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审题

时间:2022-09-06 06:39:35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审题

作文课或考场上,常有同学一见作文题便匆匆忙忙提笔就写。由于事先没有经过仔细审题,写起来非常吃力,想一点写一点,像挤牙膏似的,这样写出的文章就很难符合题目的要求,有时写了很长一篇,才发现写跑了题,于是不得不从头写起,结果事倍功半,欲速不达,作文也得不到好成绩。

那么,怎样审题呢?

一、审清对象

当老师出题以后,先不要急于下笔,应该先仔细看清题目,保证确切理解题目的要求。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是日记,还是书信;是应用文,还是想象文……这些弄清楚了,作文就有了基本的方向。有的题目很明显,写人记事,一看就知道,如《我的妈妈》、《我尊敬的老师》,一看就知道是写人的;又如《一件难忘的事》、《发生在暑假中的一件事》,一看就知道是写事的;再如《美丽的小河》,一看就知道是写景的;《可爱的小狗》,一看就知道是状物的。《一封倡议书》,属于应用文;《我在2000年》,属于想象文。但是,有些题目,如《冬天的早晨》,既可以写景,也可以记事;《上学路上》,既可以写上学路上发生的事,即以记事为主,也可以写通过发生的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那就是以写人为主了。

二、审明范围

审题时,我们还要明确题目对作者所选材料在时间、空间、数量、对象及内容上有哪些限制。如果搞不清楚这些范围,忽视了题目对某方面的限制,作文时就很容易走题。比如,《暑假生活片断》,限制了选材的范围――暑假生活;《我的好朋友》,点明了记叙对象――好朋友;《快乐的星期天》,规定了选材的时间――星期天;《游香山》,规定了选材的地点――香山;《记小学生活中的一件事》,限制了数量――一件事,不能写两件或三件事。

对于复杂的作文题目,要学会从语法结构上进行分析。比如《我所经历过的一段有意义的生活》,这个题目比较复杂,它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

①文章内容应以“我”为主;

②要求写“所经历过的”一段生活,不能单纯写感想;

③要求写“一段生活”,不能只写一天或一件事;

④要求写的这段生活应当是有意义的,而不是一般的、平淡的。

审明作文范围,还包括用哪一种文体来写比较合适。比如,《要做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好学生》,这个题目要求写成论说文,讲清楚为什么要讲文明礼貌;《我所见到的新风尚》,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具体描写在社会上或者在学校里自己亲眼看见的新风尚;《怎样养兔》,要求写一篇说明文,告诉养兔的一般常识;《启事和便条》,要求写一篇应用文,介绍启事和便条的重要性和写法。

三、审准重点

看了作文题,要想一想题目的重点应该写什么。比如《雷锋的事迹教育了我》,这个题目的重点要求在“教育”二字上,既要写“雷锋的事迹”,又要写“我”从中受到哪些“教育”。如果只写雷锋的事迹,而没有写对“我”的教育,那就成了雷锋的故事;如果写了对“我”的教育,只是表表决心,也是轻重倒置,重点不突出。

为了提高审题能力,同学们平时可以进行这样一些训练:在课内外阅读中留心各种文章是怎样定题目的,细心领会题目与文章中心和内容的联系;在写各种文体的作文时,注意练习怎样给文章起个醒目而又恰当的题目。经过不断努力,就能逐步掌握审题方法,增强审题能力。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激趣” 下一篇:烟笼寒水十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