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新疆地州署府城市功能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07 04:59:01

强化新疆地州署府城市功能的几点思考

摘要:当前新疆处于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阶段,作为各地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的各地州署府城市,对区域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等比较优势,进一步强化地州署府城市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对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健词:新疆;署府城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新疆目前共有24个设市城市,其中喀什、伊宁、阿克苏、哈密、塔城、博乐、吐鲁番、和田、阿图什等都是地州署府城市,区位优势非常显著:在我国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各地州署府城市一般都是相应级别行政区的行政管理中心,在行政管理方面是理所当然的中心;一般位于地区的中心位置,交通,基础雄厚,依靠区位优势发展成为区域综合性城市。署府城市所在的区域往往是具有相对密切经济联系和交往的区域,这种经济区会跨越不同层级的行政区。作为各地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的各地州署府城市,其中的经济中心的功能又是最重要的,组织、指挥与推动着地区经济发展,对区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

署府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引领、集聚或辐射作用。署府城市是这个区域的总部经济所在地,集聚了区域内大部分的总部经济,其他城市和区域主要是围绕总部经济开展专业化分工;署府城市是区域内服务业的核心。主要的大型服务业一般都布局在这个中心城市,署府城市往往也是区域内的交通枢纽,是各种要素的集散地。

署府城市具备较好的发展潜力 。署府城市要有在一定区域或更大区域范围内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可能。是否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更重要地体现在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上,区域性中心城市要有较高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发展具备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与其将来进一步承担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功能相适应。

署府城市一般应为地方区域发展的战略重点。这是它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条件和对区域的影响所决定的。

一、强化地州署府城市的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需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强化地州署府城市的功能,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需要。通过强化地州署府城市,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生产效率的最大化。通过强化地州署府城市的功能,可以促进生产要素向重点区域集聚,从而实现此经济区内生产效率的最大化;还有,通过强化地州署府城市的功能,可以强化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能全方位、多层次的影响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及发展,更好地作为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的中心,发挥着传承和带动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经济区内的顺畅流动,推动地方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

2.是发挥相关城市(镇)比较优势的需要,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强化地州署府城市的功能,需要区域内的相关城市(镇)围绕中心城市分工协作。其实,分工协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发挥比较优势的过程。强化地州署府城市的功能,能够更好地发挥不同城市(镇)的比较优势,通过充分利用城市之间的互补性,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1+1>2的效果。

3.是保护生态的需要

强化地州署府城市的功能,也是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的需要。通过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可以促进生产要素向承载能力较高的中心城市集聚,从而降低生态地区的人口和产业压力。尤其是对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而言,强化地州署府城市的功能,可以更好地推进区域发展“内聚外迁”,通过点状开发,实现面上保护。

4.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强化地州署府城市的功能,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新疆的城市布局和城镇化进程的不均衡,更突出突出表现在人口颁布和经济布局的不均衡,特别是南疆三地州和北坡经济带的差距非常大,优先加快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州署府城市的发展,能促新疆城市化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布局相协调,从而促进新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从实际出发强化地州署府城市功能的路径选择

新疆除了乌鲁木齐这个唯一的特大型现代化城市之外,有8个中等城市,15个小城市。还有县城66个,一般建设制镇169个,其分布基本上是北疆多于南疆,除少数城市比较发达以外,其他城市经济实力者比较薄弱,对周边地区性经济辐射和带动力不强,难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城市网络系统,因此,新疆城镇化的发展应结合新疆的绿洲经济的特殊性,应当从各署府城市的实际出发,优化和完善地区中心城市的功能,增强辐射力,形成多中心城镇带,全面推进新疆城镇化发展。

从实际出发强化地州署府城市功能的路径选择:

1.打造成为地区城镇群的中心城市。培育和建设一些资源环境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具有相应的人口、经济规模和发展潜力,能够快速积累明显的经济实力的署府城市发展成为地区城镇群的中心城市;

2.就近融入更大的城镇群。处于绿洲连片的地区的地理相邻、经济相联署府城市,可以考虑就近融入更大的城镇群来谋求一体化或同城化的发展。不但符全区域一体化发展阶段的客观趋势,还能产生城市功能提升,整体实力增强,方便居民生活的同城效应。

3.依托口岸优势,建设外向型城市。新疆拥有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17个、二类口岸11个,是中国拥有口岸最多的省区,具有发展口岸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口岸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利用口岸自身的特点发挥其比较优势,密切和周边国家开展经贸合作,使口岸城镇成为经济增长极,发挥其集化作用和扩散作用,促进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从而带动整个新疆乃至西部的经济发展。

4.打造特色鲜明的地区中心城市。新疆绿洲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厚重。素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采,是新疆现代城市中极有人文价值的城市景观资源。新疆各地州还拥有的丰富的农业,矿产,旅游以及对外贸易等资源,这些特色的优势资源是我国内地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在今后新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这些特色将一些地州署府城市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地区中心城市。

参考文献:

[1]张秀生,卫鹏鹏.区域经济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娟.学理论(下).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研究综述,2010.

上一篇:浅谈尤溪县价格认证的现状及思考 下一篇: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