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电影《沂蒙六姐妹》的美学特色

时间:2022-09-07 10:37:08

解读电影《沂蒙六姐妹》的美学特色

[摘 要] 《沂蒙六姐妹》演绎的是一场令人动容的守候,展现了解放区人民为争取战争胜利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在战争硝烟的背后,她们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默默承担战争带来的巨大牺牲。她们的故事催人泪下,她们的精神谱写了一首动人的女性赞歌。影片再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质朴善良、觉悟极高的沂蒙山区女党拥军、积极支前的动人情景。表现角度新颖,人物形象鲜活,构成了悠长的审美韵味,生动地展示了如诗的情感美,如画的真实美,如歌的人性美。

[关键词] 女性;情感美;真实美;人性美

《沂蒙六姐妹》是一部成功的红,影片用细腻温情的笔调讲述了孟良崮战役前后沂蒙山六姐妹的真实故事,展现了波澜壮阔的战争背景下普通人的性格和命运,展现了红色年代中女性面对国家安危、民族大义表现出来的坚韧和顽强。

《沂蒙六姐妹》的主人公是一群纯朴、善良的沂蒙女性。在隆隆炮声中,她们放下自己家里的活,日以继夜地摊煎饼、做军鞋,积极支援前线,表现出极高的思想境界。看了影片之后,你会感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不仅是战士们的枪杆子打下来的,也是解放区老百姓用肩膀扛出来的。影片中有这样的场景:战事紧急,前方亟需粮食、马草、军鞋。为了支前,春英、月芬和她们的婆婆这些普通的沂蒙女性,不分昼夜地摊煎饼、收马草、做军鞋,粮食用完了,就不管自己有没有吃的,毅然拿出家里的口粮来做;她们毫不犹豫地报名去做担架队员,在枪林弹雨中,她们用女性的肩膀架起人桥,让战士们踩着人桥冲上阵地。河水冰冷刺骨,炮声越来越近,丝毫没有动摇她们的坚强意志……这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这是沂蒙人民献给党和的大爱。影片以朴素的叙述,真情的流露,不断地打动着观众的心。影片再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无数质朴善良、觉悟极高的沂蒙山区女党拥军、积极支前的动人情景。表现角度新颖,人物形象鲜活,构成了悠长的审美韵味。

一、如诗的情感美

《沂蒙六姐妹》以对沂蒙山区人民生活的描写表现战争,以细腻的手法表现大的主题,表现手段十分新颖。影片没有像其他战争片那样,用大量笔墨渲染战争的残酷,用很多的镜头表现令人惊悚的鲜血和死亡。而是从细微处切入,描写战火硝烟中普通人的生活场景。在这群沂蒙老百姓中,有未婚夫上了前线,只好用鸡代替新郎而成亲的新媳妇;有因为太爱儿子,把儿子关在地窖里,不许他回到部队参加战斗,却不得不含泪送儿上战场的老父亲;有义无反顾地支持丈夫、儿子上前线,最后却在悲怆的沂蒙山小调歌声中,面对“满门忠烈”牌匾、满院缟素悲痛得流尽泪水的老母亲……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伴随着影片情节的发展而愈加扣人心弦。影片的音乐处理极其成功,一曲曲带有浓郁沂蒙特点的小调沁人心扉,影片结尾一首《沂蒙山小调》出现得恰到好处,悲怆的男高音直入心底,把影片的情感推到了高潮,着实催人泪下。影片很多细节描写得非常感人,月芬嫁人,很好地交代了影片的背景。未婚夫到前线去了,按照当地的习惯,月芬只得和公鸡拜堂。看到这里,使人不禁心生酸楚。加上音乐的烘托,场面显得更加感人。接下来,为了看到未曾谋面的丈夫,月芬在旷野上的放纵奔跑,其画面美丽而隐现哀伤。我们可以看到,错过与丈夫相见的月芬,穿着红色嫁衣,急切地在原野上奔跑,就像一团跳动的火焰,张扬着生命的活力。她穿梭在路过村子的队伍中,寻找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丈夫,但最终没有找到,着实令人扼腕叹息。影片中月芬为丈夫缝制了一个锦囊,这个锦囊是月芬和丈夫的情感连接线。丈夫回到家,月芬不在,丈夫要追赶队伍,匆匆带走了锦囊,这带走的不是锦囊,而是月芬对丈夫的思念和盼望。影片的末尾,观众看到香案上摆放的那个锦囊,不禁心里一沉,这个道具在这里具有震撼的力量。这时候,月芬和嫂子跑回了家,迎面而来的不是看见亲人的喜悦,而是“满门忠烈”的牌匾,观众的情绪已经悲痛到了极点,但她俩没有大哭,乡亲们也没有哭,有的只是一片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影片舍弃了痛哭和呐喊,观众反而被这种锥心的沉痛所震撼了。硝烟和鲜血一般来说是不能缺少的战争图景,但《沂蒙六姐妹》给我们的不是残酷和血腥。而是善良与质朴,高尚与无私,是简单朴素的大爱,是心甘情愿的奉献。影片的情感非常干净,没有欢愉和,没有猜疑和妒忌,没有惊悚的情节,没有血淋淋的刺激,却让人有揪心的哽咽,你不得不强忍眼泪,而最终是热泪纵横。没有复杂的技术刺激,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就是这真实透彻的情感,我们就已经被打动得难以自制。

二、如画的真实美

一部电影的成功首先应归功于导演,但《沂蒙六姐妹》这部电影的成功,编剧苏小卫也功不可没。曾经创作过《那山 那人 那狗》《暖》《生活秀》等剧本的苏小卫,开始并不想写《沂蒙六姐妹》这个剧本,经导演王坪一再相邀才答应写。为了写好剧本,她和导演到沂蒙山区实地体验生活,看到还健在的“沂蒙六姐妹”真人原型,苏小卫深受感动,她说:“这个片子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你编都编不出来。”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无数的人在战争中经受磨难,承受煎熬。《沂蒙六姐妹》告诉我们的不是杀声震天的战争场面,而是远离干戈的沂蒙山区后方。这里没有枪炮刺刀,却充满着女性无尽的思念和祈望。沂蒙山的男人们都上了前线,为民族的解放奋勇拼杀,后方的女人们也不落后,她们尽其所能,努力完成支前工作,她们纳鞋底、摊煎饼、备马草、抬担架,还要时时牵挂前方的亲人。中国的战争影片多以男人为主角,《沂蒙六姐妹》却与众不同,通过女性的视角,全面表现战争中女性情感的细腻复杂,是一个充满女性情感的战争戏。影片中的白发亲娘、守候新娘、饱受欺凌的女人,每一个形象都揭示着女性丰富的情感和坚强的性格。战争像一座山压了下来,她们却毫不退让,用柔弱的肩膀扛着,女人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每一位观众。 影片的每一个细节都真实可信,感人至深。编剧苏小卫对女性情感的把握也极其到位,简直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观众无不赞叹影片对战争时期女性情感的细腻展现。“月芬献血”一幕,情感异常丰富。医生说血没了,要男同志献血,听到这话,月芬的情感再也控制不住了,她疯狂地喊道:“你瞎了吗,我们沂蒙山的男人们都在前线呢!”此声一出,山河为之动容,一切陷入静寂,这声音如同火山爆发,不知包含着多少女人的默默承受,多少女人的辛酸苦痛。影片结尾“满门忠烈”一场,是影片情感发展的高峰,使每一位观众都不能不为之动容。

三、如歌的人性美

《沂蒙六姐妹》把关注的视角放在战争后方的六个女人身上,通过她们在硝烟背后的情感经历和生活境遇,向观众展现出战争年代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影片中的六姐妹守家、掌家、勤劳、淑惠、善良、包容、坚忍,是中国传统女性的典范形象。 郝大妈最能掌家。丈夫死于战事,两个儿子奔赴前线,她独自一人操办所有家事,为远在前线的老二谋划婚事,为前线准备粮食物资。影片用一句话概括了郝大妈的性格特点:“我们做女人的什么都不能做,就是能熬。男人们去打仗了,我们女人们熬点皮厚。”郝大妈是影片中最伤心的女人。“满门忠烈”这块牌匾足以让一个年迈的老人伤心欲绝。先是丈夫死去,随后两个儿子又牺牲在战场上。一个个噩耗对于一个年迈的老人来说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可是她却表现得异常坚强,拼力支撑着这个仅剩一个男丁的家。她包容了所有的痛苦和艰辛,她把痛苦藏在心底,却掩盖不住被岁月无情折磨的憔悴。郝家大媳妇最能守家。她是影片中最辛苦、最辛酸的角色。公公死于战场,丈夫奔赴前线,自己在家中是大媳妇,生了一个孩子,自然所有的苦事都要承担。绝不能给自己的男人丢脸,这是她最感人的地方。影片中,得知自己丈夫的失去,害怕年迈的婆婆知道这个噩耗,害怕新来的弟媳闻难伤情,毅然一个人强忍这份痛苦,只在夜里趁所有人都睡去时才大哭。宁愿自己受苦,也绝不让心爱的人为自己操心,是她最让人感怀心疼的地方。战场上的老二回来了,弟媳却回了娘家,为了跑去告诉没见过新郎的新娘,她跑了很长的山路,哭着告诉弟媳这个消息,自己却瘫坐在地上。自己的丈夫永远也回不来了,让心爱的人获得自己得不到的幸福,是她最大的贤惠。郝家的二媳妇是这部影片的主线。她荒诞的婚姻,代表了那个时代大多数女人的婚姻。媒婆说亲,与一个素未谋面的男子定下婚事,男子因为前线战事无法回来成婚,便按婚俗以鸡替人。成婚那天新娘和一只鸡拜了堂,从此,新娘就开始了无尽的等待。她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丈夫长什么样子,这是她每天惟一做的事情。因为思念这个素未谋面的丈夫,她对与丈夫可能产生联系的所有事物都好奇,每每在村中落脚的部队都是她关注的对象。为了见到丈夫,她迫切地想要奔赴前线。不管这样会吃多少苦。她的身上显示着中国传统女性的单纯。单纯地出嫁,单纯地为了做一件事情甘愿付出,哪怕牺牲生命。影片的结尾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素未谋面的丈夫牺牲了。这个时候她依然是单纯的,因为她还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面对这连丈夫都没看到就要开始独自生活的婚姻。影片中另外四个沂蒙女人,都有反抗传统世俗的性格。她们大胆、张扬、极为要强。有的因为不幸身世要力争上游当革命干部,有的因为自小被卖,没有成长的温情,饱受地主剥削而烧了地主的麦场、偷了地主的米,有的为了继承丈夫的遗志,有的为了寻找自己的丈夫,有的为了完成父辈的使命,有的为了体验好奇的生活,有的是天生具有叛逆性格。她们追求新的事物,代表着中国传统女性向现代女性进步的一代。战争,是这一群孤苦女人释放自己苦痛的宣泄口。她们把苦痛、思念、叛逆化为力量,投入到这场战争之中。她们帮助军人,肯于牺牲,因为这是她们可以想念亲人、走近亲人、帮助亲人的惟一途径。小私的汇集,变成了大公大德;小家的汇集,演变成了国家。目睹此情此景,谁还能够贸然说什么巾帼无热血?

在人的本性中,爱情是最原始的欲望冲动。《沂蒙六姐妹》通过对爱情的大胆张扬,将一直以来中国主流战争影片不可触动的原则彻底撼动了。此前,在主流战争电影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爱情和人性,被裸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而以往影片中重点展现的战争场面却退居次席。《沂蒙六姐妹》的情节看似平淡,却潜藏着复杂的人性思考。以月芬为代表的六姐妹身为女性,做的只是后方的工作,她们没有比前线抗战的男性少付出,可历史书从不对她们浓墨重彩。历史总习惯把目光聚焦到参战的英雄身上,却往往遗忘了在后方默默奉献的女人们。前方将士固然英勇,可战争中没有这些后方的女人,又怎能取得前线的胜利?在艺术作品中,女性对于历史的贡献往往被尘沙掩埋,而艺术表现历史的陈旧方式又不能征服观众,这就构成了艺术表现的误区。

《沂蒙六姐妹》的编剧、导演、演员用自己的真情,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是影片超越主旋律创作窠臼而产生的结果,它将引导观众重新认识历史的意义。中国电影艺术有义务重新唤醒观众对民族历史的膜拜,而能够承担和勇于承担这个义务的艺术家就是时代的引领者,《沂蒙六姐妹》的编剧、导演、演员就是这样的人。

[参考文献]

[1] 宋家玲,李小丽.影视美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 伊水.影视文化的美学整合[J].中国图书评论,1991(01).

[3] 谷启珍.影视美学分析――镜头:思想―审美的载体[J].文艺评论,1994(06).

[4] 金丹元.试论影视美学的范畴、困惑与研究视角――兼论当代审美文化[J].社会科学,1999(08).

[5] 张振华.论影视艺术与当代美学[J].北京社会科学,1993(02).

[作者简介] 银进康(1957― ),男,四川隆昌人,四川大学访问学者,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学。

上一篇:《莎翁情史》与“缪斯女神”的风花雪月 下一篇:反面角色的内质塑造与人本主义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