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实验中探寻发展能力之路

时间:2022-09-07 01:56:04

在物理实验中探寻发展能力之路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其重要性更为突出。因为初中学生好奇心强,酷爱动手,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利用物理实验开发智力,培养和发展各项才能。如何从启蒙阶段开始,借以实验这一载体抓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实现人长远、自觉学习的目标,是摆在广大初中物理教师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1 从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抓起

初中学生对实验怀有浓厚的兴趣,但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一进实验室就要拿仪器,一拿到仪器就想做实验,这是一个通病,它直接影响了实验课的进行。从前我们只是用实验室的纪律去约束,效果并不好。现在采取了正面引导的方法,抓住学生被实验仪器吸引的时机,领着他们观察仪器,边看、边介绍、边试用,对于重点的要求还让学生记在笔记本上。收效显著,大多数学生对仪器的操作比较规范了,并养成了实验前先了解仪器的习惯,从而避免了对于仪器的误操作而带来的损坏,更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演示实验,教师(或演示的学生)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应该是正确使用仪器的示范,出现不正确的动作时,不要遮掩,应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及时纠正说明,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 借助实验--释疑、探究

培养同学的通过实验释疑、探究的才能,不仅能增强兴趣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知识,而且对于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大有好处。

初中学生刚开始不了解物理这门课程的特点,碰到物理问题时基本上都是采用“看书”、“问别人”等从其它课程中得到的释疑方法,不注重实验释疑。而实验释疑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重要而可靠的方法。特别是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的知识面还较窄,很多问题不可能一下了从理论上分析清楚,这时实验释疑就显得更重要了。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学生总觉得不受动力作用的物体应该是静止的,对此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甲车拉着乙车运动着,当甲车突然遇到障碍物而停止后,乙车仍继续运动,致使两车间的连接线松弛。学生不仅从实验里亲眼看到了运动物体不受动力作用时的运动情况,纠正了错误认识,还体会到,平时观察现象必须仔细,否则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又如,为了探究“浮有冰块的一满杯水,在冰熔化过程中水会不会从杯边溢出?”这一问题,我提示“实验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一句话激发了学生们极大的探究欲望,很多学生迫不及待地做了实验,马上获得了正确答案。

3 铸就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初中学生不了解实验的重要作用,误认为实验只是为了测量几个数据,因此各实验组之间常在实验后核对数据,个别学习较差的学生甚至有抄袭其它小组数据的现象。应该把这种不良现象消除在萌芽阶段,于是我在教材第一个实验“长度的测量”中,通过对不同小组实际测量值的分析、比较,让学生了解到,对同一长度量进行测量,得出不近相同的数据结果是很正常的,以解除学生的误解和顾虑;同时在实验中尽量减少学生查对数据的机会,如“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各组选择不同的待测电阻。还有每次实验重视在“实验目的和原理”这些项目上的检查,培养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自我判断实验数据对错的能力。

在研究性实验的实验报告里,还发现有实验数据错误而结论仍然正确的情况,这说明他们没有研究自己的实验数据直接抄录了课本的结论,对这种坏作风和态度必须严肃批评,但在讲清道理之外,要作必要的引导。事实上,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不只是为了学好物理,而且会受益一个人的一生。

4 根据认知规律,设计实验程序,让课堂洋溢发展生机

初中物理虽然讲述的内容少而且浅,但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机会还是很多。如我在演示大气压的测定这个典型实验时做了一次尝试,改变了过去平铺直叙介绍的方式,采用了师生共同探索的方法。首先我们一起分析了“覆杯”实验,得出大气压能托住一杯水高的一段水柱,这说明大气压必大于或等于这段水柱产生的压强。为了测定大气压的值,同学们自然想到用更高的杯子试一试,这时我用一根长度1m左右、一端封闭事先灌满红色水的管子,再做了这个实验,水仍然没有流出来。同学们感悟到:大气压强真大啊!这时有同学提出用密度更大的液体来试试,为了照顾那些还没有反映过来的同学,我从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去分析,指出换用密度较大的液体的方法是可行的。换哪种液体?全班异口同声:换水银。在此基础上我向大家介绍了托里拆利当初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当同学们听到我们想出来的方法与大科学家所用的方法一样时,心里特别高兴。尔后我在同学们的“指导”下做了托里拆利实验。

5 实验的总结和检查必不可少

实验的总结工作必不可少,每次分组实验后的内容包含:使用仪器的情况、实验数据的分析及实验结论的表述、实验误差的分析、有代表性的思考题的解答分析。(注:以上项目不必在每个实验中面面俱到)。在期中、期末复习时我也不忘记对于实验知识的总结。

抓好实验检查,对于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很有效的。例如,在“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和测小灯泡功率”两个实验中,常可见到一些小组,在接通电路时电压表指针有偏转而电流表指针却一动不动。有的同学怀疑电流表没接通,有的怀疑电流表本身坏了,还有一些同学,明明看到电流表指针没有发生过摆动,偏要怀疑是不是烧坏了电流表。事实上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电阻或灯泡所在路段开路了。对于经过思索还得不到解决的小组,我并不是直接动手帮他们排除故障,而是先要求他们认真观察,再引导他们分析、推理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

可见,物理学科的特点确立了实验对于铸就各种科学才能的重要载体地位。需要注意的是,物理实验切不可理解为只是上实验课,它应和谐地贯穿于物理学习的各种场合。既可以在课堂进行,也可以在课后,以及在完成假期作业、课余小制作当中开展。

上一篇:让合作探究走进复习课堂 下一篇:抓住德育渗透的诱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