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政治改革研究

时间:2022-09-07 04:13:23

晚清政治改革研究

摘 要: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一定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水平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形态。在激流巨变的晚清社会,政治改革无疑是最醒目的时代主题,社会各阶级,特别是士大夫阶层竞相提出改革主张,助推着政治改革的起伏跌宕和晚清社的剧烈改革。所以研究晚清政治改革,不仅对深入理解晚清社会的改革、政治改革的性质、发展脉络和社会影响大有助益,而且对当今社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晚清;政治思想;改革

1 晚清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

(一)第一次政治体制改革

清王朝对其政体进行的第一项重大改革是于1861年设置了专门负责“洋务”和外交事宜的中央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一机构分设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海防五个部门,下属机构有同文馆、海关总税务司署等,统辖南北洋通商大臣、选派出国使臣、负责与各国的外交和通商事务、管理各海关税务以及南北海防、长江水师、北洋海军、边防结界、炮台要塞、工艺制造、学校教育、电报电线、铁路矿务等事务,总揽了外交及与外国交往有关的财政、军事、经济、教育等大权,实际上成了与军机处并列的最高权力机构。总理衙门设立之前,清政府对外国的态度一贯是“理落而已,无所谓外交也”。诚然,这种外交带有半殖民地色彩,但这毕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国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二)第二次政治体制改革

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是中国晚清政治改革的第二阶段。当西方侵略者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步步近逼,向中国展开全方位的猛烈进攻时,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迅速崛起迫使清政府在两军对垒中调整策略,加固营垒,以应付来自国外和国内的双重压力。清政府统治集团中一部分贵族官僚深感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使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在屈服于外国侵略和以领土的丧失换取暂时的和平之后,也力图用新的办法求富求强以挽回清朝统治的颓势。于是主张学习西方,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武器制造、技术生产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先进成果引进中国,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强心剂,因而仿效西方,实行部分改革,这就是“洋务运动”的由来。这批倡导和参加洋务活动的官僚、地主、买办就被称作“洋务派”。洋务派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既是中国保守主义者维护封建统治而做最后抵抗的标志,也是中国改良主义者建设新国家和新社会而揭开近代化序幕的标志。

(三)第三次政治体制改革

19世纪末期的另一次深刻影响中国近代政治变迁事件是,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知识的同时,应引进西方政治制度。在“百日维新”期间“上谕”的内容与康有为历次上书,特别是“诏定国是”以后的30余通奏折中的建议相对照,可以发现康有为军事、文教方面的主张尽被采纳,经济方面除裁撤厘金一条外,也基本照搬,唯在政治方面出入显著。康有为建议中最具资本主义民主意义的“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立开制度局”、“选一国之才而公议定之,统筹全局,乃次第施行”等内容,在众多“上谕”中未见一字。这说明就维新变法的根本目标而言,光绪帝与康有为等维新人士存在着重大差别,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艰巨性。于是随着的昙花一现,政治体制改革也随之夭折,给我们以无穷的思考和启迪。

2 晚清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9世纪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均衡被打破,社会的内部矛盾和外来的先进政治制度和理念成为了推动这一时期政治改革的动力。帝国主义的侵略,一方面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另一方面,也给中国传统政治结构和政治改革模式带来了新的因素和新的出路。内忧外患,不仅是封建统治者开始思考社会改革。也让大批的先进中国人开始摆脱唯我独尊的思想,中国在不断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开始了几千年来首次的根本性的政治改革。各个社会阶层先后登上历史舞台,试图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从封建统治内部到开明士大夫,再到先进的知识分子,无不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近代中国政治格局和政治改革。

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社会危机日益显露。土地高度集中,地租盘剥横征暴敛,农民不堪重负,民间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朝廷吏治腐败,卖官鬻爵,污吏横行,社会矛盾激化;满清最高统治者的无能在鸦片战争中暴露无遗。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渗透,纺织、造纸、制瓷等行业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冲击下开始发生转变。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极大地冲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清政府统治被强烈的震撼,统治集团始有所思考。

1860年以后,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格局、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结构正在逐步走向解体。新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文化开始广泛传播,这些都成为了近代政治改革中的有效动力。专制政治与经济的矛盾,腐化无能的封建统治与人民日益觉醒的爱国意识的冲突,增加了政治改革中的不确定因素。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逐渐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再也不能像以往一样在封闭的土环境中存在和维持了。政治改革伴随着中国社会的一步步开放,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3 晚清政治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一)经济制约

甲午战争中军费的大量开支以及战后对日巨额赔款而引发的财政危机,应该是清政府走上改革之路的主要原因。《马关条约》清政府向日本赔偿经费2亿两,随后日本政府又以归还辽东半岛为条件,向清政府勒索3000万两赎金。再加上战争期间支出的军费6000多万两,总数达3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收入。本来,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社会中,生产力发展缓慢,国家财政收支很少有大起大落的波动。甲午战争前,清政府的财政虽日益窘迫,但经过各方搜集还能勉强保持保衡,大体上每年都在8000万两上下。战争费用及其赔偿使原己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顿时陷于严重危机。清政府的对策:一是借款;二是节流;三是开源。开源与节流并举,是清政府面对经济困难经常使用的筹款方式。相比较而言,节流比开源更易速见成效,这是一个常识性的经济问题。所以,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前筹款的重点是在节流方面。但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已无多少“流”可节,只能另谋开源之路。这便是甲午战败后清政府一度全面推行变法维新的根本原因。

(二)政府阻碍

纵观清政府在政治改革进程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政治结构,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创建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但从清政府政治改革的目的看,在于维护既有的权力和统治秩序,不愿意建立一个包括各阶层在内的强大政府,体现了其防御性、保守性的本质。政治改革要求改变集权专制,扩大政治参与,建立权力制衡机制,但清政府一方面计划实行,建立三权分立的权力格局,另一方面却又使皇帝凌驾于三权机构之上,拥有绝对权威,牢牢把住君权不放,这种矛盾心态使清政府民心尽失,最终被民主共和的浪潮所淹没。政治上的衰败乃是解释晚清政治体制改革失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4 结语

晚清政治体制的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和世界环境影响的产物,它既带有其他后发现代化国家所共有的外发型特征,更映现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历史内涵与深厚底蕴;它不仅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环,更对此后数十年间中国政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而值得我们认真地总结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M].南大学出版社,2003.

[2]贾春增.知识分子与中国社会变革[M].华文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宋丽丽(1987-),女,汉族,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中国史专业,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上一篇:浅析改变学生课堂表现的方法 下一篇:论村上春树《1Q84》的叙事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