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渗漏原因的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时间:2022-09-06 08:17:35

建筑外墙渗漏原因的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摘 要:本文简述了建筑外墙渗漏的危害,仔细地分析了外墙渗漏的原因,详细地阐述了外墙渗漏的防治措施,以解决建筑外墙渗漏的问题,全面提升建筑物的质量。

关键词:外墙渗漏;防治;措施

引言

在建筑工程日益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外墙渗漏问题也成为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影响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之一。外墙渗漏会造成室内墙体发霉长毛、返潮、甚至渗水,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美观,已成为工程施工及保修中较为棘手的质量问题。而造成外墙渗漏的原因非常复杂,它涉及到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使用等各方面。

1 建筑外墙渗漏原因分析

引起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很多,有自然因素、设计失误、选材不当、施工工艺不规范、细部做法不认真、交付使用后装修不当等因素,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1 建筑物体型和自然因素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室内布置要求和外立面美观要求都越来越高,使得建筑物高度越来越高、形状愈加复杂,相比以前单一结构,其渗漏机会增加。渗漏水部位大多在于高层的部位,这是因为风压与高度的平方成正比例,楼层越高风压越大。此外,高层建筑物背风面能形成很强的负风压和气流漩窝,雨水可在风力作用下沿墙倒向上爬升,这也是导致渗漏的因素之一。

1.2 设计因素

1)设计者在外墙设计中为了追求造型和建筑物外表美观,一般在顶层不设飘板,而在窗顶也不设窗楣线,并且施工中不做滴水或鹰嘴,所以雨水在表面张力及风力作用下,像瀑布一样沿窗面而下,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渗漏。

2)女儿墙与屋面交接处开裂往往也是造成外墙渗漏水的原因,如果设计时将边梁上翻200mm,并一同浇捣砼,而后将女儿墙砌在其上面,则会大大减少因女儿墙底部开裂而出现渗漏的现象。

3)外墙在不同材料的交接处、窗台坡度、滴水槽、穿墙管、外墙预埋管件、铝合金门窗、幕墙与墙体间的接缝等的处理应符合相关规范,但很多设计人员往往都不注意这些细部大样设计。

4)外墙每层设计横腰线可比平直无腰线要减少甚至消除每层窗和墙体的漏水现象。

5)外墙门窗安装的节点没有具体的防水功能设计,使窗框周边渗漏成为通病。按现在的防水技术完全可以通过正确仔细的具防水功能的门窗节点设计,做到门窗滴水不漏。

6)为美观而将外墙饰面砖设计成细缝拼接,使砖与砖之间不能嵌填密封材料,导致漏水。

1.3 材料因素

1)外墙围护使用新型墙体砖。由于近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保护耕地,全国已禁止使用粘土砖,积极推广新型墙体材料。轻质砖在框架结构中起填充作用,轻质砖的温度膨胀系数和混凝土的差异很大,在经历冬冷夏热或烈日中骤然下雨的温差考验后,砖与混凝土框架粱柱之间很容易出现裂缝。此外,轻质砖还有收缩变形大,吸水率大,表面强度低及起粉等对防水极不利的因素。而灰砂砖吸水率较大,容易引起墙体抹灰层干缩出现裂缝。

2)外墙抹灰。由于现在外墙抹灰普通采用水泥砂浆,而水泥砂浆强度比轻质砖高,砖墙的强度和刚度过高则容易开裂。

3)外墙小型饰面砖。饰面砖本身具有不透水性,而粘结材料一般用水泥浆,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饰面砖四边的灰浆不饱满而形成空腔,饰面砖之间的勾缝用水泥浆必定会形成很细小的裂缝。使得雨水在风压作用下沿裂缝钻进饰面内空腔并且纵横走通,而饰面不透水,雨水被困在里面只能往室内渗漏,出现渗水现象。

4)铝合金窗。铝合金窗与墙体相接的部位填充不饱满,容易积水;铝合金与砂浆之间用柔性密封胶密封,在温差过大时其粘结的玻璃胶很容易老化,连接部位会开裂,加上风压变形,形成渗漏水通道。

1.4 施工因素

1)框架结构外墙砌砖与粱底接触处部位缝嵌填不密实或砌砖到粱底一砖高处的停留间隔时间不够。框架结构外墙柱与砌体连接处不埋拉结筋或拉结筋设置不牢,拉结筋间距、数量、长度不符合要求,由于温度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导致连接处开裂从而引起渗漏现象。

2)外墙抹灰层一次性打底太厚或为保证全高垂直度而使局部打底偏厚,又未采取适当加强措施而产生裂缝;墙体层表面太光滑,结合不良;外墙大面积打底而基层未设分格线,产生不规则收缩裂缝。

3)凸出外墙的飘板、腰线等板墙交接部位积水或没有抹成圆角,会使水倒灌入墙。穿外墙的管道和预留孔不仔细密封处理,门窗安装不做防水密封处理或未及时清除用来固定门窗的木楔,外墙饰面砖粘结砂浆粘结力不足形成空鼓。

4)细部构造,如窗台坡度、鹰嘴、滴水槽等未处理好造成雨水渗透。

1.5 内装修因素

新建楼宇交付给业主后,随即进入内装修阶段,由于楼宇管理部门没有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规范装修行为。装修期间又没有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监督指导,导致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而使外墙面受到破坏,从而引发渗漏。

2 建筑外墙渗漏防治措施

2.1 严格执行设计标准规范

建筑渗漏问题的原因一半左右源于建筑设计,所以必须从源头上控制先天性渗漏问题。首先应合理选择建造物的造型,不能为一味追求外型而忽视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其次应强化建筑设计人员进行规范化、标准化设计,特别是对不被重视的建筑死角、结构衔接、工序衔接、建材性能不同的部位,以及设计工作棘手的细小部位,设计人员须给出细致的规范设计和技术要求。设计单位应以设计实效和责任倒查约束和评定设计人员的工作质量。

2.2 重视材料的质量控制

1)对关键主材如铝合金、粘结密封材料等,应检查材质检验合格证明,抽取样品进行产品质量的复检,以杜绝规格、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场。

2)砌筑材料要选择信誉较好的生产厂家,所用材料要有出厂合格证。在施工使用前,对砌筑材料要进行抗拉、抗压强度试验,达到强度标准的方可使用。并清除其表面留存的脱模剂、粘土、浮灰等污物。严禁使用有裂纹的砌体材料。拌制砌筑砂浆应选用洁净的中砂,并严格执行设计配合比。有条件的可选用预拌砂浆,确保砂浆的配比质量。适当选用防水砂浆,提高砂浆的抗渗性能。

3)对进入现场的外墙面砖要严格按规范抽样进行复试,复试不合格的面砖不得用到工程上。对面砖进行逐块挑选,将有外观缺陷的面砖(如开裂、缺角等)剔除掉。

2.3 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实行关键部位专人负责制度

施工过程是防治渗漏的重要阶段。施工单位应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强过程控制,严格按设计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并对外墙易发生渗漏的部位进行实行关键部位专人负责制度。

1)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拉结筋,同时为保证拉结筋位置正确,框架结构可采用拉结筋后置法。

2)防止抹灰基层产生裂缝,首先要保证外墙打底不得太厚,对局部太厚处要采用钢丝网来加强。其次外墙打底应分次、分层,打底在终凝前要防止曝晒或雨淋,加强养护。做好分格线,特别在装饰面层为无分格线的面砖、马赛克等外墙上打底也应在适当位置留置分格线,用油膏填缝后,方可施工上面层。另外,对于混凝土柱、梁等较光滑的结构层,用聚合物砂浆“毛化”处理,涂在光滑的面层上,湿养护7 d,使之“毛化”以增强粘结力,然后再全面打底,可避免空鼓、结合不良等缺陷。

3)找平抹灰施工前,对外墙施工中留下的孔洞、框架填充墙的顶部、空心砖外墙的竖缝,首先进行堵洞和勾缝,并作为一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才予以抹灰。找平抹灰施工时,应分层抹灰,两层找平的操作间隔宜控制在24小时以内。

4)饰面砖施工前,要求墙体基面和面砖均先润湿且阴干,在防水层上贴饰面砖时,要先扫一遍聚合物水泥素浆。如打底层平整,可用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料的乳液加水泥直接粘贴面层,把粘结层和防水层合二为一。外墙面砖勾缝时,要先清理勾缝内疙瘩并用水润湿,勾缝砂浆宜稠一些,建议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保证缝隙内料浆密实饱满,缝面平整光滑、无砂眼及裂缝。勾缝完成,待砂浆具备一定强度后,应在7天内定时浇水养护。面砖表面清洗前应对勾缝存在砂眼和裂缝处进行修补。

5)解决铝合金窗框与墙体密封不严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选用信誉好、施工技术力量强的外墙铝合金施工专业队伍。窗框安装应采用镀锌钢件连接固定,连接件厚度不小于1.5mm,连接件间距不大于500mm,距边角的距离不大于180mm。固定后的窗框与墙体间必须留3mm~5 mm间隙,并用无腐蚀、弹性材料将缝隙填嵌饱满,防止出现空鼓或裂缝。为确保水密性及气密性,最后可用嵌缝膏将表面密封。此外,为防止推拉窗窗框的凹槽滞水,应在其外侧开泄水孔。窗框四角的接头和窗框的安装孔眼也应作好相应的防水处理。

6)窗洞上口应做出外低内高的滴水线,应留设滴水槽。窗台做出由内向外排水坡度,外窗台的底面也应做“ 鹰嘴”状滴水线。阳台、雨蓬、挑檐空调板等部位,其顶部应有足够流水坡度,下口设置两道防线,滴水槽不能伸至外墙面处。另外,突出腰线、装饰线条等下口底面均应做出“ 鹰嘴”状滴水线。

7)应加强事后控制。外墙防水效果验收可用连续淋水法,如发现渗漏,应及时进行处理,直至渗漏现象彻底解决。

2.4 强化楼宇外墙的保护

为防止新建楼宇在室内装修时导致外墙渗漏,楼宇管理部门应制定必要的预防措施以规范各业主的装修行为。在进行室内装修期间,楼宇的管理部门要有专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指导,及时制止一些不正确的施工行为。为保证楼宇结构及建筑物外墙的安全,应尽可能减少在外墙内侧面、窗台等部位凿坑、钻孔。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不得擅自改动房屋内结构及室内建筑平面布局,并不得在楼宇外墙加设潜建物等。

3 结语

建筑外墙防渗漏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涉及设计技巧、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及使用维护等各方面。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只要严格切实按规范、规程执行,认真实施每一个步骤,认真检查每一个细节,同时积极学习、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就能有效地解决外墙渗漏问题。

参考文献

[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1―2001)[S].

[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S].

[3]杨志深.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外墙渗漏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08,34(1):167-168.

上一篇:玻璃幕墙设计浅析 下一篇:浅谈短肢剪力墙在小高层住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