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运行机制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9-07 04:33:14

“2+1”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运行机制的实践研究

摘要:

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的重要途径,安全保卫群顺应行业企业需求,开展“2+1”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人才培养方案中顶岗实习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校政企行”安保职教联盟为平台、管理与“学习包”一体化、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与提高就业质量相融合的顶岗实习运行机制,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2+1”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安保职教联盟;学习包

顶岗实习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的重要途径,在2006年教育部十六号文件中明确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2014年国务院1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再次指出要创新顶岗实习形式。

我院安全保卫群顺应行业企业需求,开展“2+1”人才培养方案,其中 “1”为进行一年顶岗实习,经过几年人才培养方案中顶岗实习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校政企行”安保职教联盟为平台、管理与“学习包”一体化、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与提高就业质量相融合的顶岗实习运行机制。

本文以安保专业群顶岗实习运行机制为例,从顶岗实习的管理、运行等各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在实践中探索高等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的管理。

一、 依托“校政企行”安保职教联盟,选择“三好”实习单位

根据我院对职教联盟的概念的提出和内涵的解读,职教联盟是指一个或若干个发展较好的职业院校,联合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优质企业,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现双赢、共同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多法人联合体。我院借助安保职教联盟平台,探索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安保职业教育培训新体系”,“校校”、“校政”、“校企”、“校行”、“企企”之间不同合作模式战略合作框架的架构,分阶段逐步实现不同层次、不同合作模式成员间,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教材开发、实习就业、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合作成果,为构建安保职业化教育培训新的实施体系提供平台。

顶岗实习充分发挥了联盟平台的职能,职教联盟平台不断扩展和成熟,首先为顶岗实习提供了充足数量的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的选择上,我们以“三好”原则,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和实习岗位的数量能够为开展未开展顶岗实习提供充分的保障,其中要选择与人才培养要求和实践教学目标的相适应的“三好”单位。“三好”是指,一是指实习单位要有具备吸引力的实习岗位,使学生愿意主动选择,并且在实习过程中认可;二是实习单位具有优秀的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能够满足学生的就业和发展的目标;三是最重要的,即实习单位与学校深度合作,实习单位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理念相一致,具有专门针对我院学生的优良的人才培养机制,共同制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进行指导和评价。

由学校主导选择出“三好”实习单位后,具体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的对接采取双向选择,以校园内召开实习双选会的形式,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的岗位,企业选择适合的实习生,这样对实习单位来说提高了人员引入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于学生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明确学习的目标,实现实习和就业无缝衔接,让学生愿意去,留得住,能发展。

二、 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与提高就业质量相融合的“两段式”顶岗实习机制

安全保卫专业群“2+1”人才培养方案中的“1”为一年顶岗实习,进入三实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战”环节。“三实递进双结合”是安全保卫专业群以实境实训实战为核心的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一年顶岗实习的安排为“两段式”,第一个阶段为“综合性顶岗实习”,主要目标是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实现实境、实训、实战的螺旋递进,使学生通过真实工作岗位的学习和实践,将学校内的理论实践与工作相结合,融入社会和职场,适应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在此阶段中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学生不得随意进行岗位调整,保证学习和实践的稳定性,也降低企业人员流动。第二阶段为“就业性顶岗实习”,这一阶段中学生通过之前半年的学习实践后,在第二阶段明确了就业目标和发展方向,知道自己需要学习和提高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是什么,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和实习单位可以进行再次的选择,使实习和就业能够顺利的衔接,提高就业质量。

三、管理与“学习包”一体化的顶岗实习运行机制

顶岗实习管理模式规范化、制度化是实习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

1、 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组织保障,职责明确。

设立三级管理机构,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组成的领导小

摘要:

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的重要途径,安全保卫群顺应行业企业需求,开展“2+1”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人才培养方案中顶岗实习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校政企行”安保职教联盟为平台、管理与“学习包”一体化、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与提高就业质量相融合的顶岗实习运行机制,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2+1”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安保职教联盟;学习包

顶岗实习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的重要途径,在2006年教育部十六号文件中明确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2014年国务院1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再次指出要创新顶岗实习形式。

我院安全保卫群顺应行业企业需求,开展“2+1”人才培养方案,其中 “1”为进行一年顶岗实习,经过几年人才培养方案中顶岗实习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校政企行”安保职教联盟为平台、管理与“学习包”一体化、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与提高就业质量相融合的顶岗实习运行机制。

本文以安保专业群顶岗实习运行机制为例,从顶岗实习的管理、运行等各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在实践中探索高等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的管理。

一、 依托“校政企行”安保职教联盟,选择“三好”实习单位

根据我院对职教联盟的概念的提出和内涵的解读,职教联盟是指一个或若干个发展较好的职业院校,联合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优质企业,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现双赢、共同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多法人联合体。我院借助安保职教联盟平台,探索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安保职业教育培训新体系”,“校校”、“校政”、“校企”、“校行”、“企企”之间不同合作模式战略合作框架的架构,分阶段逐步实现不同层次、不同合作模式成员间,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教材开发、实习就业、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合作成果,为构建安保职业化教育培训新的实施体系提供平台。

顶岗实习充分发挥了联盟平台的职能,职教联盟平台不断扩展和成熟,首先为顶岗实习提供了充足数量的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的选择上,我们以“三好”原则,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和实习岗位的数量能够为开展未开展顶岗实习提供充分的保障,其中要选择与人才培养要求和实践教学目标的相适应的“三好”单位。“三好”是指,一是指实习单位要有具备吸引力的实习岗位,使学生愿意主动选择,并且在实习过程中认可;二是实习单位具有优秀的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能够满足学生的就业和发展的目标;三是最重要的,即实习单位与学校深度合作,实习单位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理念相一致,具有专门针对我院学生的优良的人才培养机制,共同制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进行指导和评价。

由学校主导选择出“三好”实习单位后,具体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的对接采取双向选择,以校园内召开实习双选会的形式,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的岗位,企业选择适合的实习生,这样对实习单位来说提高了人员引入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于学生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明确学习的目标,实现实习和就业无缝衔接,让学生愿意去,留得住,能发展。

二、 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与提高就业质量相融合的“两段式”顶岗实习机制

安全保卫专业群“2+1”人才培养方案中的“1”为一年顶岗实习,进入三实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战”环节。“三实递进双结合”是安全保卫专业群以实境实训实战为核心的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一年顶岗实习的安排为“两段式”,第一个阶段为“综合性顶岗实习”,主要目标是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实现实境、实训、实战的螺旋递进,使学生通过真实工作岗位的学习和实践,将学校内的理论实践与工作相结合,融入社会和职场,适应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在此阶段中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学生不得随意进行岗位调整,保证学习和实践的稳定性,也降低企业人员流动。第二阶段为“就业性顶岗实习”,这一阶段中学生通过之前半年的学习实践后,在第二阶段明确了就业目标和发展方向,知道自己需要学习和提高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是什么,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和实习单位可以进行再次的选择,使实习和就业能够顺利的衔接,提高就业质量。

三、管理与“学习包”一体化的顶岗实习运行机制

顶岗实习管理模式规范化、制度化是实习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

1、 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组织保障,职责明确。

设立三级管理机构,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组成的领导小

摘要:

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的重要途径,安全保卫群顺应行业企业需求,开展“2+1”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人才培养方案中顶岗实习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校政企行”安保职教联盟为平台、管理与“学习包”一体化、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与提高就业质量相融合的顶岗实习运行机制,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2+1”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安保职教联盟;学习包

顶岗实习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的重要途径,在2006年教育部十六号文件中明确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2014年国务院1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再次指出要创新顶岗实习形式。

我院安全保卫群顺应行业企业需求,开展“2+1”人才培养方案,其中 “1”为进行一年顶岗实习,经过几年人才培养方案中顶岗实习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校政企行”安保职教联盟为平台、管理与“学习包”一体化、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与提高就业质量相融合的顶岗实习运行机制。

本文以安保专业群顶岗实习运行机制为例,从顶岗实习的管理、运行等各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在实践中探索高等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的管理。

一、 依托“校政企行”安保职教联盟,选择“三好”实习单位

根据我院对职教联盟的概念的提出和内涵的解读,职教联盟是指一个或若干个发展较好的职业院校,联合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优质企业,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现双赢、共同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多法人联合体。我院借助安保职教联盟平台,探索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安保职业教育培训新体系”,“校校”、“校政”、“校企”、“校行”、“企企”之间不同合作模式战略合作框架的架构,分阶段逐步实现不同层次、不同合作模式成员间,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教材开发、实习就业、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合作成果,为构建安保职业化教育培训新的实施体系提供平台。

顶岗实习充分发挥了联盟平台的职能,职教联盟平台不断扩展和成熟,首先为顶岗实习提供了充足数量的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的选择上,我们以“三好”原则,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和实习岗位的数量能够为开展未开展顶岗实习提供充分的保障,其中要选择与人才培养要求和实践教学目标的相适应的“三好”单位。“三好”是指,一是指实习单位要有具备吸引力的实习岗位,使学生愿意主动选择,并且在实习过程中认可;二是实习单位具有优秀的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能够满足学生的就业和发展的目标;三是最重要的,即实习单位与学校深度合作,实习单位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理念相一致,具有专门针对我院学生的优良的人才培养机制,共同制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进行指导和评价。

由学校主导选择出“三好”实习单位后,具体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的对接采取双向选择,以校园内召开实习双选会的形式,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的岗位,企业选择适合的实习生,这样对实习单位来说提高了人员引入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于学生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明确学习的目标,实现实习和就业无缝衔接,让学生愿意去,留得住,能发展。

二、 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与提高就业质量相融合的“两段式”顶岗实习机制

安全保卫专业群“2+1”人才培养方案中的“1”为一年顶岗实习,进入三实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战”环节。“三实递进双结合”是安全保卫专业群以实境实训实战为核心的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一年顶岗实习的安排为“两段式”,第一个阶段为“综合性顶岗实习”,主要目标是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实现实境、实训、实战的螺旋递进,使学生通过真实工作岗位的学习和实践,将学校内的理论实践与工作相结合,融入社会和职场,适应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在此阶段中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学生不得随意进行岗位调整,保证学习和实践的稳定性,也降低企业人员流动。第二阶段为“就业性顶岗实习”,这一阶段中学生通过之前半年的学习实践后,在第二阶段明确了就业目标和发展方向,知道自己需要学习和提高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是什么,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和实习单位可以进行再次的选择,使实习和就业能够顺利的衔接,提高就业质量。

三、管理与“学习包”一体化的顶岗实习运行机制

顶岗实习管理模式规范化、制度化是实习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

1、 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组织保障,职责明确。

设立三级管理机构,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组成的领导小

组、管理小组和指导小组。领导小组应由系领导和实习单位负责人共同组成,负责实习工作领导、管理和监督。管理小组由学校实习部门和实习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及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负责选择顶岗实习单位,落实实习岗位,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等其他前期工作;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策划以及顶岗实习教学目标、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实习的组织管理、督促检查工作。指导小组由专业教研室主任带头,校内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和各实习单位岗位指导教师组成,负责对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日常管理、教学指导和评价,加强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工作态度;组织好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检查与管理,定期检查评估,并且评定实习成绩。

2、管理制度与 “学习包”相结合,全方位开展实习管理。

建立由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体系,确保顶岗实习安全有序,提高顶岗实习的实效性。

安全保卫专业群根据学院的相关规定,经过几年的实践,与实习单位共同建立了顶岗实习制度体系。

“学习包”是指顶岗实习阶段教学与评价方案。根据安全保卫专业群2+1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任务导向、能力本位”的课程建设和教学项目实施的思路,根据学生实习主要的岗位群的职业能力的要求,与实习单位共同设计开发了 “学习包”。该“学习包”明确了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教学标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工作流程、评价方式等内容,成为顶岗实习这一特殊教学阶段的教学方案载体,全面深化了 “三实递进双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将《顶岗实习有关规定》、《学习包设计使用说明》、《顶岗实结》、《顶岗实习月记》《实习鉴定》、《毕业设计评价表》等教学文件,集结成册,印发了各专业顶岗实习“学习包”。其中将教学计划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并且根据教学计划的递进还包含毕业设计与评价环节。管理与教学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了顶岗实习工作和管理制度,使学生对顶岗实习目标认识更加明确,效果更加突出。

“2+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顶岗实习管理运行机制目前还存在管理执行力度不够充分,一体化管理平台亟待建设等现状,按照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和精神,根据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系统培养,产教融合,全面发展”的新要求,运行机制的研究和实践将不断向前推进。

上一篇:加强胜利油田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大学理念的变迁:1088―的变迁路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