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初中阶段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时间:2022-09-07 02:39:50

浅淡初中阶段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摘要:写作教学不同于理论知识教学,即使把理论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仍很难写出好文章。写作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技能,它要求写作者要具备健全的思维能力、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等,而这些要素的获得都需要生活的积累,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阅读,只有在不断的阅读、分析、摹仿的过程中,学生最终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写作技能。

关键词:阅读;写作;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106-01

作为语文教师,平时与学生打交道最多的就是读和写,读读再写写,写写再读读,成了语文的家常便饭,同时也成为了语文的必修课程和基本功。如果一个学生学习语文达到相当的层次后,如果还不会读、不会写,甚至是连起码的都不会写,那这个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是失败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可见,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阅读是一个写作的过程,在阅读中我们享受作者的文字,在阅读外我们在制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感动,但无论阅读与写作都要求我们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因此,我们需要多阅读。尽管阅读的目的并不全是为了写作,但是,能同步提高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由读到写,由写到读,相依相生,相得益彰。

阅读是一个寻找的过程,人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在阅读中可以部分地实现,这就是阅读的意义。这里当然是指文艺作品的阅读。我们在阅读中找到了强者,那就是作品中营造出来的人文精神。当你需要哭泣的时候,作品中的人物哭泣了;当你需要倾诉的时候,作品中的人物倾诉了;当你需要理解的时候,作品中给予了理解;当你需要安慰的时候,作品中出现了安慰。在这里,说作者是万能的,不如说,鼓舞我们写作的那种精神是万能的。越是伟大的作家,他身上越能体现这种精神。

我们阅读,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找,不断地拥有。我们常常能在作品的主人公身上,寻找到自己的影子。其实我们每天陷落在芸芸众生里,日常生活的庸俗包围了我们,我们常常忘了自己是谁,我们在阅读中终于能从日常的繁琐生活中解脱出来,到书里想一想,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我们要干什么?我们就是这样,在书中的一个个主人公中,看到了自己,认识了自己。我们为这样的认识茅塞顿开,于是我们欢呼:我看了一本好书。这是阅读的必要性,而对于当前的中学生来说,如果具备了健全的思维能力、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能写出文章,却不一定是好文章,因为一篇好文章,除了字面表达的意思之外,还有许多难以分解的东西蕴涵在内,如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某种特定的气势、氛围、意境等,它们隐含在字里行间,字面上很难发现,你读是可以感觉出来,讲给别人听时,别人却很难理解。要写出这种蕴涵深刻的文章,是很难的,也就是当前我们作文教学的困难。我想,要想解决这样的困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阅读。

1.通过阅读,可以累积大量的丰富的写作素材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中学生的作文也应该是生活的反映。但由于中学生这一群体具有其特殊性,他们的学习甚至生活的主要阵地都在学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在课堂及课内外阅读上多下功夫。因为中学生通过阅读所了解、掌握的书本的内容,也是一种生活,甚至是一种更广阔的生活。这种"生活"大多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至少是经过作者精心锤炼过的,古今中外的生活都可以得到反映。这样,就可以弥补了他们接触社会生活的不足,对作文所需要的"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间接地从书本上了解了生活现实,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所需的材料;同样,阅读多了,积累也就丰富了,学生也不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解决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知写什么"的问题。

2.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强语感

语言能力,可以说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写作过程中,语言能力较低的学生通常言不达意,想要说的意思或内容难以表达出来或是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达错误。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学生语言能力低的表现。而通过阅读,如坚持多读一些古今中外名著,那些名家精彩、生动的语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语言感受的培养实在是大有益处的。在阅读中,在对古今中外名著的大量欣赏中,学生可以尽情的在文学海洋中徜徉,体味到文学的奥秘,因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加强了语言能力,增强了语感。这样,就有效的解决了学生作文中"写得干巴巴"、"语病多"的问题。

3.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作文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文学源于生活,它是对生活的真实再现。但是,它又高于生活,它不只是生活的简单的反映,它是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而成的。是对生活的集中的、概括的反映。也就是说,它是对众多现实生活素材通过"艺术再创造"而成的。而这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就离不开思维想象过程。因此,在中学生写作中,想象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没有想象思维,写作的内容就难以生发,意境就难以深远,主题就难以深刻。而文学作品中准确、生动的艺术形象描绘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够刺激读者的感官,作用于大脑,引发相应的再造想象。学生因此而可在默读、精读、反复诵读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去领会作品的意象和意境、所表达的主旨和逻辑安排。在想象、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想象、思考。这就无形中培养了想象、思维能力。学生在写作中便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对各种素材进行取舍、进行"艺术再创造",这就解决了学生作文中"有很多材料,但不知写哪些好"、"不知怎样写"的问题。

高尔基曾经指出:"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只有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积累起来,才能厚积而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的语言库存量越丰富,思维的领域就越广阔,说话或写作文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创造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话语来。学生在不断的阅读、分析、摹仿中,最终才会形成属于自己的写作技能,才能解决"写什么"、"怎样写"的作文教学尴尬。总之,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内容,它们有密切的相互联系,写作离不开阅读,阅读有助于写作,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就要摆正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通过课内、课外的阅读,让学生多积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上一篇:阅读是一种人生境界 下一篇: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