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音乐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

时间:2022-09-07 06:42:24

漫话音乐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

【摘要】巧妙的结尾能梳理概括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画龙点睛,升华主题,从而拓展内容,激发研究欲望,收到“课虽尽,趣犹存”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结课艺术

ManHua music art of classroom teaching session

Ren Xia

【Abstract】Clever can comb summary at the end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make the finishing point, sublimate the theme, so as to expand the content, arouse the desire, received “class, though, remains” the good effect.

【Key words】Music classroom teaching; Knot art class

精彩的课堂导入能产生“课伊始,趣已生”之效果。同样,巧妙的课堂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还能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从而达到“课虽尽,趣犹存”的境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结课这一环节。本人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1 转换角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一般我们教师总习惯于在结课时,自己洋洋洒洒地高谈阔论,学生却听得满头雾水。其实,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我们完全可以转换角色,由学生替代老师来完成。例如:可采取师生互动的总结形式,引导学生开展总结学习心得;师生评价与反思等活动。课堂气氛会更活跃,学生会更积极地参与。

2 情感体验——诱发学生的审美渴望

教师可通过极具感染力的言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乐曲或舞蹈律动等方法,创设一种氛围,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再次获得情感够验,充满新的审美渴望。

2.1 语言,升华音乐主题:教师优美鲜活的、富有感情的语言,尤如一根彩色的丝线把课堂上的环节串成一条美丽的七彩项链。尤其是结课语言,一定要生动、情绪化,有启发性,它应该是整堂课的教师语言中的经典,能激起每位学生回味和体验音乐,使学生情感体验达到高潮,从而升华音乐的主题。

如在结束《让世界充满爱》的教学后,课堂小结可以深情地说:“同学们,《让世界充满爱》这节课结束了,但“爱”却是永无止境的,请你记住:“爱”就在我们身边,“爱心”需要每个人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同学们手拉手恋恋不舍地离开音乐教室。显然,这种情境和气氛的感染力与熏陶作用是巨大的。

2.2 歌、乐曲,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结课时,师生一同热情歌唱或聆听本课的歌曲、乐曲或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歌乐曲,再次体验音乐给人的情感愉悦,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例如:学习7第15册第3单元的《梨元金曲》后,结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一百年的文化积淀在新时期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去传承和欣赏,最后,还是请同学们跟着录音演唱《唱脸谱》,同时也为京剧的美好明天而歌唱!”此时,课堂弥漫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充满音乐表现与创造,学生产生对音乐的新的审美渴望。

2.3 律动,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艺术之间的相融相通关系,充分发挥与运用各种艺术门类的不同表现手段,来表现音乐的情绪、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结课时,采用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进行律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情绪更加高涨,使整堂课在高潮中结束,使学生对音乐充满新的向往。例如:第13册第六单元《荧屏乐声》的结课可以这样设计:教师用动听的语言说:“从最早的无声电影到如今的高科技立体声环绕,电影的表现手法不断在完善和丰富,音乐与电影的结合也越发紧密了。我们需要激动人心的画面,同样需要感人肺腑的音乐,电影音乐的很多功能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讨。最后,让我们在电影《浪漫樱花》的主题歌中期待以后的交流。”然后,要求学生起立,伴着电影画面,和着节奏击掌或自由舞动,让电影音乐的独特魅力由始自终地感染学生。

3 展现成果——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课堂教学结束时,根据课前或课堂上所进行的训练,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如让学生有感情地歌唱所学歌曲,或边唱歌边配合上学生的舞蹈律动,或合上乐器伴奏。让课堂在学生成功的喜悦中结束。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4 延伸开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音乐教学不能局限在音乐课堂中,而应以课堂敦学为轴,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开拓,这样才能缩短音乐与实际生活的距离。结课时,有目的地把所学内容延伸到课外,沟通课内课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为课外音乐活动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发展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合作、创造等综合能力。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就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体现“大课堂”教学观。一堂课结束时,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考,或者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去寻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欲望。

总之,结课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结课也是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灵活运用,机智应变,更应根据实际需要探索求新,创造出各种有效的结课方法。只有这样,结课阶段的教学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真正体现音乐课程的价值。

上一篇:幼儿绘画内容的选择 下一篇:中国光伏遭美围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