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相机对比

时间:2022-09-06 11:14:08

新老相机对比

盘点一下《数码摄影》编辑部,虽然大家每天都要和影像器材打交道,但是自己的相机却往往年事已高:佳能EOS 400D、尼康D200、索尼α700,即使是最新的佳能EOS 5DMarkll,其实也是两年前的产品了。在今年PhotoKina前后,会有不少新型号的数码单反相机与我们见面,受它们的影响,市场上正在销售的产品,其价格还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购买时机,是时候仔细思考下升级手中器材的时候了。

成熟并且经济实用

目前市场上正在销售的机型

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有些产品在之初或许存在一些小缺陷,但现在也已经通过固件升级等方式逐消除。不仅价格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更重要的是,在数码相机日趋成熟的今天,这些产品在成像质量和功能性上已经足以胜任大多数朋友的拍摄需求了。

为了能让大家更容易做出决定,我们在接下来的几页中,我们让当前各大厂商的主推机型与它们的上一代产品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如果不存在直接的升级关系我们也会选择一款合理的替代产品。在逐项比较下,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数码影像技术的进步,也能清晰地看到当前热销产品在哪些项目上更为吸引消费者。

所有的多余支出概览

当您购买了一台新型数码单反相机之后,可以把手中的老相机放在网络交易平台上。所以,在文中我们还会给出大约九成新的产品的平均价格供大家参考,这样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升级所需要的实际支出。此外,根据每个系统和当前机型的特点,我们还会补充一些镜头、附件方面的建议。

佳能EOS 450D VS EOS 550D

佳能的入门级产品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更新节奏,不过,相邻两代产品之间的规格差距并不是非常巨大,所以隔代升级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佳能到现在还在出货EOS 450D,目前单镜头套装的市场价格在3800元左右。

规格提升非常明显

从EOS 450D升级到EOS 550D,考虑到两款机型的基本设计大体相同,原有用户可以很快适应新机型。当然,这其中也会存在一些微小的改变:EOS 550D增加了独立的实时取景按钮和方便进入屏幕速控菜单的“Q”键,在易用性上得到了些许提升。

CMOS感光元件是两款产品差别最大的地方,从EOS 450D的1220万像素到现在EOS 550D的1790万像素,有效像素提升了近50%!另一方面,EOS 450D的用户只能使用最高ISO 1600的感光度进行拍摄,而现在的EOS 550D则提供了ISO 12800可供选择。液晶显示屏的变化也非常明显,虽然大小同为3.0英寸,但EOS 550D率先使用了3:2比例规格,像素也从23万一跃提升到104万。

EOS 450D是较早引入实时取景功能的数码单反相机,在当时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短片时不敢想象的。而现在,EOS 550D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短片拍摄功能,可以记录流畅的1920×1080全高清视频,丝毫不逊于更高端的EOS 7D。总的来说,EOS 550D在配置上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提升,让我们有了足够的升级理由。

佳能EOS 50D VS EOS 7D

EOS 50D仍旧是目前市场上热销的中端机型,机身价格在前不久跌破了6000元大关。尽管从名称上看,EOS 7D就已经比EOS50D高出一个等级,但在EOS 600正式亮相之前,我们也只能选择这款APS-C画幅的旗舰作为EOS 50D的升级目标。

从内到外的巨大变化

无论是机身设计还是硬件配置,EOS 7D无处不体现出更高等级机型的特征两款机器均采用了镁铝合金材质机身,但EOS 7D的外表涂层与顶级机型EOS-1D系列保持一致,同时具备更强的防水滴防尘性能。操控界面上

EOS 7D也与以往的EOS系列相机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例如将电源开关从指令拨盘的锁定选择器中独立出来。

EOS 7D增加了全高清短片拍摄功能,并且设置有在实时取景和视频拍摄间进行切换的选择器,弥补了EOS 50D不支持短片拍摄的遗憾。EOS 7D自动对焦点增加到19个,测光分区为63区,与EOS 50D相比有了显著提升。

取景器也体现了两款产品的定位差异:EOS 50D的视野覆盖率为95%,放大倍率为0.95,这对于一款中端机来说已经足够出色了;而旗舰级的EOS 7D则具备令人着迷的“双百”取景器,即实现100%的视野覆盖率和1.0倍放大倍率。此外,EOS 7D还提供了高达每秒7.8张的连拍性能,并内置三维电子水平仪。

可以说,只要预算充裕,即使不在意视频拍摄功能,从EOS 50D升级到EOS 7D都是非常值得的。无论是性能,功能还是机身品质,我们都能收获更多。

尼康D60 VS D5000

D60和D5000都是入门级的数码单反相机,按键分布操作界面都针对目标用户群做出了特别优化。从易用性上看尼康D60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了,而它的继任者D5000则为有经验的拍摄者提供了更多功能。

顺应潮流的功能升级

如果说D60是更早的D40X的升级版本,依然定位于满足家庭用户和摄影初学者的基本需求,那么D5000则更像是准中端机Dgo的迷你版。所以我们看到这台机身体积比D60略大的新机型,具备了和Dgo非常接近的功能配置:1220万像素APS,C画幅CMOS感光元件,11点自动对焦系统以及D-Moive短片拍摄功能。这些新特性,比起D60传统的1020万像素CCD和仅有的3个对焦点相比,有了显著的提升。

D5000顺应潮流地增加了实时取景和D-Moive高清短片拍摄功能,液晶屏也从D60的2.5英寸提升到2.7英寸,能够旋转的液晶屏对于拍摄特殊角度的画面有很大的辅助作用。连拍速度方面,D5000达到了每秒4张,这比D60的每秒3张也有了小幅提升。D5000的感光度可在ISO 100至6400之间进行选择,高感光度下的成像质量比起D60有了很大进步。

原本使用D60的用户,如果在乎机身体积和旋转式液晶屏,可以考虑升级到D5000。如果希望获得更好的操控感,也可以考虑D90或今年秋天即将登场的新机型。

尼康D300 VS D300S

早在D300上市时,我们就非常兴奋:优秀的拍摄画质,达到专业级水准的操作界面以及完全密封的金属机身。D300S虽然在画质方面没有取得更进一步的提升,但细节上的完善和更多富有乐趣的新功能,让它成为一款更完美的机型。

注重细节的更新与完善

D300与D300S具备完全相同的核心元件:1220万有效像素APS-C画幅CMOS感光元

件,3英寸92万像素液晶屏,支持感光元件除尘、实时取景和电子水平仪(D300需要升级固件)等功能。两款机型还都具备100%视野率的光学取景器,这为同级别机型树立了一个新标杆。最高感光度可达ISO 6400,借由尼康成熟的电路设计和出色的降噪算法,可以有效降低图像噪点。

在不使用MB-D10电池手柄的情况下,D300的连拍性能为每秒6张,而D300S则达到了每秒7张。除了加入D-Movie短片拍摄功能外,D300S还成为首款内置短片编辑功能的数码单反相机。不要忘记D300S提供了CF/SDHC双卡支持,我们可以选择将动态视频保存在廉价的大容量SDHC卡上。

D300S还有更多细节上的完善:机身背面提供了独立的实时取景和Info按钮,实时取景下的对焦速度也有了明显提升,更可以外接立体声麦克风获得更好的短片拍摄效果。此外,D300S还增加了静音拍照模式,满足了专业摄影师在一些特殊场合的拍摄需要。不过,在图像质量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D300的使用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升级。

奥林巴斯E52 VS E620

我们不得不承认,从奥林巴斯中选择两款用于对比的产品显得有些困难。尽管奥林巴斯没有正式宣布放弃E系列4/3系统数码单反相机,但最近的市场重点完全转向了PEN系列的微型4/3系统,不知道这种局面在今年秋天能否得到改变。

我们选择E-520和E-620进行对比,事实上,前者在市场上还拥有少量货源,而后者虽然并没有从各大卖场上下架,但真要买到也确实需要花些时间。可我们实在不能将一款数码单反相机与一款没有反光板的新系统进行比较,两者的镜头并不能直接互用,并且设计思路也大相径庭。

无可选择的“新”产品

E-520拥有一块1000万像素的LiveMos感光元件,最高感光度为ISO 1600,配置了2.7英寸23万像素液晶屏,支持实时取景并能使用人脸识别功能,但只具备3个自动对焦点。与此相比,E-620的主要规格依然达到现在的主流标准:1220万有效像素,ISO 3200的最高感光度,以及中央5点双十字的7点自动对焦系统。E-620的液晶屏能够旋转,并且使用了在弱光下更易辨识的背光按键。

两款机型都具备感光元件位移防抖和超声波除尘功能,E-620的体积更为紧凑,而E-520则拥有握持感更好的握柄。令人颇为在意的是,E-620极有可能会是E系列数码单反相机的最后一款新产品,如果考虑到未来的发展空间

除了购买PEN系列机型外,或许也只能更换为其它品牌的新产品了。

松下DMC-L10GK VS DMC-G2GK

与奥林巴斯的情况类似,在目前松下的系统中也不容易找出两款可用于直接对比的产品。事实上,松下比奥林巴斯更早完成从4/3系统向微型4/3系统的转型。考虑到松下的G系列机型,从外形到操作界面上都与L系列数码单反相机非常相似,所以我们选择了最新的DMC-G26K进行对比。事实上,这个比较非常有意思,我们能看到松下从DMC-L10GK开始就进行了诸多尝试,而现在的G系列机型真正实现了当初的目标。

先驱者与阶段性成果

时间追溯到G系列机型的第一次非公开展示会上,到场的一位嘉宾称“G系列机型是L系列从一开始就想做到的东西”――这句话非常恰当,所以我们也应该理性地认识到,DMC-L10GK并不是款被淘汰的差产品,与现在的DMC-G2GK相比,它更像是一位勇于探索的先驱者。

DMC-L10GK具备1010万有效像素和最高ISO 1600的感光度选项,尽管2.5英寸20.7万像素的规格非常普通,但在当时这款具有旋转屏的机型却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DMC-L10GK还是全球首款支持人脸识别的数码单反相机,可以看到,松下很早就想把数码单反相机的高画质和便携数码相机的易用性结合在一起。

与DMC-L10GK相比,DMC-G2GK显得更加成熟感光元件和液晶屏规格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操作界面也得到了根本性的革新,并且支持高清短片拍摄功能。从这些方面看,全新的G系列机型非常值得升级。

宾得K200D VS K-x

虽然K-x是K-m的直接升级产品,但这里我们选择了更为经典的K200D作为比较对象。在过去的测试中,K200D具备很好的性能和丰富的配置,但这款干2008年春天的机型,确实到了需要升级的时间了。

更有内涵的入门级产品

K200D虽然是一款入门级产品,但具备了诸多值得称赞的配置,包括14bit A/D转换,防水防尘机身以及设置在肩部的辅助液晶屏。与此相比,定位更低的K-x虽然缺少这几项配置,但在画质和功能上却有了显著进步。机身更为轻巧,同时还有丰富的色彩可供选择。

K-x沿用了K-m的外壳

内置新型的1220万像素CMOS,支持感光元件位移防抖和超声波除尘,并且最高感光度达到了ISO12800。这一数值对于宾得系统是具有轰动意义的,并且K-x在高感光度下的拍摄质量确实令人满意。此外,K-x还内置了数字滤光镜,HDR动态范围优化,正负逆冲等多种功能,并且支持实时取景和高清短片拍摄,能够让使用者获得丰富的拍摄体验。

K-X采用了高规格的中央9点十字11点对焦系统,但却没有在取景器中叠加焦点提示刻印。另外,继续沿用AA电池供电也阻碍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选择。总的来说,K-x仍旧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之一。出色的画质和丰富的功能,值得原有K2DOD用户进行一次升级。

宾得K20D VS K-7

全新的编号方式显示出,K-7并非K20D的直接升级版本,它具备了很多顶级产品的特性,但又非常低调地被放置在中端级产品中。想要代替已经非常出色的K200D,K-7确实要具备些令人惊喜的配置。

距离完美仅―步之遥

K20D与前面提及的K200D同时推出,1460万像素CMOS,实时取景,感光元件防抖和超声波除尘、防水防尘机身,双指令拨盘和肩部液晶屏,这些配置都属于K20D。只不过K20D的连拍性能只有每秒2.2张,并且液晶屏规格也只有2.7英寸23万像素。

K-7则是目前体型最为紧凑的中端级数码单反相机,具备100%视野率的取景器而3英寸92万像素的液晶屏也追上了同级别的其它产品。令人高兴的是,K-7在对焦性能上也有所提升,解决了长期困扰宾得的弱光下对焦困难的问题。K-7的连拍性能高达每秒5.2张,同时具备电子水平仪,HDR,自动图像优化和镜头校正,720p高清短片拍摄等多项新配置。

与K20D相比,K-7的操控界面也发生了

明显的变化,更适合于单手操作相机。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沿用K20D的CMOS,所以K-7的高感光度画质仍然表现平平,这也成为影响宾得用户升级的一个主要因素。

索尼α350 VS α550

索尼通过收购美能达进入数码单反相机领域,在吸收消化原有技术后,也开始推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新产品,具备快速实时取景功能的α350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而现在市场上热销的α550,在各个方面都超越了它的前辈。

全面超越老款产品

两款产品都具备1400万有效像素,α350使用的是CCD感光元件,最高连拍速度每秒2 4张,最高感光度ISO 3200,而α550则使用了新型的CMOS感光元件,最高连拍速度可达每秒4.9张,最高感光度也一跃达到ISO 12800。在过去,索尼数码单反相机的高感画质一直受人诟病,但α550的出现扭转了这一情况。

α550从α350上继承了快速实时取景功能,让实时取景时也能拥有和使用光学取景一样的对焦速度,而新增加的MF Check模式,也能为手动对焦、弱光拍摄和精确构图提供有力帮助。不要忘记,α550的液晶屏翻转角度更大,同时3英寸92万像素的规格也让我们能获得更出色的取景效果。此外,α550的光学取景器放大倍率提高到0.8倍,焦点提示刻印也更换为更智能的透明式液晶屏。

α550与α350的操作界面有着较大差别,新机型更适合于单手操作,同时优化过的界面也变得更加人性化。虽然电池仍然为FM500H,但α550通过电路优化将续航时间提高了几乎倍。鉴于以上这些变化,我们非常推荐原有α350用户进行升级。

索尼α700 VS α850

考虑到索尼一直没有推出α 700的升级版本,我们只能选择更高端的全幅α产品进行比较。8α50是目前最廉价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之一,尽管没有正式在国内,但不少朋友还是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这款产品。跨越画幅的对比

对于那些从135胶片时期就开始接触摄影的朋友,全画幅的感光元件,不仅意味着可以获得更高的像素和更出色的分辨率,它还能帮助我们“恢复”原本的视角。50mm就是一只标准镜头,28mm和35mm也都是自然的人文视角。从α700升级到α850,除了机身体积略有增大外,其它操作感受都完全保持一致。

α700使用了APS-C画幅的CMOS感光元件,具备1220万有效像素,α850的感光元件面积增大了一倍,有效像素也提升至目前135数码系统中最高的2440万。美能达时代的取景器就非常明亮,这对于继承其衣钵的α700和α850也是一样的,不过,为了节省成本,α850并没有做到100%视野率。

α700首次引入了3英寸92万像素规格的液晶屏,这为以后的中高端数码单反相机确立了标杆。其它方面,两款机型都具备ISO100-6400的感光度,可使用CF或索尼的MSDuo记忆棒。作为当前α系统中的最高级产品,α850还具备对焦微调功能。

对于预算允许的用户,我们建议您勇敢地升级到全画幅。

上一篇:更改滤镜图像的尺寸 下一篇:7款新款便携相机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