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腹股沟斜疝补片在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2-09-07 09:48:24

探讨腹股沟斜疝补片在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腹股沟斜疝补片在无张力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股沟斜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病囊高位结扎加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组也要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腹股沟斜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能够显著加快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应用;效果

腹股沟斜疝是指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突出,向前、向内或向下斜行经过腹股沟管,穿出皮下环进入阴囊[1]。此种疾病在临床十分常见,多发于男性,在很长一段时间腹股沟斜疝患者选择何种手术方法存在较大的争议,但近年来无张力修补术被证明具有良好的疗效[2]。对比,笔者选取了我院6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对其中30例采用腹股沟斜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为男性,研究组患者年龄46~69岁,平均年龄为(54.3±5.7)岁,均为单侧患病,其中21例为左侧,9例为右侧;对照组患者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5.1±4.9)岁,均为单侧患病,其中19例为左侧,11例为右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病囊高位结扎加修补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股沟斜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法为:采用硬膜外麻醉,切开软组织,找到疝囊,使其游离至疝囊的颈部,若疝囊较小,则将其经内环口翻入腹腔即可,若疝囊较大则需进行疝囊横断术,将横断切口结扎,向疝环内塞入腹股沟斜疝补片,固定并缝合,逐层将切口关闭。

1.3观察指标 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下病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同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Excel 2010结合SPSS 19.0生物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x±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法,P>0.05表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手术各项指标比较见表1,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术后并发症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出院均接受6个月随访,其中发现研究组有3例出现阴囊积液,对照组有8例出现疼痛症状,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组要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腹股沟斜疝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普外科疾病,临床上通常认为腹内压增高及腹壁强度减弱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现阶段临床上通常将手术治疗作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传统的疝修补术具有张力大、术后疼痛时间长、愈合效果差、复发率高等多种不足之处,因此,临床上必须要探讨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 [3]。临床上腹股沟斜疝患者的治疗常采用手术方法,传统的手术方法虽然也能使患者治愈,但是对患者腹股沟解剖学结构进行过多的操作,且手术后张力较大,易出现韧带断裂等情况而导致复发。较新型的方法是采用腹股沟斜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其治疗原则是将采用补片对患者腹股沟薄弱处进行补充,弥补了患者的解剖学缺陷,此法相比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恢复时间快,并发症少等优点[4]。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组也要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对于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腹股沟斜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能够显著加快患者的康复,同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世斌,肖隆斌,吴文辉,等.复丝聚酯补片无张力修补老年腹股沟斜疝56例临床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2010,03:237-239.

[2]徐鹏远,李为明,岑云云,等.普理灵疝补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08,03:306-310.

[3]钟道明,黄进团,陈维生,等.普理灵疝补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26:16-17.

[4]徐保忠,刀顺福.精索肥厚型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修补术的应用[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3,06:594-596.

上一篇:社区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 下一篇:活血化瘀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