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时间:2022-09-07 01:21:57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摘 要】如何加强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降低行政成本,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本文从财政支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三个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优化支出结构;降低行政成本

近年来,我县的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财政保障范围逐步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公共财政建设日趋完善。但如何加强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降低行政成本,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茌平县财政部门做了一些有有益的探索。

一、近两年我县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

2009年~2011年,我县财政支出由16.2亿元提高到23.4亿元,年增长22%;同时,我县财政支出占全县GDP的比重较大,这表明我县财政支出总体保障能力是比较好的。为对我县财政支出结构作进一步分析,我们将财政支出按功能划分为民生支出、扶持经济发展支出、政府服务支出。

1、民生支出增幅较高,比重不断加大。民生支出是指那些涉及到民生相关的各项支出,主要包括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等相关支出。目前我县上述四项支出的比例都不断加大。(1)教育投入不断加大。2009-2011年,我县教育支出增长30.26%,2011年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占到了25%。特别是近年来实施免除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杂费后,加大了对学校的投入,仅生均公用经费按照中学生人均700元,小学生人均600元全额财政安排。(2)医疗卫生支出增幅较快。2009-2011年,卫生支出增长25.62%,2011年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占到了9%。主要原因是近年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大了对卫生支出的保障力度。(3)社会保障与再就业支出快速增长。2009-2011年,社会保障与再就业支出增长34.47%,2011年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占到了5%,主要是近年加大关心支持社会弱势群体,我县进入了全民社保年代,新农保的实施更加体现的民生支出。(4)农林水事务支出增幅较高。2009-2011年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1%,2011年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占到了16%。主要是近年国家出台的支农惠农政策对农业、林业、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大。

2、扶持经济发展支出较大。扶持经济发展支出主要是对工业经济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扶持。近两年,我县扶持经济发展支出都在10亿元 以上,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城市面貌。

3、政府服务支出比重增幅在逐年降低。政府服务支出主要是维持政府公共运转方面的支出。2009-2011年此项支出增长3.07%,从2011年比重来看,此项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为10%,与以前年度相比,呈逐年降低趋势。

二、当前支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从2011年数据来看,我县财政供养人员17600多人,人员经费支出达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25%左右,比重较大。

2、财权与事权不相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我国纵向财力之间差异悬殊。中央、省级财力比较雄厚,县乡两级财力十分薄弱。但是在支出方面县乡两级却承担与其财力不相符的支出,如义务教育支出全部靠县乡两级承担。同时,近年来上级有关部门还纷纷对掌握优势资源的部门上划,对有包袱的部门纷纷甩给下面,客观上导致县乡收支矛盾更加突出。

3、预算编制还不够科学。预算编制前对预算项目和结构是否科学、单位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是否合理等缺乏必要的考量和论证。预算执行不严肃,预算执行过程中调整预算、追加预算过多,削弱了预算刚性。

4、支出监管力度不够。财政资金拨付后,监管力度不够,往往流于面上的检查,财政支出绩效体系尚未建立。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具体措施

1、尽快改变目前财政资金管理“撒胡椒面”和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现状,变分散支出为集中支出。加大资金的整合力度,对项目相近的资金实行整合使用。如:对扶贫、新农村建设资金就可以实行整合使用,确保项目投入一批,完工一批。

2、坚持科学理财理念,努力优化收支结构,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在理财观念上,要做到“生财、聚财、用财”并重,生财上关注所有市场主体,拓展增收空间,聚财上坚持税收和非税收入并重,用财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合理安排支出。二是在理财方式上,切实转变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合理有效配置和整合政府财政资源,积极推进绩效评估。三是在理财手段上,努力推行精细管理,要以“每一个岗位都有精细化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得精心”的意识,打造“精细财政”。通过实施财政预算精细化管理,增强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预算执行的刚性;通过实施财政支出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效益和安全性;通过实施财政收入精细化管理,确保收入真实完整,应收尽收;通过实施精细财政管理,实现财政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财政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切实提高财政理财水平。

3、坚持创新进取理念,努力深化财政改革,切实提高基础管理水平。一是抓好预算编制改革。深化部门预算的编制,推行综合预算;围绕贯彻实施60项公共财政政策,编制好民生资金预算,确保民生财政支出的需要。二是积极探索“乡财县管”,加强完善深化改革。三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尤其是在政府采购、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等方面要全面推行国库直接支付,减少资金拨付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实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改革,推进财政性项目资金的整合使用。逐步扩大项目资金整合范围,集中财力办大事。完善制度约束监管机制,规避专项资金在计划、立项、实施、验收等主要环节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建立预算管理机制,对项目建立、资金来源、资金审批、资金拨付、资金决算等工作的程序性作科学合理的安排;整合各类监督资源,负责再监督工作,重点突出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库集中收付和公示制度等方面,减少专项资金的运行风险。

上一篇:加强县级商务行政执法工作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混沌理论对电子政务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