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多地扎实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

时间:2022-09-07 11:50:10

山东多地扎实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

青岛市城阳区:一是周密制定工作计划。仔细研究每一个要点,每一个细节。二是成立核查工作指导组。联合组织、人社、财政成立核查工作指导组,并明确范围和工作职责,以确保整个核查工作沿着预定轨道有序进行。三是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在全区范围内召开核查工作动员培训会议,对全区核查工作作出了总体安排,进一步明晰了核查的方法和步骤,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青岛市城阳区编办 E:ZZJ

莱西市:一是注重加强和完善实名制管理。依托现有实名制信息数据进行核查,分别核对机构信息、人员信息,补充完善相关数据,并逐项与机构编制审批文件、干部人事档案和工资发放名册等基础资料进行核对,实时更新实名制管理信息。严格落实实名制登记备案制度,入编前公示、编制信息变动备案等制度,强化信息动态监测。二是注重加强制度机制建设。针对核查出来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编委、编办议事、办事制度,强化机构编制“一支笔”审批,提高机构编制制度化管理水平。三是注重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通过开展核查,查找薄弱环节,找出管理的“短板”,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办法,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和手段,推动机构编制实现全程管理、动态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四是注重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通过核查,彻底摸清“家底”,实现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对应、实际配备人员和财政供养人员与批准的编制和职数相对应,全面掌握机构和人员编制总量及实际使用情况。莱西市编办 E:ZZJ

高青县:一是明确协作部门工作职责和内部科室人员分工。本次核查由编办、组织、财政、人社等5部门联合开展,并将核查任务分解到对应的业务科室。二是明确核查指标填报说明。在全县动员部署前,选择部分单位对各类表格进行模拟填写,对填报说明中容易产生歧义的核查指标逐一进行具体注释并举例说明,避免各部门填报时的盲目性。三是明确部门报送时间节点。合理编排《各部门及下属单位提交核查信息材料时间表》,分批次确定材料上报时限,均衡每个工作日受理核查信息的数量。高青县编办 E:CWK

淄博市周村区:一是严把“培训关”。举办党政群机关、镇办和事业单位核查工作人员培训班,对核查业务不懂的单位人员,一对一进行指导。二是严把“录入关”。确保录入核查信息系统的机构编制信息与机构编制台账和审批文件一致,实有人员信息与干部人事档案和工资发放名册一致,机构编制管理电子档案和纸质文档一致。三是严把“审核关”。会同组织、财政、人社、审计等部门,结合开展治理“吃空饷”专项督查,按照权限分工对各单位报送的核查信息进行联合审核和实地核实。淄博市周村区编办 E:CWK

淄博市临淄区:一是对照机构设置和机构编制调整文件、领导职数审批文件、干部名册、干部任免文件等资料,对各单位填报的信息进行审核,确保所填的每一个数据都“有凭有据”,没有来源的数据一律不得通过。二是要求填报信息要与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要严格对应,不对应的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实名制信息系统调整。三是对于在核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所在单位按照即知即改的要求,对照相关文件和机构编制管理的程序要求进行整改。淄博市临淄区编办 韩文喜 E:CWK

滕州市:近日,滕州市编办联合组织、人社、财政、审计等部门就机构编制核查联审工作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制定了《滕州市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联合审核工作方案》。机构编制核查工作首次采用多部门联合审核的方式,集中各部门有效资源,通过结合公务员管理系统、财政工资统发系统、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组织部领导干部信息管理系统等信息数据库,真正做到“机构清、编制清、领导职数清、实有人员清”。具体操作中,依据各部门管理职能特点,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主体,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确保核查信息的全面覆盖,实现层级无遗漏、范围无盲区、内容无缺项。滕州市编办 E:TC

济宁市任城区:济宁市任城区在核实过程中,采取“6个一致”验证方法,验证单位核查信息与机构编制设置文件、工作介绍信、人员编制卡、工资审批名册、干部任免文件、工作考勤记录一致性,确保核查信息真实统一。采取现场点名和随机抽查的方式,现场核实人员在岗情况。人员较少的单位点名核对,人员较多的单位进行随机抽查,重点对年龄偏大、任务量少的科室人员进行抽查核对。对于点名和随机抽查不在现场的人员,向单位同事、主要负责人询问情况,查明不在岗原因并做好工作记录,事后与本人取得联系,核对两方事由,逐一进行落实。通过查看聘用合同、工资发放明细、经费来源证明逐一进行核实;通过查看备案手续和工作记录、核实所在科室和借调单位等方式,对临时借调、请假休假人员进行现场确认,避免人员落入空挡。济宁市任城区编办 柳旭 E:LQF

蒙阴县:在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工作中,蒙阴县编办强化责任落实,确保机构编制核查实效。一是牵头单位,将工作责任分解到人,编办主任靠上抓,并明确1名领导班子成员具体抓,调配充实工作力量,明确了2名专职工作人员,县编办各科室、监督管理局全力配合提供相关资料数据。二是相关部门,组织、人社等相关部门相关业务科室各明确2名工作人员联合工作。三是部门(单位)主体。明确各乡镇(街道)、各主管部门为工作责任主体,各明确1名分管领导和1名专职工作人员。蒙阴县编办 E:ZY

沂南县:沂南县编办采取四项举措,顺利完成了机构编制核查。一是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单位业务人员工作责任,并交叉复核,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二是建立编制台账。向各单位发放机构编制管理卡,将单位性质、机构规格等机构编制事项纳入台账管理,由单位填写后上报至编办审核,单位遇有机构或人员变动业务时,可直接携带台账到编办办理相关业务并进行登记更新。三是实行轮训制度。各单位业务人员轮流到编办现场办理业务,对业务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编办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并加以解决。四是结合清理规范,落实边查边改。对职能弱化或消失的事业单位、名存实亡的空壳机构和人员结构不合理的单位,该调整的调整、该合并的合并、该撤销的撤销。沂南县编办 高红娟 E:ZY

临沂市罗庄区:一是核查工作组与被核查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座谈。二是实地查看相关文件资料,包括核查材料、机构编制审批文件、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有关证件。三是查看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是否正常。四是随机走访单位内设科室和相关工作人员,询问核查信息与档案信息是否属实,对发现的问题形成书面材料,向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集中反馈,并由主要负责人在意见反馈表上签字备案。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各类帐表薄册等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存档,梳理本部门在机构编制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临沂市罗庄区编办 陆伟 E:ZY

东平县:一是积极部署,认真开展。制定出台《东平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对核查指标相关解释进一步统一口径,科学制定全县各单位核查时间安排表。二是坚持标准,明确责任。要求各部门根据职责范围,明确各自责任,提供相关数据、文件资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分口把关各个阶段核查指标,确保核查工作的高标准实施和推进。三是严格审核,加强沟通。县编办对各单位上报的表格数据进行集中审核,先初步审核后再打印上报。根据核查工作需要查阅相关机构编制文件的实际,及时将机构编制文件整理后提供给相关核查单位。

上一篇:铁路货运改革的方向 下一篇:三家“洋快递”将获国内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