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化疗间歇期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时间:2022-09-06 07:48:00

试论化疗间歇期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摘要:通过观察并总结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12例化疗间歇期患者发生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护理体会,发现上述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基本不典型,必须要及时与输液反应、感染等进行鉴别,对于留置PICC化疗患者要重视每一个环节和感染征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定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并给予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和加强护士PICC导管维护能力,从而有效减少化疗间歇期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化疗;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观察;护理

对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而言,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化疗时输液的重要通道,不仅可以避免由于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而且减少了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及外周静脉炎的发生。不过,由于恶性肿瘤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受到程度不同损伤,导致自身抵抗能力较差,导致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较为常见的是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既增加了患者痛苦和住院时间,又增加了患者费用负担和病死率[1]。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共有12例化疗间歇期患者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通过有效的鉴别观察和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感染症状均得到及时有效控制。现将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8月~2014年8月共有12例恶性肿瘤患者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48~73岁,平均(62.59±8.32)岁;病情分布:胰腺癌1例,胆管癌2例,直肠癌3例,胃癌2例,乳腺癌4例;PICC:三向瓣膜式4Fr PICC(美国巴德公司),带管时间16~146d,平均(69.27±10.46)d;血常规培养结果:12例患者均经血常规培养确诊为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其中阴沟肠杆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凝固阴性葡萄球菌6例。

2 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鉴别

2.1与感冒症状鉴别 本组患者中有5例来医院进行PICC维护,维护完成回家后出现高烧、寒战等类似感冒症状,其中1例患者体温高达39.4℃。该5例患者误认为是途中受凉、体质虚弱等原因引起感冒,自服头孢类药物和抗感冒类药物后症状消失或者减轻,未回医院复诊。1w后行PICC冲管时再次出现发热症状,经护士报告医生后考虑与导管有关,立即给予血常规培养后确诊为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并给予拔管。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在PICC维护后,定值在导管内的致病菌进入血液循环中,导致一过性菌血症发生,从而出现发热、寒战等类似感冒症状,患者服用抗生素后症状得到缓解[2]。因此,在行PICC维护及居家期间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必要时回院复诊,从而及早发现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并及早处理。

2.2与输液反应症状鉴别 本组患者中7例住院患者化疗结束后停止输液,在3d后行静脉输液辅助治疗时,患者于输液1~2h内出现不明原因的面色发绀、高热、寒战等急性症状,1例患者体温高达40.1℃,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与输液反应较为类似,告知医生后及时给予异丙嗪25rag肌内注射及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等紧急处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但在更换体液后患者依然出现发热症状,且无法自行缓解。第2d行输液时又出现类似症状,经对症处理后改为对侧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通过血常规培养分析后确诊患者为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分析原因可能为,一方面为导管内定值细菌随冲管进入患者机体血压循环,导致菌血症发生;另一方面输液时定值细菌不断进入血液循环导致持续性菌血症发生,甚至出现败血症,在对症处理后可短时间内缓解,再次输液时症状会继续出现;而输液反应在更换液体及停止输液后很快缓解[3]。因此,可以从上述两点进行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输液反应症状鉴别。按照相关文献研究结果,在输液前先抽取管腔内2ml残留液体,再连接进行输液,但患者仍有发热等类似输液反应症状出现。通过回顾性分析认为,留置PICC导管的化疗患者,如果没有局部感染迹象,当出现类似输液反应症状时要首先考虑为导管内感染,并及时采集血液样本进行检测,从而避免单纯作为输液反应或感冒进行。

3 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护理

3.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当患者出现高热、寒战等症状后,护士要密切观察高热、寒战发生规律,并注意其与冲管及PICC内输液的时间关系,仔细分析菌血症发生原理与患者高热、寒战等症状的伴随症状的相关性,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监测其血压、脉搏及体温变化情况,将高热、寒战等症及时告知医生,并遵医嘱对低血压、高热、寒战等急性症状进行对症处理。

3.2 输液护理 对于在PICC导管维护前及输液前无发热等表现的患者,行PICC导管维护及输液后短时间内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时,要首先考虑为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可告知医生患者具体病情,立即停止导管内输液,并给予暂时封管处理。然后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在控制发热、寒战等急性症状的同时,立即采集患者静脉血5ml进行血常规培养。于患者对侧上肢建立静脉通路,暂时给予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血培养标本检测完成后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姚敏试验结果给予敏感度较高的抗生素。葡萄球菌是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较为常见的致病菌[4],在本组患者中,6例患者致病菌为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存在高耐药特点,可将糖肽类抗生素作为经验性用药,本组患者在未确诊时给予了盐酸万古霉素或盐酸去甲万古霉素静脉滴注,每8h或者12h滴注1次,确诊后根据药敏结果给予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单用或者联合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治疗,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得到明显改善。

3.3导管维护 本组12例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均发生在化疗间歇期,其感染可能也与导管维护及日常使用中的污染相关[5]。因此,在PICC带管期间护士要强化导管维护中的无菌操作,减少人员走动,在接触导管前后要严格按照洗手法进行手部消毒,在输液前要对肝素帽消毒。

4 结论

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一方面由于导管本身原因造成,另一方面由于医护人员不合理操作造成,在临床中要加强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输液反应及感冒鉴别,并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从而减少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冯玉玲,徐伟,于海,等.8例化疗间歇期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94-295.

[2]邹鹤娟,李光辉.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和处理临床指南:美国感染病学会2009年更新[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2):82.

[3]李家容,李慧莉,侯摇莉.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50-53.

[4]李莉,王亚秋,李淑霞,等.PICC置管患者引起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外源因素探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8):102-103.

[5]王春秀.导致PICC置管患者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16(3):512-513.编辑/哈涛

上一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经验交流(附36例报告) 下一篇: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