,可遂初心,与此图相印证也。康熙丙戌秋日,陈元龙识于爱日堂。”

一是收藏者刘海粟。刘海粟(1896-1994年),原名,字寄芳,号海翁,别署静远老人、游天阁主,有斋号艺海堂、游天阁。江苏常熟人,自幼喜好书画。据说,他收藏的东西,一般不轻易出手,大多在家临摹自学。这幅《陈元龙竹屿垂钓图》就是刘海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才转让给祖父的。那祖父为何要花如此重金购得这幅画呢?这才是我们感兴趣的地方。我想,祖父心灵深处必有一种情感和责任,也许,这不是简单的乡情,这种情感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因为在常人难以理解的情况下,祖父毅然花重金买下这幅画,而且慷慨捐赠,这背后的意义已经超出了这件作品本身和美术史。当然,祖父的这一做法也告诉我们一个朴实而真诚的道理:黄金有值,乡情无价。

祖父生于1907年,世居浙江海宁。原名德鑫,少时名锦棠,字镜塘,号鹃湖渔隐,晚号菊隐老人,以字行。远祖可追溯到五代吴越王钱(852-933年)。前辈均善丹青翰墨,富书画收藏;深厚的家学和翰墨浸润赋予了他超常的艺术禀赋,他一生笃爱金石书画,集搜罗、鉴赏、著录、研究、保护于一身。抗战时期,他舍弃家中田产,仅携画避居上海,这些画中就有国之重宝――五代徐熙的《雪竹图》(现藏上海博物馆)。从26岁怀揣两千大洋闯荡上海书画古董界,祖父半个世纪的书画鉴藏生涯,金石书画过眼5万余件,上迄唐宋,下至近世。宋代“苏黄米蔡”,明代“沈文唐仇”,清代“四王”、“扬州八怪”、任伯年,当代张大千、吴湖帆、陆俨少等应有尽有。从1956年起,祖父就陆续整理并捐赠给上海博物馆、浙江博物馆、广东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海宁博物馆等文物单位书画作品约3900余件。祖父生前好友张宗祥先生曾题词:收拾故乡旧文物,半生辛苦重钱郎。

沪上成就鉴藏事业

祖父收藏书画与别的收藏家不同,除了他的眼力、学识、胆识、经济实力外,他爱画、惜画的精神格外令人敬佩。1978年的一天,得悉一位海外归来的朋友要将山人的《大别方丈铭》带回大陆重新揭裱,为求先睹为快,祖父直奔他府,在品鉴过后感叹过瘾,称赞“真乃精品之极”,还合影留念。他买画不管画有多破、多烂,只要有价值,都买下,然后花重金用上等材料精心修复装裱。严桂荣,比祖父小十几岁,1921年生,江苏镇江人,好书画。14岁便来上海闯荡,拜潘德华先生门下学裱画。祖父收藏的书画基本上是严先生装裱的。藏画的最终目的是护画,使之得以传续,而裱画则是护画的重要手段。严桂荣20岁时就认识了祖父,严先生传承的是严谨的“扬帮”裱画精神,而祖父独具慧眼选择“扬帮”的裱画传统,正是基于扬帮的裱画理念和保护古代绘画的精神。书画收藏和书画装裱,相得益彰,密不可分。祖父收藏的绝大部分书画就是在严桂荣的帮助、联系下促成的。

祖父与沪上文化艺术界的名流张大千、吴湖帆、谢稚柳、陈巨来、刘海粟、唐云、叶露渊、郑逸梅等也交情甚厚。在收藏界被誉为“今之项墨林、安仪周、庞莱臣”。也与沪上收藏鉴定家吴湖帆(1894-1968年)并誉为“鉴定双璧”。在祖父收藏的书画中,有很多吴湖帆的题鉴和跋记。祖父不仅精于鉴赏和收藏,还将书画收藏与生活情趣结合起来。当时祖父住在沪西茂名南路一幢楼上,明亮舒敞。四壁挂满书画。他的悬画,往往按着季候,不断变换。如梅花盛放时,他就悬挂许多梅幅,且多为明清人的杰作。在他的庭院中,杂栽盆花供置几案,使画中的花与盆中的花相映相亲,顿使室中充满着春的气息。夏秋季节,他就将莲、菊、山茶、松竹等盆栽,配着映时的丹青妙迹。并邀请当时书画名流赏玩,开襟清话,其乐陶陶。

慧眼识“范宽”

文物艺术品的鉴定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坚实的艺术基础。20世纪前期的上海,收藏之风大兴。富有的商人、银行家和企业主是收藏的主要力量。祖父收藏金石书画,眼力很好。郑逸梅在《珍闻与雅玩》中这样描述他:精于鉴赏,古今名迹,经过他的法眼,能立辨真伪,这作品是早年的,中年的,晚年的,一无爽失。

上海五马路(今广东路)一带,古董店铺栉比,文人商贾群集,祖父也常光顾。为了收藏方便,他自己经营了一家古玩店铺――“六莹堂”。一次,祖父凭着职业的敏感和好奇,慧眼识“范宽”,给中国美术史增色不少。当一张发霉且破败的烂画放在祖父面前时,他仔细审视画的颜色、构图、用笔等特征,暗自庆幸,断定这就是北宋范宽的真迹《晚景图》。并自信地解释说:“你们别看这幅画很破,可是北宋大家范宽的真迹《晚景图》,是稀世珍品。从它的纸质和墨色看为宋代无疑,从他的运笔和构图可断定是范宽的作品。”祖父对这件作品的流传也了如指掌,他说:这件作品最早是由明代严嵩家收藏,后因抄家流入宫廷。入清以后,被毕秋帆家收藏,因抄家又流入了平湖葛家。抗战时期,此画又遭厄运,被日伪抄云之后,下落不明。想不到又出现了,真是奇迹!范宽,是北宋时期代表画家,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本名中正,字仲立,性情温厚宽度,故人称范宽。他以山水而名,宗李成、荆浩。时人评价:“李成之笔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李成得山之体貌,范宽得山之骨法……”现藏博物院的《溪山行旅图》,气势恢弘,是宋代“卧游山水”的代表之作。

上一篇:群星闪耀的浅绛天空 下一篇:走近建窑兔毫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