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侗寨,深山幽谷里的“布达拉宫”

时间:2022-09-06 09:59:26

芋头古寨囊括了鼓楼、,风雨桥、门楼、古井、萨岁坛、吊脚木楼居室、古驿道等侗族建筑中的所有门类。各类建筑因山就势、因地制宜,自然风光与人工创造浑然一体,体现出侗族人民“天人合一”的观念,全面反映了侗族的民族史、建筑史和民俗史,是一座侗族文化的“实物博物馆”。

清晨的桃源生活

土里长芋头,山也像个芋头,干脆就叫芋头。芋头侗寨的寨门张开双臂欢迎你,它的世界向你豁然洞开。晨雾刚刚散去,一大片屋宇翘角飞檐,参差错落地卧在山谷水边。

站在东边的小山头上,芋头古寨的全貌便一览无余:清一色古朴的吊脚楼在山涧、林中突出叠现,错落有致。背景是淡青色的山,鱼白色的云,和头顶的天空一道空灵天威。只是偶尔随风送入耳中的几声鸡鸣狗吠,才让人意识到这是一个人间烟火的所在。

一个中年男人挑着两个竹鸡笼从田里回来,公鸡和母鸡吃饱了被露水沾住的虫子,只只红光满面。少顷,它们雄赳赳气昂昂地到处走动,炊烟开始袅袅。

芋头的早晨正式开始。

一个男人在家门口修农具,一个女人在楼上梳理瀑布似的长发,一位老人伸手在头上的瓜棚上选择早餐,两个男孩不知从哪家池塘里捡回了两只河蚌。在外人的注视下,芋头人有条不紊地过着他们的生活,从容而不慌乱。他们相信,寨口那两座回龙桥如铁钉一样牢牢护卫着这片家园的宁静和财气,谁也甭想夺走。

芋头人过日子并不像他们取寨名一样随意。

闻有客至,原本静谧的寨子立即沸腾起来。精壮的侗家汉子吹起了欢快的芦笙,盛装的侗家少女手拿酒盏一字排开唱响了《拦路歌》“好酒用来招待贵宾,好歌表达侗家的真心,要是你能喝下这碗苦酒,我们就放你进寨门……”原来,这是热情好客的侗家人用来迎接贵宾的最高礼节。甜甜酽酽的糯米酒,啜一小口,能让人一直醉到心坎里。

侗族人选中“南楚极地,百越颈喉”的通道,选中雪峰山千山万峰的温暖怀抱,就是要构筑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外桃源。来到这里让人仿佛走进神奇的时光隧道,如梦境一般,如果没有古寨里的收录机,彩电里变幻跳跃的音乐和现代舞,这梦怕是一时难以醒来。

山上的“布达拉宫”

芋头侗寨的建筑之所以能令专家赞赏游人赞叹,是因为寨子从选址、布局,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等,都是传统堪舆学说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典运用。

溪边的平地上,他们先建起鼓楼、戏台、学堂等公共活动场所,意谓坐在龙嘴上,以鼓楼为龙头,以小溪为中轴线向两侧冲岔布置民居,就是龙身,风雨桥就是龙尾,一个寨子就是一条龙。风雨桥接地,鼓楼通天,天人合一。

传说侗族人建寨先建鼓楼,“无寨不鼓楼”。进入芋头,最先吸引我们目光的也是它的鼓楼。芋头有4座鼓楼,座座有特色。寨中鼓楼简朴地立于田中,龙氏鼓楼昂然立于山上最高处,芦笙鼓楼雕梁画栋最漂亮。最奇险的要数“牙”上鼓楼,一半搭在山坡上,一半悬于山坡下,由17根梨木柱子支撑。鼓楼里的四面靠背还若无其事地向外斜,我往后一靠立时魂飞魄散,生怕肉身跌落10米高的坎下。这样的“危楼”竟然历经210年无恙,你不能不感慨侗族人高超的建筑艺术。

鼓楼是议事、集会、娱乐的地方,内设火塘,是侗族人的圣地。两家人生意见,“你讲我讲讲不清楚,我们到鼓楼去讲。”夏天乘凉,冬天烤火。在四个鼓楼,我们都见到老人小孩怡然自得地晒太阳玩乐。

鼓楼、寨门、风雨桥是侗族人的三宝。除了这些,芋头人还在鼓楼旁边建了戏台。“早几天,城里来了几十个学生伢子,我们在戏台上随便表演了几个节目,就把他们高兴得一晚没睡觉”。寨子里不知何时修的学堂,现在还有20个孩子在上学,由一个老师教着。寨头寨尾凿了两口古井,寨中设了拜祭大祖母的萨岁堂。一应公共设施,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至今都保存完好。

建好了鼓楼,芋头人沿着小溪建住房,高坡吊脚,就坎填平,尽量向空中伸展,因地制宜,为我所用。房子不用一砖一石,都用杉木搭建,一层放杂物,二层住人,三层做仓库或客房。而二层又有三分之一的面积装上栏杆,空敞通风,相当于阳台,用于妇女做针线活或青年男女谈情对歌的“歌堂”。

房子建着建着,人口越来越多,就建到了山上,叫三进堂,芋头人又叫“牙”上寨。早晨第一缕阳光从山那边升起,正好照在“牙”上,“牙”上的房子层层叠叠往上走,一层叠一层分布在坡上,高入云端,颇为壮观,有人戏称这是侗乡的“布达拉宫”。

讲“款”的幸福生活

在芦笙鼓楼的柱子上,贴了一张红纸,上书“荣获2007年镰刀会名单”。我不解地问芋头人,他们告诉我,这几个人被选出来处理寨中的基建、治安等杂事,一年一选,寨里最有威望的则是老年协会,权力大,管辖范围广,比村长的权力还大,当然这些人都不领工资。

在芋头,你感到一切都有规有矩。侗族人是讲款的,鼓楼的前坪就是讲款的地方,也就是村规民约宣布实施的地方。款场边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说是八卦石。其他寨子的人来访,领头的要先走走八卦步,走得好,坐上席,走得不好,莫怪芋头人有点小瞧你。

款场上的一块功德碑上刻着:善源于累德,美基于和尚,故善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芋头人的款归根结底就是讲究一个“善”。

善使他们在门楼上挂草鞋,供给过路人;在古井里放草结,告诉过路人可以喝。善使这里门不上锁,夜不闭户,人们生活在一个互相信任的世界里。

在这个世界里,他们自己纺纱织布,侗锦、侗帕、侗带闻名于世,至今村子里38岁以上的妇女都会织布刺绣。他们自己娱乐休闲,演侗戏、唱侗歌、吹芦笙、弹琵琶、跳哆耶舞、踩鼓舞……他们多声部的侗族大歌,曾轰动法国巴黎:他们的芦笙,曾到北京为演奏过。

他们的节日多得数不清。正月闹春牛,中秋芦笙节、花炮节、键子节,十一月初一过侗节……听说过侗节,家家户户放于门前的池塘,除了大鱼归主人,小鱼随便捉。捉了大鱼做腌鱼,放在坛子里几十年不坏。立了冬几乎天天过节,就是过路人都会被请进屋,享用他们的米酒、酸鱼、酸肉。

变化在悄悄发生

古寨平日十分幽静,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模式,衣食自给与世无争的心理使芋头生活在诗画般的理想境界里。他们以快活的声调向我说着他们的神仙日子,我因此明白了,为什么那个78岁的杨老太太,坐在太阳下,一针一线地绣着小小的侗帕,脸上会带着那样安静的笑容,为什么寨中会有那么多高寿的老人。

沉浸在芋头侗寨的安静里,蓦然惊觉,两天了,我们竟没有发现一个年轻的身影。那些青春的脸庞,那些鲜亮的笑声都在哪里盛开?回答在意料当中:太穷,所有的姑娘小伙都外出打工了。当城里人千山万水踏上寻找芋头这样美丽村寨时,芋头的年轻人以打工者的身份漂泊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之中。在中国的城市和乡村,这两股逆向流动的人流何时都能到达自己心中的绿洲?

在芋头的饭桌上,芋头人在酝酿着把芋头的旅游搞起来。这样一个美丽的村寨,如长在世外,谁不会被吸引呢?但面对蜂拥而至的旅游者,芋头人,你还会平心静气,波澜不惊吗?多年以后再来芋头,芋头人,你是在快快乐乐地过着自己的生活,还是在表演你们的生活呢?

我希望,像周星驰的电影《功夫》里那样,有许多的“武林高手”来保护芋头,规划芋头,让芋头这座深山幽谷中的“布达拉宫”美丽富饶却永远宁静从容。

旅游 资讯

位置: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南部,距县城9公里。

交通:火车从怀化站到通道县溪站全程10元;从怀化客车站乘中巴到通道,每天两班,出发时间8:30和10:30,车程5个小时,票价40元。也可从通道坐小面包车到芋头9公里,车程半小时,票价5元。

住宿:芋头侗寨离县城很近,可住县城宾馆,50-70元一个标间,建工宾馆和教育宾馆都不错;古寨里可住到村民家里,条件虽不很好,但热情好客的主人会让你感受什么是真正的宾至如归。

美食:生鱼片、合拢饭:

购物:芋头侗寨特产:大红甜橙、雪峰乌骨鸡、红薯果脯、朱红桔。

上一篇:亚洲最大环球影城主题公园落户韩国拟于开放 下一篇:南京,夜色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