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9-07 03:43:01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若干思考

摘 要:城市中广大农民工子女如何接受义务教育,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现状以及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难点和对策。难点:父母工作的不稳定使学生频繁流动、使得教育连续性、系统性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农民工子女薄弱的学业基础和不良的学习、行为品德等习惯,给学校带来各种压力。农民工对其子女的教育受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同时也受到子女受教育条件的制约,通常无法与学校教育同步。已经就学的农民工子女依然面临着各种差异。对策: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充分挖掘他们自身的可学习资源,作为课堂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作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及时了解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情况。给予这些农民工子女更多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农民工 子女教育 现状 难点 对策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向了城市,成为城市里的“农民工”。许多年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也随其父母进入城市。城市中广大农民工子女如何接受义务教育,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我工作的学校农民工子女较多,所以,今天我与同行们共同来探索: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现状以及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难点和对策。

一、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现状

农民工大多工作辛苦,收入偏低,甚至处于贫困水平,这就导致农民工的居住环境不能很理想,居住的社区环境脏乱,人口复杂,使得无法给子女一个必要的学习场所,而恶劣的居住环境除了影响孩子学习,也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一些农民工家庭由于职业的原因还需要其子女花较多时间帮忙家务,这也让其子女学习上的时间减少了许多。农民工不高的收入大多用来维持生活支出,不能充分提供孩子学习所需的物质上的保证。大多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低,素质不高,使得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不能比较合理科学,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且大多忽视对子女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如在德育上思想道德的培养。由于农民工家长职业上的特点,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工作后回到家中往往已是疲惫不堪,很少能顾及到孩子,家长同子女沟通少。

二、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中的几个难点

1、父母工作的不稳定使学生频繁流动、使得教育连续性、系统性得不到很好的贯彻。

有的学生跟着父母到处漂泊,从一个学校转到另一个学校,有的班级几乎每个月都有转进的新学生,到了学校学习又跟不上,这些都增加了教师教学的困难与负担,比较不容易看到教育成果。

2、农民工子女薄弱的学业基础和不良的学习、行为品德等习惯,给学校带来各种压力。

由于外来农民工工作不稳定,子女也跟着流动迁徙,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任课老师得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重新纠正、辅导。部分学生惹事生非,不服教育,家长缺乏关注都是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

3、尽管农民工通常都表现出对其子女教育的明确意向,但是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同时也受到子女受教育条件的制约,通常无法与学校教育同步。

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低,大多为初中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的占少数,而家长素质不高使得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不能比较合理科学,甚至在子女学习上的督促时,还会引起子女的反感,觉得父母文化程度低,产生逆反心理等。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使得家庭教育观念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智育上,认为学习成绩好坏是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能考高分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家长一味得追求孩子分数的高低,对学习成绩过分关注,而忽视了其它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如在德育上思想道德的培养,孩子在这时期道德情操的培养往往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对今后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4、已经就学的农民工子女依然面临着学习、心理和社会问题,教育环境的改变,教材的差异,课程进度和难度的差异,教学方法的不同都影响其学习的效果。

三、综上所述,我以为

1、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明确政府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中的责任,首先要加强流入地、流出地教育部门之间的沟通,明确各自在流动儿童少年教育管理中的职责,将其就学管理落到实处;其次,要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并且密切联系、通力合作。公安部门做好本地区流进、流出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及时向教育部门提供有关情况,人事、劳动部门应禁止经商办厂或从事其他劳动的组织或个人使用童工,物价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学校收费情况等;最后在教育经费中专门分类设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专项拨款,用于资助农民工子弟学校或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改善其办学条件与质量,经费来源依靠财政拨款。

2、应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包括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以便农民工子女学生尽快融入学校的生活。

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农民工子女的自控能力,针对特点制定行为规范细则,进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培养农民工子女的自理能力。注重从严要求,严格执行纪律的作用。培养和锻炼农民工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增强学习,培养直接兴趣。多表扬,少批评。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让孩子发现在学习中得到的收获和快乐,鼓励孩子对学习充满信心。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教师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动向,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指导孩子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树立生活学习的自信心。不要总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相比。要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性较大的事情,不放过任何一个、哪怕是极小的成功机会,让他们多些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逐渐强化自己的信心。教育孩子学会情感的宣泄和转移,解决心理冲突,经常参加文体活动,使情绪乐观稳定,积极与他人交往,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3、根据农民工子女的实际情况(地域差异、风俗、习惯等),充分挖掘他们自身的可学习资源,作为课堂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

上一篇: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