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产业集群竞争力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06 08:45:36

吉林省产业集群竞争力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产业集群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对产业集群问题的研究也已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在阐述吉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的同时,分析了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竞争力 发展对策

一、吉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有着比较完善的基础体系,发展产业集群有一定的有利条件。目前,在省内己经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具有产业集群雏形或者具有形成产业集群潜力的产业有以下五类:

1.以吉林省一汽为中心形成的汽车产业集群

汽车产业是吉林省最具有优势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一汽集团为核心,长春市为主要生产基地,省内零部件生产企业为配套,各类汽车服务业为补充的汽车产业集群。

2.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吉林省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在八五、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5%至20%,而在2004年的上半年增速高达40%以上,己经成为继汽车、石化产业之后的吉林省第三大支柱企业。目前全省的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几乎都是由民间投资或与外商合资建成的。如吉林德大、长春皓月、吉林沱牌、吉发实业、吉林华正等,这些企业己成为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和主体。

3.医药产业(主要是指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产业)

吉林省的医药企业大都集中在长春、通化、和敦化市三地,按照2003年的统计,医药产业企业单位数占全省企业单位数的8.94%,其产值占全省产值的6.13%,在医药产业中,中成药的优势尤为突出,截止2004年第一季度,吉林省中成药工业利润占全国总利润的12.42%,名列全国第三。与此同时,生物工程制药也已成为吉林省医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4.石化产业

吉林省石化产业是吉林省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主要是以吉林石化公司为依托。目前吉林省正在加快建设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将以吉化、吉林油田为核心,发展精细化工和合成材料等新产品用以延长产业链,从而实现从长期形成的基本化工原料加工基地到面向最终消费的加工制成品基地的转变。

5.光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吉林省的新兴产业,发展时间虽短,但速度很快。光电子信息产业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长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集聚,专业园区提供的技术支持和信息交流是这类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

以上五个产业之所能快速发展起来,是因为具有以下发展优势:

资源优势。比如,依托于长白山的中草药资源的优势,使得大量制药企业集聚在产地附近,从而形成医药产业集群;而优质的大豆、玉米资源又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集聚创造了条件。历史基础优势。经历了建国初、一五、二五时期国家在吉林省的重点项目的建设,形成了一汽、吉化等大型主导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前后关系链较长的企业集团,其发展必然带动配套产业和辅助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打下基础。科研创新优势。以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为例,吉林省拥有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联合国援华玉米开发研究中心和国家玉米深加工工程中心等20多个科研机构,每年有几十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一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政策优势。由于现在正处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时期,国家不断给予东北地区资金、项目、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同时政府已充分认识到产业集群在振兴吉林省经济中的作用,将发展五大产业集群基地列入未来五年的规划中,将从各个方面扶持现有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形成有效的企业网络

(1)存在大量的布局相对分散的中小企业。这一点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和医药产业的表现尤为显著。首先,吉林省的医药企业规模不大,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截止2002年末,吉林省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共有191个,而其中,大中型企业为39个,累计完成产值38.21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38%。其次,吉林省的医药企业布局相对分散。有三分之二的医药制药企业分散于通化市、敦化市和长春市

(2)即使是存在一定地域上的企业集聚,也大都是处于集而不群的状态上。主要是由于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体系。以汽车产业为例,2003年中国机械行业500强中有57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吉林省只有1家,而浙江有10家,上海有6家,重庆有5家,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吉林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并没有形成集群优势。

2.没有形成有效的自主创新系统

首先,企业网络发展缓慢阻碍了自主创新系统的形成。吉林省目前并没有形成有效的企业网络,大部分企业仍旧是“大而全、小而全”的孤立存在,缺乏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合作,而这一点也就将创新过程局限于企业内部。其次,创新系统中的产、学、研三个行为主体之间严重脱节。

3.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环境

吉林省的市场机制发展还不是很完善,计划机制的色彩依然存在,许多政府官僚气息比较浓厚,政府依然存在着“缺位”、“越位”的现象。比如在一些基础理论或者质量标准体系的研发中,企业一般是不会投入资金,而这些都需要政府投入;一些为主导产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及相关性的支持产业发展缓慢,这些产业也需要政府扶持。政府应将资金从主导产业中抽出一部分,投入在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项目上,并积极进行行政体制改革,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

三、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选择有效区位,建立有效的企业网络

首先,应在一汽和石化企业周边建立以综合型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以汽车产业为例,吉林省准备在环一汽100平方公里的地区建立长春汽车城,以一汽为主体,形成产业链、服务链、信息链完整的企业网络。其次,依据科技优势建立以高新技术研发为主体的科技工业园区。吉林省著名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几乎都集中在长春市,因此科技工业园区的最优区位是长春市。再次,依据资源优势建立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和医药产业应在原料产地附近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以医药产业为例,吉林省的中药资源主要集中在通化市和敦化市,而药品的运输成本要小于原材料的运输成本,所以应该选择原材料产地作为药品加工制造基地。

2.建立区域创新系统

首先,基于企业网络,建立区域创新系统。核心企业将基于生产阶段上的技术研发阶段进行划分,随同生产阶段的分工一同下包给若干个企业,然后核心企业将对各下包企业的成果进行评估,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生产要求的产品,而被选中的企业将获得大量的产品生产订单作为创新研发成功的报酬。其次,构建企业和高等院校及其他研究机构之间的创新网络。通过政府的课题项目将企业和学校联系起来。将科研机构的研发方向与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信息有机联系起来。

3.进一步完善区域制度环境

区域制度系统的构建是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而进行,既通过行政体制改革,解决政府出现“越位”、“缺位”的现象。一是政府应进一步削弱对于经济运行的参与程度,通过产权改革加快国有企业改造的步伐。二是政府应通过有效规章制度的设立,加快市场化进程,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三是通过机构改革,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一条“绿色通道”,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四是建立有效的制度,拨出专项资金、专项人才,用于提供公共资源支援中介机构的建立,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刘恒江陈继祥: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

[2]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1.(2)

[3]盖文启朱华晟:产业柔性集聚及区域竞争力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0)

上一篇:我国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化与融入全球供应链的... 下一篇:浅析工业旅游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