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积极的交往性态度对待学生

时间:2022-09-07 10:49:03

以积极的交往性态度对待学生

摘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积极的交往性态度,要尊重理解、关注、帮助、支持、赏识、激励学生,使他们感到被接纳、被信任。本文重点分析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怎样运用积极的交往性态度。

关键词: 积极的交往性态度教师魅力交流后进生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小学,从1―6年级各抽出3个班煞有其事地进行了一次“发展测试”(心理测试的一种),然后向有关老师提出了一份今后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当时教师对这份学生名单有些疑虑。对此罗森塔尔作了相应的解释:“请注意,我讲的是他们今后的发展,而不是现在的基础。”并且叮咛这份名单不能外传,否则就会失效等。8个月以后进行复测,名单上的学生果然发展得比其他学生好,学习成绩比其他学生进步快,而且特别开朗,与老师特别亲近。回过头来看8个月前的所谓“发展测试”,原来只是随机地抽取了少数学生写在名单上。但是心理学权威的预言坚定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念,进而对他们充满了期望。虽然教师将这分名单藏在心灵深处,但对这些学生的信念和期望通过音容笑貌、体态举止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他们更加自尊、自信、自强、自爱,幸福欢乐的激情在他们的血管中荡漾。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它的实质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而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又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尊重和赏识。如果教师能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对学生保持积极的态度,学生就非常可能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积极的交往性态度,要尊重、理解、关注、帮助、支持、赏识、激励学生,使他们感到被接纳、被信任,经历体谅和鼓励,潜能得到发挥和发展,从而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怎样运用积极的交往性态度呢?

1.充分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

教师的个人魅力是智商和情商的综合体现。教师只有拥有渊博的知识和敏捷的思辨,即智商,才能让学生敬佩你、接受你,才能促使其进一步与你交往;同时教师更要拥有幽默、和蔼可亲的亲和力,即情商,这样才能实现学生与老师的进一步交往。据调查,99%的学生喜欢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师,讨厌动辄训人、盛气凌人的老师。师生关系乃“鱼水”的关系,而非“猫鼠”的关系。学生不是教师训斥的对象,而是等待滋润的花蕾。“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一般来说,学生对某位教师感情越深,就越爱听他的课。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睿智,它使整个教学熠熠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幽默可以打破课堂的沉闷,缓解紧张情绪,融洽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使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掌握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反复锤炼语言艺术,要巧用词语,通过比喻、夸张、反语、拟人等修辞创造幽默。教师幽默的语言能吸引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教师所讲内容。

2.用心与学生进行真诚交流

一个优秀的教师要用心与学生交流,民主平等,热情和谐,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一要学会宽容。宽容是处理师生关系的良好途径和方法。全国著名教师魏书生说:“学生的大脑忙着接受训斥和处罚的信息,也就无暇静下心来裁判心灵中旧我和新我的论战。”不少学生之所以喜欢你,在于你尊重、理解、关心、帮助过他,在于你给他留了“面子”,在于你给过他改正错误的机会。记得有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有一次带着上小学的儿子来看我,回忆起当年我给了他一个“面子”使他受到感动并努力进步的情景。回顾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其实,弱者和强者一样,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面子”观。教师要给学生留面子,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教师那种不顾后果地责令学生进行公开检讨或曝露学生隐私的做法,常常会让学生自感“身败名裂”而自暴自弃,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冷漠、仇视的逆反情绪。尤其是那些父母离异的孩子和“问题学生”更是如此。二要学会赞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一句赞美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一种促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类本性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赞美使人温馨和感激,能让人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的阳光。”学生感悟到赞美蕴含着师爱后,就能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就能真正实现师生间和谐真诚的交流,实现“情”与“感”互动,“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才能有功效。

3.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爱

教师对学生要付出真情,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更要多鼓励、多关心,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同时要尊重他们,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冷落、不嘲笑他们,不随意当众批评他们,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有一次学校组织听课,王伟同学的热情很高,举手回答问题,我知道他的基础差,理解能力也不强,肯定不能圆满地回答这个问题,但我没有打击他的热情和积极性。果然,他的回答离题万里,我虽然心里着急,但没有流露出来,仍然悉心倾听,并投以关切的目光,同时耐心启发、点拨,终于使他找到正确的思路。我如释重负,而他也露出腼腆的笑容。这样的课也许不是十分完美,但对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其积极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贯穿理念,以积极的交往性态度关爱学生,从而实现教学中的和谐。

上一篇: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下一篇:小学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