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课文这样写不好

时间:2022-09-07 12:15:35

老师,课文这样写不好

学校组织语文教研活动,年级组安排我执教《生命的林子》这一课。

一切皆在我的掌控之中,按照课前的预设,这节课波澜不惊顺利地进行着。快下课时,我问学生:“学完了这篇课文,你们有哪些收获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还有什么疑问要与老师一起讨论呢?”

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有个孩子说“我要学林子里的松树,奋力向上生长,成为有用的人”,还有一个孩子说“人要成才,不能离开自己的小集体”。正说着,下课铃响了,完满的课尾戛然收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心中自然挺舒坦的。

正当我要宣布下课时,突然有个孩子插嘴道:“老师,课文这样写不好!”

我一时理不出头绪,看看后面听课老师还没走呢,只好示意他已经下课了,下课再说。

课后,几个同事在集体评议时,都说这节课上得不错。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书读得不错,对课文的理解也比较深入,真正领会了文章的含义。整节课收放自如,节奏稳控。显然,没有人提及课尾那个插嘴的孩子。

看着大家的评议,我心里也感到轻松,教研课任务完成了,好几天的辛劳总算没有白费。可那句“老师,课文这样写不好!”又让我心里堵得慌。

于是我把那孩子找来,让他说个明白。

很快,我知道了缘由。孩子发现课文第6小节开头说:“法门寺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林。方丈先将玄奘带到不远处的一个山头上。这座山上树木稀疏,只有一些灌木和三两棵松树。”他觉得前后的描写有点矛盾,读不通。

细细读来,确实有些不顺,明明“法门寺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林”,上文方丈还说“我们到寺后的林子去走走吧”,怎么一走就走到了“树木稀疏”的“山头上”?孩子读书发现了课文写作上的问题,举手要说,偏偏这时铃声响起,老师宣布下课,眼看没有机会了,一着急就插嘴了。

孩子这番话,让我很吃惊。自以为备课比较充分,课文前前后后读了不下20遍,硬是没发现孩子指出的毛病,这到底是怎么了?该文教了几遍,眼力不及十来岁的孩子!望着稚嫩笑脸上忽闪忽闪的眼睛,我陷入了沉思……

也许,我信奉课本,手上捧的可是教材,总在揣摩课文的特点,想着怎样教给自己的学生,哪里注意作者笔下的疏忽呢? 这么想来,不是我不能发现这种近乎明显的失误,而是我戴上了有色眼镜,我的判断力被自己禁锢了,总是围着教材抱着课文在想教学,没有跳出教材,站在课程的角度去思考。

也许,我被教学的认识牵制了自己。曾几何时,我敬慕从容不迫、滴水不漏的课堂,教学环节衔接自然,师生合作默契,时间控制精准,以为这样的课堂便是理想的课堂。刚工作那会儿,上课总不自在,有时学生硬是不领你的情,不走你的路。同事劝慰说那是学生不懂得配合,等时间长了也就好了。想想也是,光自己着急有什么用,剃头挑子一头热呢。再说,等一等还真有点儿效果,学生渐渐地适应了(也许是我渐渐适应了),当时还觉得自己总算有了点儿教学经验,沾沾自喜呢。这回教研课上学生插嘴,还真出乎意料,一时间难以应对。

回想世纪之交,课改启幕,学习培训交流研讨评比检查忙个不停,实践在摸索中展开,可想法却难从混沌变得明白,好几年中各种新名词新理念在头脑里打架,后来才慢慢理出点头绪。这才知道课堂教学不只是“特殊的认识活动”,更是师生的生命活动,老师上课时面对的可都是鲜活的生命,都是成长中的人。教学是引领孩子成长、体验生命价值的过程,单纯重视知识传授、看重外在表现的课堂不再是理想的课堂,哪怕课堂上的一切都在老师精准掌控之中,每个环节都无懈可击,因为它无法“焕发出生命活力”。

刚刚自许有了点教学经验,转眼间又遇新的挑战,思想虽说开始更新,行为还得逐步拐弯——惯性太大了。我想,这就是备课没能发现课文存在问题的关键,也是我面对学生插嘴时无言以对的原因。其实,这插嘴的背后,问题的实质是,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语文素养和生命活力的体现,我再不能轻易放过!要知道,“以后再说”常常意味着“以后不说”,不过,这一次我不会了!

问题想明白了,办法也就找出来了。第二天语文课上,我请他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发现,启发大家一起思考。很快,大家认可了他的发现,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还有人转过头朝他看,眼里满是羡慕,他带着腼腆,带着兴奋坐下了。

接着,我们一起寻找修改方法。有同学建议去掉第6小节开头“法门寺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林”,一读,果然好多了,顺畅了。可是,新问题出现了——马上有同学举手发言,第7小节开头写着“方丈又带玄奘到那片郁郁葱葱的林子中去”。我不着急,静静地等待,果然,没多会儿,有人想出办法来了:把“那片”换成“一片”,教室里掌声再度响起,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

这掌声是对自我发现的肯定,是对思维火花的礼赞。这掌声让我明白,学生无惧权威,敢于挑战,有着独特的思考潜能,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师生双边的互动过程。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不拘束缚的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自然,课堂教学没有特定的程序与轨迹,有的只是个性化的行为,有的是随机产生的思维碰撞,有的是始料不及的质疑与批判……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摇?摇?摇责任编辑:朱蕴茝)

上一篇:新加坡基础教育考察印象新谈 下一篇:第一爵士 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