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学生记叙文写作中的虚饰和矫情

时间:2022-09-07 01:50:47

警惕学生记叙文写作中的虚饰和矫情

中学生记叙文写作内容基本有两大类:一是虚构的、想象性的写作,二是事实性的写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缺少辨析,尤其在事实性记叙文写作中充斥以假为真’、虚饰矫情的现象。

鲁迅先生在《怎么写――夜记之―》中认为,文学“是创作,即是他个人的创作”,允许而且必然要有幻想和虚构。不能向文学要求“新闻记事”那样的“真实”。鲁迅由此引出一个重要的意见:“一般的幻灭的悲哀,我以为不在假,而在以假为真。” 学生的作文当然可以不必拔高到文学创作的层面来要求,但毕竟也是学生思想的表达,是精神个体的体现。当下学生记叙文写作中一定程度上弥散着“以假为真”的现象,如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以切实的引导,确会让人产生“幻灭的悲哀”。

在一篇以“微笑”为题的命题作文中,一位同学为表现奶奶对自己的爱和鼓励,她写道:

“短暂的微笑,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

那天,是我初中将要毕业的最后两天,而奶奶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可能等不到我拿毕业证书的日子,但是奶奶却坚持要等到我拿毕业证书那天她才会安静地离去……

终于,拿毕业证书的日子到7,我拿到了一本鲜红的本子,另外还附加了对我在学校表现突出的奖章,我高高兴兴地拿着它们回去了,而我走到家门口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冲上我的头脑,我大声地喊:“奶奶!奶奶!我终于毕业了。”可是我等了好久却没有声音出现在我的耳边。我走进奶奶的房间,只见妈妈站在一旁,眼泪充满了眼眶,我走到奶奶的面前,对奶奶说:“你的孙女回来了,毕业证书拿到了,而且还有奖呢!你醒醒呀!”在我的呼喊中,奶奶没有回答。而我发现,在奶奶的嘴角边却出现了一丝的微笑,我知道,奶奶一定是因为我拿到7证书,她知道我不会让她失望的,她笑了……”

这里姑且不说表达的问题,单就“奶奶却坚持要等到我拿毕业证书那天她才会安静地离去”,奶奶去世后“嘴角边却出现了一丝的微笑”等让人难以理解,甚至恐惧。

在作文教学中,虽然我们经常强调叙事要真实,感情要真挚,但以假为真、虚饰矫情仍然是学生记叙文写作中经常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学生对写作认识上的偏差和对记叙文真实性的要求理解不深刻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写作是一种表达,是与“他者”的交流,是从内心世界向外部世界的发散,因此关于写作的一个基本认识和态度就是真诚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与情感。在当前的语文教育中,对这一态度培育不够,造成了学生说的是他人要自己说的话,而不是自己想来说的话,是为了其他目的说话,而非顺从自己的内心。正如王富仁先生所言:“最大的弊病就是脱离了学生自我需要,脱离了他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造成学生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找不到语言来表达,不想说的他却能说得出来,甚至可能说得头头是道,但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   作文假大空也与学生身处的现实语言环境有关。现代心理学和话语学说认为现成的、流行的、非个性的话语对人的言语表达有强大的影响力量,这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还要培养学生抵抗现成话语的自觉。

记叙文的真实要求我们写人叙事必须注意“四性”,即生活和情感的逻辑性,背景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叙事者的主体性。

学生以假为真、虚饰矫情的一个常见原因是叙事不符合生活和情感的逻辑性。

任何一篇记叙文都离不开叙事,写“事”应该求真。记叙文写作本质上是文学创作,学生作文需要“编故事”,也可以或应该“编故事”。文学创作对于真实性的要求,首要的是符合生活和情感的逻辑,只有符合生活和情感的逻辑,才能“真实”,否则就是胡编乱造。

例如一个学生在《永远的怀念》中回忆母亲,写儿时自己偷偷到小河里游泳,被母亲发现,“回来时,不小心被母亲抓住。拉进屋里,用绳子将我绑了起来,用木棍狠狠地打了几十下,几处还鲜血直流。吃晚饭时,见我还在抽泣,母亲开始好言细语地对我讲道理,我感动得眼泪直流,竟然从来不知道母亲骂我打我是为我好”。写自己由此懂事后的表现,“六年级那年,我每天都是晚上12点睡觉,早上总是4点便起床”。写中考时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 “临近中考时,我病了,高烧,我很着急。母亲就守在我身旁,为我端水,喂饭,晚上仍守在我床边――怕我碰脱手上的针,怕我压着手臂,怕我掀了被子着凉。……7天,整整7天,我在幸福和自责中过了7天,而母亲7天7夜几乎未曾合眼。后来,我考上了重点高中,可我敬爱的母亲却因为过度劳累,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这篇文章看似深情,其实虚假。母亲的责打使我“几处还鲜血直流”,不合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心理;“六年级那年,我每天都是晚上12点睡觉,早上总是4点便起床”,“六年级”的孩子“每天”如此,难以想象;而“母亲7天7夜几乎未曾合眼”“母亲却因为过度劳累,静静地离开了人世”,不合生活的逻辑,毫无信度。“我感动得眼泪直流,竟然从来不知道母亲骂我打我是为我好”,“竟然从来不知”为了强调转变,其实损害了转变的基础。

学生在作文中忽略生活和情感逻辑的主要原因或是为了突出主旨,或是为了强调情节的新奇。

如一位学生的作文《心目中的英雄》,为了表现儿时的自己坚强,写自己料理生活,烧好开水一不小心将一瓶水打翻在脚上,文中写道,“虽然脚上起了几个大泡,但我没有哭”,一瓶滚开的水只将脚烫出几个大泡,让人啼笑皆非。

再如一位学生的作文《感动》,说一天不断接到一个小女孩的陌生电话,她将“我”的电话号码当作父亲的电话,叙说自己的思念,“我”不厌其烦,只好敷衍她,当天晚上接到了女孩母亲的电话方才得知原委,原来小女孩的父亲因车祸去世,女孩本人又得了白血病,就在今天得到“父亲”的安慰后安然去世。一个日夜思念父亲的孩子居然不能辨别父亲的声音,不断的巧合实际营造了一个虚假。

学生作文中以假为真、虚饰矫情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未能考虑到事件的时代性、地域性和叙事者的主体性。

叙事的真实是作者对生活主观评价和主观情感的真实。作文是对生活形象化的反映,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必须凝聚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而且这种主观的情感,同作者实际生活必须相一致,或大体一致。我们评价学生作文的真实性,一个潜意识的评价参照物是当下学生可能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因此学生作文叙事必须考虑事件的时代性、地域性和叙事者的主体性。

例如《妈妈喜欢吃鱼头》,通过吃鱼头这一生活细节集中地表现了母爱。姥姥、母亲和妻子为了孩子都说“妈妈喜欢吃鱼头”,感人至深,若剥离情节的时代背景,放在现时的背景下叙说,就极不真实,因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发生变化,鱼头、骨头等确实成了人们的喜爱。

再如一篇据说是江苏2005年高考的高分作文《下辈子还做你的女儿》,文中写道:因好多年没吃西瓜了,向妈妈提出了想吃西瓜的要求,妈妈第二天给“我”买了一个小西瓜。在妈妈从小就不爱吃西瓜的推辞下“我”心安理得地吃完了整个西瓜。不想在离开家返回校前有事找妈妈,在灶房“可是,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

有人评点本文的突出特点是感情真挚,“每一笔写下的都是心的呼唤,每一个字都是灵魂铸就而成,每一个画面都进放出无尽的丝丝情思”。其实静心思量,2005年、江苏、农村,即使家庭贫困,说好多年没有吃西瓜,母亲甚至偷偷啃西瓜皮,难以让人信服。

也有同学在作文中为了求新求异,动不动就将事件的时间安置在遥远的过去或未来,事件的背景安置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而缺少相应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结果只能是将现时故事生硬地改变时间、变换人名,不伦不类。

不可否认,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我们对学生作文真实性的评判中一个潜意识的参照对象是学生的主体性,我们往往是根据相应区域内绝大多数学生可能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来评判。我校青年教师每年参加高三学生模拟考试,试卷和学生卷放在一起评判。有一年一位刚刚做了父亲的教师在考场作文满含深情地叙写妻子破腹产的经过,通篇文章细节描写翔实生动,洋溢着对妻子的爱,洋溢着孩子降临给自己带来的喜悦,作文内容丰富而鲜活,感情强烈而真挚,结果却被评了一个极低的分数。很显然,阅卷教师没有考虑到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有感而发的教师,故而在这里叙写得越真实评卷老师就会认为越虚假。

真切的情感体验建立在真实的叙事中,写真事、抒真情是考纲中感情真挚的基本要求,我们在记叙文写作中端正写作的态度,注意事件的生活和情感的逻辑性,注意事件的时代性、地域性和叙事者的主体性,方能写出不虚饰、不矫情的好作文。

上一篇:《我与地坛》主题的多角度解读 下一篇:先写后导 互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