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熊取胆”背后的商业伦理

时间:2022-09-07 10:52:02

“活熊取胆”背后的商业伦理

2012年2月以来,位列创业板上市申报名单的国内规模最大的熊胆产品生产企业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因被指“活熊取胆”过于“残忍”,卷入一场与反对者的拉锯战。争论的焦点原本仅仅集中在“活熊取胆”的企业是否应该上市,然而随着中国中药协会、民间动物保护组织、“人工熊胆”课题研究组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陆续发声,这场有关商业利益和动物保护主义的矛盾冲突被推向了高潮。

“他们说(无管引流)熊很舒服,我听了之后真是感到恶心”,2月21日,摄影师陈远中在其参与拍摄的独立纪录片《月亮熊》首映活动上表达了他的愤慨。“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这些镜头都是我们自己在过去两三年里拍的,不是什么陈旧的历史资料;拍摄经费是我们自己筹的,不是什么西方势力提供的”。

这部历时四年拍摄完成的独立纪录片以暗访拍摄的方式还原了四川、黑龙江等六省多家养熊场的真实环境。在摄制组的走访记录里,无论是非法的小型养熊场还是合法的大型养熊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非法取胆行为。纪录片放映过程中,几位记者面露悲痛,中途离席。“太残忍了”,“实在看不下去”。

“这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事实。除了铁马甲,养熊场还是个在生理上很难忍受的恶劣环境。黑熊惨烈的和嚎叫和它们身上因为取胆而无法愈合的伤口,都让我们思考这个行业是否应当继续存在下去”,纪录片制片人、香港文汇报记者熊君慧说。

熊胆入药的传统在中国已延续1400余年。然而,随着现代“动物福利”思潮在全球的发展,中国的熊胆产业及其采用的“活熊取胆”技术不断受到来自国内外动物福利机构和人道组织的抨击。和备受争议的日本捕鲸传统一样,民间组织与熊胆产业的持续性争议也陷入“民族产业”“市场决定论”的泥潭,一直未取得多少进展。

最近,一家名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熊胆制品企业的上市风波,将这场有关商业利益和动物保护主义的矛盾冲突推向了高潮。

熊胆中的商机

2012年春节前夕,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请得到企业所在地福建省批准。2月1日,在证监会的“创业板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中,归真堂位列28名。这是归真堂继2011年2月上市计划流产之后,第二次申请在创业板上市。

归真堂的招股说明书透露,本次上市募资将主要用于“年产4000公斤熊胆粉”、“年存栏黑熊1200头,年繁殖黑熊200头”两大项目。

“如果真上市,那今年就是月熊的末日”,云南电视台制片人余继春评论道。

随着媒体、动物保护组织、中国中医学会和广大公众的介入,对归真堂IPO的质疑很快升级为一场关于“活熊取胆”养熊业存废问题的讨论。

在中国,熊胆入药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659年。《本草经疏》指“凡胆皆极苦寒,而能走肝、胆二经,泻有余之热”。《中药学》中有关于活熊取胆的记载:“夏秋季猎取为宜,迅速取出胆囊,干燥。去净胆囊皮膜,研细用”。

在过去,要获取熊胆并非易事,唯一的方式即是“杀熊取胆”。因为取之不易,熊胆被列为中国四大动物药材(其余三项分别为虎骨、麝香、牛黄)之首,价格也水涨船高,市面上风干熊胆的售价最高每克可达200元,几乎与冬虫夏草等价。

商业灵敏的嗅觉无处不在。在名贵中药概念的炒作下,市面涌现越来越多熊胆制品,不但是医药保健业,就连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日化、化妆品等行业商家也拿着利刃虎视眈眈,要在这些动物的胆囊上分一杯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243项熊胆制药品中,除了熊胆粉、熊胆舒候药、熊胆救心丸之外,还有种类繁多的熊胆眼药水、熊胆痔疮药、熊胆护肝药等。

尽管没有证据表明用熊胆制品比其他中草药替代品(如金银花)有更惊人的效用,它们却让消费者趋之若鹜。部级名老中医、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高益民对熊胆制品的泛滥表示出担忧:“根据中医理论,含熊胆的中成药仅适用食热症者,脾虚和虚寒病人吃后反而会恶心、体弱,临床上是禁用的。”

繁荣的养熊业

来自市场的需求不断刺激着熊胆交易。除了部分被用来提取“熊去氧胆酸”进入正规药品,熊胆还以牙膏、面膜、茶饮料的形式在日用品和保健品市场上打开了一番天地。顺应“礼品文化”的潮流,这些熊胆制品往往售价昂贵、包装精美:某品牌熊胆茶报价每克高达130元。

值得注意的是,亚洲黑熊在《国际濒危动植物保护公约》中被列入极度濒危“一类保护动物”,在我国1989年实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中也被列为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盗猎分子对野生黑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猖獗捕杀,国家曾采取多方行动严厉打击盗猎行为。适时恰逢“活熊取胆”技术从朝鲜传入,秉承《野生动物保护法》对野生动物进行“合理利用”的相应规定,该技术立即被作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手段、甚至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性产业”在全国进行推广。

在上世纪90年代的鼎盛时期,统计在册的养熊场数量一度超过480家。200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超过10家企业的黑熊养殖规模超过200只,其中规模最大的白山头熊场就饲养超过3000头黑熊。据中医协会估计,这些养熊场里生活着超过一万只黑熊,其中约七八成黑熊正以“活熊取胆”的方式向外流淌着黄绿色的胆汁。

养熊业的暴利使许多农民不惜冒着被没收、罚款的风险,在自家养起熊来。一位私人养熊者告诉记者,他以每头两万元的价格买回的两头熊,每头熊一年流出的胆汁可提炼10-15市斤的“干胆”;按每市斤平均4000元的价格计算,每头熊每年可带来4万-6万元收入,一头熊的取胆周期可长达15-20年。当黑熊死去,熊肉能卖到每斤40元,四只熊掌的价格也超过两万元。对那些希望改变生活现状的农民而言,养熊基本上是一项“一本万利”的完美投资。

熊胆市场的火爆使得熊场生产的初加工“干胆”供不应求。为保障稳定的原材料来源,生产规模较大的熊胆制品企业往往设有自己的熊场。按归真堂的说法,现代化的管理制度规范了无管引流技术。

“活熊取胆”是为保护动物?

在纪录片《月亮熊》里,“游客”看着穿着不锈钢马甲、在铁笼里不断踱步的黑熊,问道:“它们不疼么?”正兴致勃勃介绍无管引流操作流程的养熊者憨厚地说:“它这也是在为人类做贡献嘛。”

按中国中医协会会长房书亭的说法,“活熊取胆”术的发明,使养熊场和熊胆制品企业,以及整个熊胆产业链,成为了动物种群保护的“功臣”。因为养熊是“保护野生熊的最大途径”,特别是“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管下”发展起来的养熊业“为保护黑熊做出了贡献”。

房书亭的逻辑并不难理解:“需求促进杀戮”,如果没有养熊业提供的工业原料,市场所需的熊胆原料只能通过捕杀野生熊来获得。

然而,记者对各省份公开资料中提供的野生黑熊种群数据进行汇总后发现,仅2009年到2011年之间,中国野生黑熊数量依旧减少了1615只。

在邻国韩国,同样存在养熊业,但决不允许从活熊身上获取胆汁。通常的做法是饲养熊仔到一定年纪,屠杀后进行取胆。即便是这样,养熊业也因动物福利问题受到国民抨击,韩国立法部门正在考虑通过立法取缔养殖业。

在我国,政府对养熊业的规范也经历了一定过程。针对养熊业的混乱状况,林业部曾于1993年曾专项清理整顿熊场,对熊场颁发驯养许可证,取缔“不合法规或有虐熊行为”的养熊场。1996年,林业部和濒危动物办公室又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养熊业管理的通知,要求“推进饲养条件和设施的技术改造,杜绝伤害和虐待熊类的行为,引导、发展规模经营,规范饲养和养熊引流取胆技术,推进养熊业的技术进步”。

1997年,林业部《黑熊养殖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对养熊场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规定和“国家标准”,其中包括养熊场建立的程序、规模、笼舍大小、熊的来源、饲养管理、熊的取胆手术、胆汁引流操作等。2008年,国家林业局颁布林业行业标准,提出“黑熊养殖技术规程”。

然而,来自国家层面的监管并未解决长久存在的对于“活熊取胆”的伦理之争,监管的实际效果也遭到民间组织的质疑。一位养熊场场主告诉记者,上面来人检查的话,“林业局会事先通知”,而卸掉黑熊身上的铁马甲只需5分钟。

长期处于林业部监管下的养熊业始终神秘,能够获取的公开资料少之又少。在归真堂风波引发的信息披露高峰之前,公众几乎很难获取有关熊场数量、取胆熊规模、熊胆产量的准确数据。

以熊场数目为例,根据亚洲动物基金提供的一份详细清单,在我国11个省市中,共有98家养熊场,其中吉林35家,四川26家,黑龙江16家。这个数据,与官方提供的“68家”存在着较大出入。

实际上,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允许活熊取胆行业合法存在的国家。

“人工熊胆”无缘市场

难道在原始残忍的“杀熊取胆”和备受争议的“活熊取胆”之外,真的没有更为人道的方法满足市场对熊胆的商业需求?其实不然。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熊胆的主要成分是“熊去氧胆酸”(UDCA)。熊去氧胆酸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用于治疗胆结石、原发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结肠癌等疾病。国际上使用的熊去氧胆酸大都是通过化学方式合成得到,其含量与天然熊胆几乎一致。

通过人工合成方式获得熊去氧胆酸难度其实并不大。早在1954年,日本科学家就率先通过化学方式使用猪肝、牛肝、羊肝种提炼的胆酸成功合成熊去氧胆酸。

我国对“人工熊胆”的研发于1983年开始。经国务院卫生部审批,“人工熊胆”项目正式立项,由国家投入资金,召集全国上百位专家、教授组成课题组,在沈阳药学院(后改名沈阳药科大学)辽宁省医药研究所(后改名为辽宁省医药工业研究院)的牵头下进行。

据沈阳医科大学原副校长、“人工熊胆”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姜琦介绍,经过几十次配方选择,课题组研发出的人工熊胆在化学组成、理化性质、稳定性上“均与优质天然熊胆一致、主要有效成分相同、含量接近”。1990年,人工熊胆经由国家药监局审查合格,在20余所医院(其中包括药监局指定的6家药品实验基地)开展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人工熊胆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小,可等量、等效替代天然熊胆使用。

然而,人工熊胆优秀的临床表现并未能给课题组成员带来多少喜悦。在此后近20年时间里,课题组不断向国家药监局报批新药审批申请,“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是按照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的严格要求”。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课题组在1992年、2002年和2005年被药监局要求进行三次补充临床试验。然而,每每新临床试验报告补充完毕,药监局方面又陷入沉默,不作答复,也不给指示。

2006年5月,人工熊胆的配置处方和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为“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产品”。2007年,人工熊胆课题组补全所有材料,再次上报国家药品评审中心,却再也没有收到回复。

在“人工熊胆”研究立项后不久,人工麝香、牛黄、虎骨也陆续进入研究。到上世纪90年代末,人工麝香、人工牛黄、人工虎骨均已投产,陆续进入市场,唯独率先立项研究的人工熊胆迟迟不见动静。

更令人不解的是,此前曾有媒体爆出药监局新闻处工作人员“劝告”记者不要关注人工熊胆粉的审批问题,因为“涉及的利益太多”。至今,国家药监局仍未公开就人工熊胆难获审批一事发表意见。

一位长期关注“人工熊胆”审批进展的知情人士表示,“30年了,药监局的领导班子换了一拨又一拨。且不说是否有熊胆企业‘进贡’,若你是新领导上任,看到人工熊胆项目这么多年都没有批下来,也未必愿意碰这烫手山芋呢。”

熊胆产业:在法律与道德之间

已经退休的姜琦坚信,无论用什么方式从活熊身上获取胆汁,都会对熊造成伤害,“使用人造熊胆才是解决市场需求与动物权利最为和谐的方法”。

亚洲动物基金会也认为,在成熟的人工熊胆合成技术面前,仍然采用“活熊取胆”,是不可理解的――这也是动物保护组织对归真堂上市事件零容忍的重要原因。

2月14日,民间动物保护组织它基金向位于北京金融街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递交吁请函,请证监会考虑对归真堂的上市申请不予支持及批准,并列举出归真堂不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的三点理由。这份呼吁信得到了来自媒体、企业、投资、体育等各领域共72名公众人物的联合签名。

它基金发起人、央视主持张越表示,希望民间的行动能促使归真堂尽快出台转型时间表,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我们要做的事情是终止虐待,不是讨论虐待的技术”。

与民间动物保护组织和公众对归真堂上市一致的讨伐声相呼应的是,力挺归真堂上市并不违法的声音也在争论中逐渐清晰。在“支持派”看来,归真堂申请上市只是作为一家正常企业“寻求社会资本支持以扩大业务谋求发展”。目前看来,归真堂生产模式并不违法、投资者也可用脚投票,“活熊取胆”是否有违道德伦理与归真堂能否上市并无直接关联。

“在熊胆企业上市的争论中,应该退回到基本的市场理性,那就是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市场的归市场”,中国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杰人强调。

事实上,只要归真堂是合法公司,无论上市还是不上市,“活熊取胆”业务仍将继续下去,而且这样的公司远远不止一家。全国范围内,还有长春北华药业、通化仁民药业、四川仁德制药、黑龙江黑宝药业、葵花药业、广州永福堂药业等共194家生产熊胆制品的企业。

在目前的A股市场,除了这次被卷入风波的归真堂,国内目前还有上海凯宝、云南白药、吉林敖东三家经营熊胆制品业务的上市公司。这三家公司的股票并未因归真堂风波受到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贺海仁认为,“活熊取胆”的技术问题归根到底取决于活熊取胆本身的合法性,法律界该检讨的不只是归真堂本身的合法性,还要检讨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法律的完整性。

根据这部在一些专家看来是“以经济开发的商业思路进行动物保护”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对黑熊进行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取胆活动并不违法。

19日,归真堂在其公司网站消息,将在2月22日、24日两天,“本着公开、透明、开放的原则”,向媒体记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领袖、专家学者及动物保护组织开放,以自证清白。与此同时,民间组织提出,“无法确信一次被组织、被安排、被限定的参观的真实性”。

同日,归真堂股东方程辉创投和鑫澳创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会考虑在上市前将股权转让给“自行筹资1.2亿”、希望以入股归真堂促使其改造活熊取胆业务的民间组织“中国SOS求助”。

截至发稿前,这场有关“活熊取胆”的争论,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归真堂上市也还有漫长的审批程序待走。至于养熊场里的黑熊,它们依旧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上一篇:雾都之谜 第45期 下一篇:“多给我一天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