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时间:2022-09-07 09:29:50

试析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4-000-01

摘要本文主要对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现状分析对策与建议

政府采购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采购预算的编制工作,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一、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政府采购预算指的是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行政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要求而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年度采购计划,集中反映了本年度内政府用于采购的各项支出计划,基本反映了本单位的资金收支规模、业务范围和工作重点,是政府完成采购任务的基础性工作。

做好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工作,不仅可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而且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对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事业计划的实施和行政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采购预算编制不准确、欠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采购项目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科学认证,造成采购预算过高或过低。 2) 不熟悉政府集中采购目录,没有准确掌握政府采购限额标准范围,造成预算漏项。3) 虚报多报,夸大实际需求,超出采购预算实际需求,造成浪费。4)对本单位业务、工作考虑不周,对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估计不足,预算少报,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2、编制和执行环节脱节,采购预算缺乏约束性。 一直以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习惯于分散采购,不熟悉或不执行采购程序,出现重复购置、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等现象。有的单位认为采购程序复杂,采购手续繁琐,以致于自行采购的行为屡禁不止,出现计划外采购、随意性采购等现象。这些情况的出现,是由于采购预算编制环节、采购执行环节和公共性资产管理之间缺乏相互之间的配合,没有做到信息共享,互相协调。

3、采购预算监督机制不健全。 有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和完善采购预算监督机制,对采购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重复采购、自行采购、无预算计划采购、超标准采购等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1)没有健全的监督机构。有的单位没有建立固定的、健全的机构来负责采购预算工作,机构组成不稳定,负责人员专业知识欠缺。而且,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对工作流程不熟悉,无法对采购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2)没有建立配套、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一方面,单位对《政府采购法》的学习和执行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采购管理制度,规范性不强,缺乏可操作性。

三、改进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采购预算编制意识。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推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级财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做好采购预算编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学习相关的法规制度和业务知识,增强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全面、科学、完整地编制好政府采购预算。

2、做好政府采购预算的基础工作。 一是根据本单位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责规定和职能要求,制定年度工作目标;二是对本年度内单位各项资源的使用情况、分布状况以及占用的资产情况进行清查,摸清家底,防止重复购置、盲目购置;三是掌握本单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与构成情况,根据人员的职务级别、岗位要求、工作绩效等核定各类物品的配备标准,避免某些不符合岗位标准和政策规定的采购项目列入预算。四是对本单位的各项支出范围、开支标准进行测算和分析,避免赤字预算;五是建立政府采购预算项目库,详细了解项目所涉及物品的用途、价格、质量,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实用性和必要性,使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重点项目的预算得到落实。

3、明确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原则。 做好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1)政策性原则。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必须坚持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务制度,正确处理好重点与一般、轻重与缓急的关系,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科学、客观地编制预算。2)以部门预算为基础原则。政府采购预算必须以部门预算为基础,按照政府采购的要求填报项目,并与部门预算统一布置、同步编制。3)完整性原则。在进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时,应全面、完整地反映单位预算项目,包括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其他各项收入、采购目录以内或限额标准以上的采购支出,编制采购预算明细表。4)统一原则。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要按照预算表格的标准和要求,统一口径,统一程序,填写有关数字指标。

4、明确采购预算编制程序。 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程序一般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方式进行。首先,由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编制年度政府采购目录,制定政府采购计划表并下发给采购单位的主管部门,再由主管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实施采购计划的年度方案和具体要求。其次,由主管部门对采购单位的购置计划进行审核、汇总后,上报政府采购管理机关。再次,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政府采购预算计划,政府采购管理机关组织业务管理部门对政府采购计划中的采购项目、资金来源、预算管理等具体内容进行审核。审核后汇总编制政府采购计划草案。

5、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的审核。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加强对政府采购预算的审核和管理,主要有: 1)采购项目的完整性。包括采购项目是否存在漏报,采购项目是否具体明确。2)采购项目的合法性。包括项目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资金保证,采购价格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高估或低估情况。3)采购项目的真实必要性。审核项目具体内容的真实性和必要性,防止采购单位截留或挪用财政资金。4)采购项目的关联性。审核采购预算的编制是否存在着人为拆分、人为整合采购项目的问题,避免采购单位套用财政资金。

参考文献:

[1]仇雪.浅议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财经界.2010(03).

[2]伍思涛.论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及春完善.现代商贸工业.2008(10).

[3]罗信伟.浅析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理论纵横.2008(11).

上一篇:关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及管理的研究 下一篇: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