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经》中的科学认识

时间:2022-09-06 10:16:19

《墨经》中的科学认识

【摘 要】《墨经》中有关的科学认识是物理教育中的很好的材料,能够宏扬爱国主义。但是,其中的有些例子看来有些蹊跷,不是太让人信服,而有现代人有主观曲解的故意。

【关键词】墨经;力;运动;亚里士多德

我们的物理教育者在提及物理学史在教学中的作用时,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而其中的素材肯定少不了《墨经》中有关"力"的描述--"力刑之所以奋也。"大多数人都这样翻译这句话:"力"同现代物理学之"作用力";"刑"同"形"意形状、形体,引申为状态;"所以"为"原因";"奋"意为"运动、改变、振动"。而得整句话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对此,我有些许疑问。

查古汉语词典,得到"奋"的解释有:1、鸟类展翅,2、举起,3、振动,4、发扬,5、震动,6、努力。未有解释为"改变"。如此,取"奋"为"运动","形"为"形体",得整句理解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这样一来,墨子对"力"的"科学认识"就不在了,就"倒退"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水平。因而,显得我们的祖先也没有比西方人拥有更多的智慧,爱国主义教材中就少了一个非常好的素材。这就让我想到,第一个将这句话理解为科学解释的人是了解了牛顿运动定律的,进而再去解释这句 "墨经"中的语句的。徐希燕著的《墨学研究》中有关此句奋的解释,引用了《广雅・释诂》中"奋,动也",《释言》中"奋,振也",而就是没有提及"变化",但是徐希燕自己非是加入了"改变"之意。此中有捏造故意之嫌。

对事物的认识的是不可能超越历史极限的,只有当历史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得到所谓的科学地提炼。显然,在墨子的年代,还没有达到这么高的程度。

《墨经》中还有关"运动"的描述--"动,或从也。"徐希燕著在《墨学研究》中也有关此句解释:"运动,就是相对与原来空间位置的移动。"理由是"从"应该校正为"徙",繁体字"从"与"徙"形近而误。利用传抄有误来解释,未能不可,但是徐希燕在他的同本书中却指出过繁体的"与"同"举"不会抄误(《墨学研究》第三章,2001年2月,第152页)。这种态度有同于美国政治的双重标准吧。对于"动,或从也",谭戒甫理解:"从,纵之省文。然从、纵古今字。动或从者,物体静止,不得无故而动;或以力纵之则动矣。"徐希燕反驳说他说得不正确,因为这样对运动的理解不正确(《墨学研究》第三章,2001年2月,第181页)。显然,徐希燕是以墨子已经正确认识"运动"为基础,来反驳谭戒甫的。这里是不是又犯了主观故意呢!

要是能够这样做学问的话,我倒可以说亚里士多德对"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认识是正确。因为亚里士多德对"运动"(χινησιζ)的定义又叫做"变化"(μξταβολη),包括:实体(本质)的变化--产生和灭亡、性质的变化、数量的变化--增多或减少、以及位置的变化(《物理学》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著,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68页)。这样"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可以理解为,力(各种因素)作用于物体使其发生各方面的变化。这样不仅适用于物理,还适用于世间万物。或者,我为了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智慧,我可以解释说:"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有一个隐藏的前提,即"物体原来是静止的"。这样就同我们现代的认识是没有差别的。但是你肯定不会同意我的这个解释。

我们不怕少一个爱国主义的教材,不怕少一个自豪的理由,因为我们古代还有很多其他的真切的科学认识。若是在少数的认识上面存在捏造嫌疑,那将会坏了其他无数的真宝。面对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但又没有明确到人人能一看就懂的遗产,我们不要以我们现代的认识水平去主观地随意地解释。客观地接受历史由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我们才能够由当前走向未来的更高一个台阶。

上一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对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 下一篇:计算机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