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政府转型中的电子政务建设

时间:2022-09-07 06:11:38

试论我国政府转型中的电子政务建设

我国电子政务的推行是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策略,对于构建透明、节约、回应性、高效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子政务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和效果。

当今社会是讲求速度和效率的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互联网具有的开放、平等、全球共享、交互、信息量大和传播快等特点,使它作为一种革命性力量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加快了全球化进程,引起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政府的行政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也迫使政府进行管理上的创新,实现向透明政府、节约政府、回应性政府、效率政府的转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那些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的传统政府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作为整个社会顺利运转的调节器,政府承担着大量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建立电子政府,实施电子政务,彻底融入网络时代,已成为政府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一种必然趋势。

一、电子政务对中国政府转型的重要意义

电子政务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在于它不仅迎合了政府改革的迫切需要,也为政府改革提供了新思维、新模式和新机制。所谓电子政务(e-government),是一个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建立有机服务系统的集合。主要指在政府内部行政电子化与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等信息与通信技术,连接政府各单位及各资料库,进一步对各系统进行整合,并建立电子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通过政府网络体系的建立,为社会提供信息和其他服务。电子政务的内容十分广泛,就其服务对象看,主要包括:政府间的事务(Government-Government,即G2C)、政府与企业间的事务(Government-Business,即G2B)、政府与公民间的事务(Government-Citizen,即G2C)。由此可见,加强电子政务的建设对于构建透明、节约、回应性、高效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电子政务有利于促进我国透明政府的建设

公开,即政府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向公众提供非保密政府信息的检索。政府既掌握着大量的公共信息,又是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制定者,相对于公众,它处于信息强势地位。在过去,由于信息传递手段的局限性,政府信息常常掌握在少数人或利益集团的手中,这使得制度运作有了暗箱操作的可能,公众对涉及公众利益和切身利益的信息了解甚少,因而无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信息社会,电子政务为政务公开奠定了技术基础。

电子政务就是要建立一个虚拟、透明的政府,在加快政务信息公开立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公开政务信息。国家制定的各种法律规章制度、政府制定的各种规划方案、大案要案的侦破、判决等公众关心的信息,都能通过现代化的政府信息网络,在第一时间到达公众手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电子政务实现了信息共享,通过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加强不同政府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打破了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盲区,通过网络等先进手段加大了公众舆论监督的力度,增强了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预防了可能产生的腐败行为,使“暗箱操作”成为“阳光服务”。

(二)电子政务有利于促进我国节约型政府的建立

我国政府管理机构复杂,管理层次和管理人员较多,政府采购量大,办公用品浪费严重,是典型的高支出、高消费的政府。尽管我国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水平,这大大限制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要想和谐长久地发展,必须建立低成本的节约型政府。电子政务能有效降低政府成本,使政府各部门之间可以进行跨地区的电子化公文传递,实现“无纸化”办公,大大减少了行政办公费用和公文处理费用。政府进行网上采购,实现了公开、公平竞争,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以最低的成本进行采购;政府网络远程视频会议,实现了不同地域的政府人员同时参与,降低了政府会议的成本,克服了以往的“文山会海”“公文旅行”等现象,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电子政务有利于促进我国回应性政府的建立

推行电子政务可以极大地加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公众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政府事务,也可以更便捷地参与政府事务,同时,政府也获得了与公众进行讨论、协商并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途径。政府通过网络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新的方式,如电子民意调查、电子公众投标、电子听证会等,这些都使得公众参与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成为一项经常性、持续性的活动。政务信箱和政务论坛的开通,更好地实现了政府与公众的交流互动,使政府工作人员能够真正了解百姓关心的问题,听到发自百姓内心的声音,而互联网也减少了中间环节以及层层过渡造成的信息失真,密切了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四)电子政务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效性政府的建立

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使用使行政办公效率得到了提高,通过实施电子政务,政府行为获得了以往技术手段难以达到的时空便利。政府工作人员可以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进行工作,节约了靠人脑处理文件信息所消耗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也使得公文的制作和管理都通过计算机操作,并以电子邮件的方式传递与收发,结束了“跑批”的时代。电子政务的建立使得原来每周5天,每天8小时的工作制度变成了7×24小时的工作方式,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二、我国实施电子政务的制约因素分析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已经发展到一个涉及公务领域、公众部门、跨地域的综合性行政网络。这些网络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国家资源。但是,不能否认,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我国实施电子政务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

(一)严重的“数字鸿沟”问题

近年来的现实表明,信息技术在给发达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使其与发展中国家在使用信息技术上的差距迅速扩大。“数字鸿沟”的巨大差距甚至超过了世界贫富差距。全球高收入国家(约占全球人口18%)的人均GDP为最低收入国家(约占全球人口20%)的100倍,而按信息化指标(如人均计算机数,人均上网人数)衡量,则差距高达500倍以上。据统计,我国现有的网民人数仅为6.2%,而且网民与网络分布均不平衡。从这个角度看,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网民与非网民之间因信息化水平差异而出现“数字鸿沟”将不可避免。

(二)缺乏统一规划,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是保证政府不同电子政务系统之间相互联通、互通有无的基本前提。目前,虽然我国许多政府部门均已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建设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便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状况。“条块分割”造成行业、部门间的交流障碍,形成“信息孤岛”,所完成的政务工作单调,资源不能共享,严重阻碍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三)公务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和政务工作的有机结合,要求每一个公务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质,并且政府内部要有一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从整体来看,当前政府公务员信息素质与电子政务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电子政务人才相当匮乏,这已成为影响电子政务快速发展的一个障碍。从公务员的文化知识来看,经过1998年的机构改革,国务院近1.7万名公务员有65%以上的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在地方政府,比例则相对较低,近500万公务员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只有10%。而即使一些学历较高的公务员,计算机操作方面的技能仍较欠缺。因此,在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的过程中,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在计算机方面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四)对电子政务的范围和地位认识不足

目前,虽然我国政府已将电子政务放在社会信息化的重要位置,但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足。有人认为政府上网就是电子政务,也有人认为办公自动化或“无纸化办公”就是电子政务等,这些都只是电子政务的一个方面。电子政务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政府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实施针对G2G、G2B、G2C的互动式网上办公,推行“一站式”服务。

(五)电子政务立法滞后,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

电子政务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一个完整、统一的法律和制度框架。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或修改了相关规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政务应用的专门法律,如美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法》《个人隐私权保护法》《美国联邦信息资源管理法》,德国的《信息和通讯服务规范法》,英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法》等,这些法律对本国的电子政务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和规范作用。而我国电子政务起步较晚,但来势凶猛,造成立法方面严重滞后,虽然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制定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但在面向公众应用部分的立法基本处于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政务的深化进程,也阻碍了扩大电子政务的应用。

三、中国电子政务当前发展的策略分析

电子政务的推行是实现政府转型的重要策略,对于构建透明、节约、高效、回应性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子政务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和效果,面对当前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应采取如下的解决措施:

(一)充分认识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我国正面临着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为了跟上这一潮流,政府非常重视国家信息化建设,将此提高到一个重要的战略高度。电子政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政府的信息化进展决定了国家的信息化水平。目前,在世界各国政府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五个应用领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电子娱乐中,电子政务被列为第一位。可见,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尚有很大差距,要想缩小这个差距,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制定完整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采取必要的对策,全社会要有一种紧迫感,大家都来关注电子政务的建设,培养电子政务所需的素质,迎接电子政务时代的到来。

(二)国家统一规划,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统一的规划是电子政务健康发展、良性运作的前提,电子政务发展的整体规划和相关技术标准是其发展的基础。如果各自为政的局面得不到有效改变,将不利于政府的改革与转型。我国在制定电子政务政体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时,应当考虑并兼顾电子政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实施步骤及技术、安全等多方面。同时,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并结合具体国情,为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制定一套完整而切实可行的标准规范。

(三)加强立法,确保电子政务有法可依

法律是我国电子政务规范、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电子政务的基石。要使电子政务顺利地发展,首先,要健全电子政务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通过立法确立政府信息资源网的共享地位、原则保障措施,以保证在安全保密之外的政府信息资源的使用;其次,要重视与电子政务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创造有利于电子政务发展的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

(四)加强电子政务人才的培养

提高国家公务员的综合素质是实现电子政务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电子政务对国家公务员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知识存量、应用技能都提出了严峻挑战。政府网络化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公务员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电子政务的人才培养,注重公务员信息化素质的提高,加强以复合型人才为标准的国家公务员知识更新、电子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

上一篇:财经速递 第21期 下一篇: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