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09-06 09:29:00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双基教学,加大实验力度,改进实验方法,创造宽松而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注重多角度思维训练的探讨与尝试,逐步实现创新思维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中学化学 课堂教学 创新思维 能力

信息时代最大的特点是科技与文化的创新,作为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不但应该是科学技术的消费者,更应该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学化学教学一定要突破单纯灌输教材的限制,从封闭式教学走向开放式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能否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衡量一个中学化学教师是否适应当代中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

创新能力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积累与动作模仿能力,而是一种高要求的综合能力,它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所拥有的一种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知识的能力,体现着学生求异性的精神劳动和创造意识。当然,这种能力在成长的过程中依然遵从着人的大脑思维的规律,透过现象,把握本质,通过已知,探讨未知。其思维的过程就是观察、推理、印证、分析综合、结论再到应用。这种创新能力是创新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的思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善于把握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科学用脑的规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强化、集中和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不停顿地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并进一步让这种思维成为习惯,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中学化学课教学,在课堂上,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注意利用化学作为实验学科的特点,从各个方面入手,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求异思维的创造性。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很多,作为从事中学基础化学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加强双基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好坚实基础

知识和能力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基础知识和能力是构成人的认知结构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能力来源于基础知识,又高于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知识需要能力而又促使了能力的形成。对学生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就没有认知结构的自我形成和自我完善,也就没有自我更新知识网络的能力,也就不可能实现从基础到运用、从运用再到创新的飞跃。但从知识的积累到能力的形成,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是要通过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常规的、“我讲你听”式的、填鸭式的封闭教学方式,而是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平等、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在讲教材、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基础上,更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2 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现象的认识,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把握,知识的获取,往往离不开实验的过程。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课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围绕实验操作而进行的观察、分析、辨别、推理、总结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获取相关的化学知识、认识化学的有关规律、形成某种化学概念,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事物、推断未知事理的综合思维能力即创新能力。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方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改进一些实验,创设情境,因势利导,巧妙设问,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创新能力。比如钠与水的演示实验,可以这样设问:

A、将小块钠投入水中,钠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

B、为什么钠回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

C、为什么这小球会四处游动?

D、反应完毕,水中有何生成物?怎样证明?

然后再进一步可以从不同方面设问:

A、小块钠投入稀盐酸中有什么现象?

B、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

学生讨论后演示这些实验,再通过求证形成概念,使学生在这些联想中思维迅速发散,从而提高了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使学生的化学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在实验教学中,更可以补充一些有利于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生实验。比如在学习SO2的性质时,提出这样的问题:SO2有还原性吗?如果有,自己设计一组实验。学生可选用的试剂有氯水、溴水、酸性KMnO4溶液等。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引导学生分析SO2在反应中S元素的价态变化;再引导学生得出H2SO3、Na2SO3的还原性。这样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使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单一知识型转化为知识综合型。在讲Na2O2与H2O的反应时,可设问,如何让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反应的产物?根据学生提供的方案,分析优劣,最后指出:把水滴入盛有Na2O2固体的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管口,检验是否有氧气放出。再向试管中滴入一至二滴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有NaOH生成。然后再震荡试管,会发现红色消失。此时提问:红色为什么会消失?说明了Na2O2有什么性质?根据此性质,Na2O2有什么用途?这样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获取新知识,对激发探索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触类旁通的化学思维素质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3 课堂教学要灵活,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多角度训练方法

3.1 从教材内容中寻找亮点,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并以此逐步养成质疑的好习惯

悬念是教师结合学科的特点,提出让学生想知而未知的问题,表现为教师的引而不发和学生的心理焦虑,既展示着教师的教学艺术魅力,又激发着学生对新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对问题结论的热烈企盼。例如在化学课讲解“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时,可以这样设置悬念:例如在讲解盐类水解时,首先回顾酸溶液、酸溶液的PH值,再设问NaCl、NH4COONa溶液的PH值为多少呢?还例如在讲解了电解质概念后,可设问:在氯水、氯化氢、氨气、石墨、食盐中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哪些能导电?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课堂演示实验,会给教师设置悬念提供很多的机会。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总是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小小的机会,给学生设一个埋伏,卖一个关子,最后再让他们恍然大悟,让问题迎刃而解,让学生在高度紧张的急切之后,充分感受问题解决之后的轻松与愉悦。学生求知欲望的满足,不仅是身心的愉悦、知识的获取、兴趣的培养,更是质疑习惯的逐步养成,而这种质疑习惯的养成实际上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形成。

3.2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想象力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紧紧围绕落实教学目标,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以直观、感性、具体、形象等不同形式,诉诸学生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模拟生活情景,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以模拟或仿真性的效果,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从而营造出一种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理、心理感觉,并带动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加强感知,突出体验,激发想象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并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开展建构性学习与探索,并引发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要想方设法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造就一种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乐于参加问题讨论,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并不失时机地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境界方面的引导或提升,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目的。

当然,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编制一些简短而富有趣味的小故事或者选取化学史上一些感人的故事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从而吸引学生对课堂到教学活动的注意力;也可以以娱乐竞赛的方式创设某种课堂教学情境,将传统的化学课堂转变为学生会积极主动参与的娱乐性的竞技场,既可以作为检测他们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也会在无形中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和竞技意识。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材料俯拾皆是:既可以是实际的社会生活,也可以是实际社会生活之外的任何有益的信息,即凡是跟中学化学有关的问题、实验、故事、史料、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等,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材料去加以应用,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

3.3 创新能力离不开创新意志品格的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不仅仅是探索性逻辑思维的训练,而某些非智力因素如执着精神、求知动机、意志品格等往往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意志品格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和支配作用。作为化学课堂教学,也是融知识、技能、素质、意志品质与感情为一体的教学。培养化学创新能力,不仅要学生掌握必要的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格。

培养学生意志品格的途径当然有很多:首先,是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和目的性教育。一个人只有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无私奉献的情怀,才能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才有可能具有献身科学的动力。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课堂上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目的性教育,在课堂上要抓住学生学习中某些点滴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引导或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端正他们的求知动机。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才会有执着的学习精神。其次,要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尝到甜头,找到乐趣。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要求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学习和掌握,还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对未知领域探索的机会,创设疑问,从不断寻找“为什么”中去探索和研究更多的领域。对学生的回答既要肯定、鼓励,又要引导、指正,对学生的质疑,尤其需要耐心。

再次,要注意发挥榜样的作用。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可以有选择性地介绍科学家的生平以及科学发展史,诸如道尔顿与原子理论的发展史、凯库勒与苯的结构、诺贝尔的生平、居里夫人和镭等等,让学生明白只有勤奋的人、顽强的人、不怕失败的人、勇于献身的人才有可能创新,从而激发对科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创新的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顽强的、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上一篇: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好处多 下一篇:课例分析:小班阅读活动《爱叫的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