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图书馆试行学科馆员制的探索

时间:2022-09-07 09:21:47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图书馆试行学科馆员制的探索

摘 要 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图书馆为例,分析民办新建本科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体制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索适合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试行模式,为图书馆专业学科资源建设做好准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学科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3-0076-02

学科馆员制度最早兴起于美国和加拿大研究型大学,目前国外很多的研究型大学都施行学科馆员制度。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引进了学科馆员制度,掀开了学科馆员制度开始在我国施行。

学科馆员是指既有丰富的图书馆学知识同时又精通除图书馆学之外的某一门或某几门学科的高层次图书馆员。2011年柯平和唐承秀《新世纪十年我国学科馆员与学科服务的发展(上)》一文中明确指出了“学科馆员”及“学科馆员制度”的内涵,界定了学科馆员的工作范畴,该文的发表为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科馆员制度是指图书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指派学科馆员与某一学科或院系进行对口连接,主动为该学科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资源服务而设置的相关规定。

1 学科馆员体制建设现状及改进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升级为本科院校,这些新升级的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着教育教学基础薄弱、图书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高校进一步的发展。如何提高办学层次,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使其满足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需求,是一道重要课题。以本校为例,学校在建设中存在着对图书馆关注度不高、服务管理理念滞后及现代化信息水平较低等诸多问题。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学校一直在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相关制度。研究发现,参照研究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标准和要求,从本校、本馆的实际出发,在重点学校和学科中试行学科馆员制度,为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对于改变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2 学科馆员试行模式的体系结构

如图1所示,由院系专业学科带头人牵头,图书馆相关人员协调配合、做好服务,携手推进学校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

图书馆选聘院系专业学科带头人 图书馆聘请各院系专业学科建设带头人作为图书馆的学科建设顾问,因为这些学科带头人熟悉自己学科专业的发展状况,同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可以为该学科专业特定读者提供深层次针对性的教学服务。由这些学科带头人根据该院系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等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给图书馆提出采购方向或采购清单。

贴近学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图书馆可从本馆选拔若干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高、学习能力较强的馆员来担任学科联络馆员,图书馆为这些学科联络馆员提供形式多样、内容全面的培训,鼓励其定期去相关院系听取核心课程,补充其在专业知识上的欠缺,定期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需求,征求其对学科图书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培训之后的学科联络员不仅有着丰富的图书馆学知识,掌握了图书馆学的前沿知识和研究动态,而且通晓网络知识,熟悉相关学科领域的科技信息资源、比较熟悉国内外相应领域的科技信息服务和信息系统,能够利用图书馆网络平台为广大师生服务,为教师之间、教师和馆员之间架起良好的沟通桥梁,可以及时参与组织进行信息交流、阅读分享等共享共建活动,增强图书馆工作的主动性,提升图书馆服务的质量。

3 学科馆员模式下的人员管理改进计划

对院系学科带头人的管理:由图书馆向学科带头人发放聘书,聘请其为图书馆的学科咨询顾问,带领建设所属院系专业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库,指导图书馆学科咨询服务工作。

建立图书馆与学科联络馆员有效沟通机制:现阶段各高校图书馆通常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即图书馆是一个独立的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而且每个馆员都承担着一定的工作任务,设置专职学科馆员来管理图书馆在目前很难实现。因而可采用分散式的人员管理模式用来过渡,即从现有的图书管理员中选取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人员成为学科联络馆员,适当减少这些人员的常规业务工作,增加其学科的工作内容,学科联络馆员不仅要承担常规的图书馆工作还要成为部门学科和图书馆之间的联络人,同时履行常规工作和学科联络馆员两种岗位职责。

4 抓住关键环节积极推进实施

鉴于目前某些院系学科带头人分布不均的情况,图书馆可在1~2个有能力的院系进行学科对口服务作为试点。同时从图书馆内部选拔综合素质较高的图书馆员作为试行学科联络馆员,与院系现有的学科带头人加强沟通与联系,就该院系学科建设请学科带头人提出建设方向或采购清单。同时联络馆员还要主动积极学习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前沿知识,有针对性地通过网络平台了解读者的需求,加强同其他院校的学科带头人之间的联系,掌握该学科的需求和研究动向。另外,要加强教育和监督,鼓励支持联络馆员自学,不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营造良好的业务学习和研讨氛围,注重在工作思路与方法上的引导和带动。

服务模式的建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因此要采取试点的方法,在学校的重点学科和专业中设置相应的学科联络馆员,首先在重点的学科和专业中进行,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然后逐步推广到其他学科和专业。

试行学科馆员联络制度的应用和推广对于促进学校学科专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它可以增进学校领导和院系专业学科专家对图书馆工作的重视,使学科馆员制度进一步完善,实现图书馆与各院系、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强图书馆与教学、科研一线读者的联系,充分发挥馆藏文献资源的情报信息作用,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为图书馆进一步开展专业学科服务工作打下基础。

上一篇:无线通信中复杂人为干扰的时频分析 下一篇:张忠斌:改变结晶工艺提高阿莫西林质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