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县耕地土壤现状及改良措施

时间:2022-09-06 08:18:26

景谷县耕地土壤现状及改良措施

摘要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地力评价成果,初步摸清了景谷县耕地地力状况和质量水平,找出了耕地质量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景谷县的实际情况,提出土壤酸化改良培肥措施及途径。

关键词 耕地土壤;现状;酸化原因;改良措施;云南景谷

中图分类号 S15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250-02

1 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为更好地利用耕地地力评价成果指导农业生产,发挥科技推动作用,按照《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更规范》《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和《全国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总集》的要求,把景谷县总耕地面积32 158.2 hm2共划分为10个等级。一级地共1 712.59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5.33%;二级地共1 351.01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4.20%;三级地共1 557.64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4.84%;四级地共1 459.4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4.54%;五级地共2 171.66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6.75%;六级地共4 258.73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3.24%;七级地共9 014.65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8.03%;八级地共5 654.2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7.58%;九级地共2 989.59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9.3%;十级地共1 988.73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6.18%。评价结果表明:主要以五、六、七、八、九级为主,共有24 088.83 hm2,占耕地的74.91%。其中,六、七、八级有18 927.58 hm2,占58.86%。根据景谷县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景谷县实施酸化土壤改良培肥技术。在酸化严重地区,集中连片实施酸化土壤改良培肥综合技术;通过项目实施,培肥地力,减轻土壤酸、碱障碍因素的影响,提高农作物产量10%左右。

2 土壤pH值变化

全县耕地总面积32 158.2 hm2。其中,灌溉水田13 075 hm2,占40.66%;旱地17 180.47 hm2,占53.42%;水浇地1 902.73 hm2,占5.92%。pH值在3.3~8.2之间,平均值为5.4,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土壤检测数据比,pH值呈现下降趋势(表1)。其中:强酸土壤面积745.5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32%,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提高了0.45个百分点;酸性土壤面积20 200.86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2.82%,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提高了11.05个百分点;微酸性土壤面积11 057.2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4.38%,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提高了1.01个百分点;中性土壤面积154.4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0.48%,比第二次土壤普查降低了7.3个百分点。可见全县耕地土壤偏酸,微酸、酸性、强酸土壤比例高达99.52%。

3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景谷县耕作土壤施肥水平低,1984年平均施尿素91.5 kg/hm2、磷肥69 kg/hm2、钾肥0.75 kg/hm2、复合肥2.25 kg/hm2、农家肥3.75 t/hm2左右,不施肥面积比重大。据土壤常规分析:有机质含量高的面积均减少,尤其是大于30 g/kg的耕地大幅度减少(表2)。

施用商品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通过对水稻、玉米对比试验,对景谷县5个监测点数据进行平均分析,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田土壤状况为土壤容重1.26 g/cm3,有机质22.35 g/kg,全氮1.43 g/kg,有效磷11.91 mg/kg,全磷0.58 g/kg,速效钾89.46 mg/kg,缓效钾189.35 mg/kg,全钾13.88 g/kg,pH值4.88;对照土壤状况:土壤容重1.28 g/cm3,有机质21.50 g/kg,全氮1.36 g/kg,有效磷11.48 mg/kg,全磷0.56 g/kg,速效钾85.09 mg/kg,缓效钾183.1 mg/kg,全钾13.46 g/kg,pH值4.76。施用有机肥田地与对照相比,土壤容重降低0.02 g/cm3,有机质增加0.85 g/kg,全氮增加0.07 g/kg,有效磷增加0.43 mg/kg,全磷增加0.02 g/kg,速效钾增加4.37 mg/kg,缓效钾增加6.25 mg/kg,全钾增加0.42 g/kg,pH值升高0.12,粮食产量增加5.7%。施用商品有机肥对产量的影响见表3。

4 耕地土壤酸化原因

4.1 施肥不合理

长期大量施用化肥,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搭配不合理,重施氮肥、轻施磷肥、忽施钾肥、少施或不施微肥现象比较突出,导致土壤中磷、钾肥不足,钙、镁、硅、硼、锌等中微量元素缺乏,造成土壤养分失衡,使pH值迅速下降[1-2]。其次农户大量施用农药、地膜残留物对耕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对土壤造成的污染,使土壤养分流失,加大土壤酸化。耕地土壤有机肥施用量少,造成土壤理化性状差,加重土壤的酸化。

4.2 土壤酸、干、瘦、薄

酸、干、瘦、薄是景谷县耕地土壤的主要障碍因素,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中低产田面积比重大,作物单产低;土壤酸化受母岩、成土母质的影响,土壤偏酸的有20 946.46 hm2,占总耕地65.14%。pH值4.5~5.5的酸性土壤占51.8%(1985年土壤普查),同时旱地土壤熟化程度比水稻土低,偏酸更为突出,土壤偏酸导致速效磷被铁、铝离子固定,难以被作物吸收;干、瘦、薄主要是山区多、坝子少,不注意水土保持,水土流失严重,耕层土壤的流失使土壤变瘦,导致耕地土壤肥力总体下降。

4.3 耕层浅薄,土壤养分失调

耕层浅薄的有18 349.39 hm2,占总耕地57.06%。农户不按作物需肥规律施肥,注重氮肥、磷肥,土壤缺硼、缺钾,造成供肥比例失调,化肥浪费严重;山高坡陡,跑水跑肥,水土流失严重;只有少数小坝塘有灌溉设施,灌溉保证率不高,基本依靠雨水及田块串灌,无灌溉条件及设备。

5 改良措施及途径

5.1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在传统农业平衡施肥的基础上具有现代农业标志的科学施肥新技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因缺补缺、缺多少补多少的方法,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滥施化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节本增效。

5.2 推广种植绿肥、秸秆还田技术及间套种技术

综合开发利用有机肥资源,秸秆还田,连续3年以上使用稻草、玉米秸秆、麦秆还田。绿肥能熟化土壤,既改土又肥田;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投入量,降低污染,保护耕地质量,进一步提高耕地肥力[3-4]。

5.3 结合深耕增施有机肥

连续3年以上施用有机肥22.5~30.0 t/hm2,对改良土壤酸、干、瘦、薄等主要障碍因素有重要意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降低土壤容重,以控氮、稳磷、增钾配微肥施用原则,降低化肥施用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5]。

5.4 科学合理施肥,平衡土壤酸碱状况

因地制宜地增施硼肥,适当追施氮、磷、钾肥;深翻改土,适当加深耕作层厚度2~3 cm,改善土壤结构。施用石灰等调节土壤,中和土壤酸性,结合耕翻与土壤混合,施用量750 kg/hm2。施用商品有机肥和石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3.9%左右,pH值升高0.12,使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

5.5 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

通过新建和完善排灌渠道等工程措施,配套秸秆综合利用、平衡施肥等农艺耕作措施,将中低产田地改造为高产稳产的农田地。为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当前景谷县应推广“稳氮、补磷、补钾、补微”的施肥技术。降低化肥施用量,有效防止土壤酸化。

6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土壤肥料学会.云南土壤肥料与高原特色农业[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4.

[2] 盛祝梅,张华,黄守营,等.农田酸化土壤改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2):223.

[3] 鲁艳红,廖育林,聂军,等.我国南方红壤酸化问题及改良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5(3):148-151.

[4] 朱安繁,邵华,张龙华.江西省耕地土壤酸化现状与改良措施[J].江西农业学报,2014(4):43-45.

[5] 张东,扈强,杜咏梅,等.植烟土壤酸化及改良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2013(5):113-118.

上一篇: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抛锚式情境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