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民族文艺精品“叫好又叫座”

时间:2022-09-06 06:22:45

黔东南民族文艺精品“叫好又叫座”

打造精品实现“双赢”

2015年1月8日,北京,国家大剧院,来自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的侗族大歌队正唱着《夏蝉之歌》。全场观众无不被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歌声深深吸引,凝神屏息,细细品味“天籁之音”。

一曲终了,掌声雷鸣。

这是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全球首演的情形。该剧改编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民间文学作品《珠郎娘美》,将侗族大歌与民族管弦乐结合,融入侗族舞蹈、服饰、乐器、民俗等元素,以全新的艺术视角和手法,塑造简约纯净、清泉般闪亮的舞台艺术形象,展现侗族经典爱情传说,为观众奉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作为中央民族乐团和黔东南州联手打造的精品力作,《行歌坐月》取得了“叫好”又“叫座”的效果:不仅展现了侗族文化独有的魅力,让民族文化走出大山,更受到了市场的青睐――演出前几天,1725张门票就被抢购一空。

“在发展中传承,才是更好的传承。《行歌坐月》让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侗族民族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找到一条新的传承路径。”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副总监齐宪役说。

既赢得口碑、又赢得票房的黔东南民族文艺精品,《行歌坐月》并非首例。近年来,黔东南州在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上进行了许多探索:一方面加大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立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一方面通过形式创新,打造了一批民族文艺精品,积极推动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2013年8月1日,大型民族管弦乐苗族歌舞剧《仰欧桑》走进国家大剧院。9月,《仰欧桑》荣获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之后又在贵阳、凯里、长沙、深圳、武汉等城市巡演14场,几乎场场爆满,掀起了一股“仰欧桑热”。

除此之外,现代舞与民族舞混搭的国内首个大型室内立体全景苗侗风情舞台剧,2012年首演的《银秀》已驻场演出300余场,30余万人观看了表演,2015年还将推出新版,在全国范围内巡回演出;大型歌舞史诗《古韵镇远》成为镇远旅游的亮丽名片,每年接待游客数万人;大型歌舞音画节目《养心圣地・神秘从江》于2012年赴法国巡演,参加了6个国际艺术节,演出30余场,场场座无虚席;民族风情展演《醉美肇兴》、大型苗族歌舞《美丽西江》、《苗乡土韵》等一批文艺精品剧目,常年在当地驻扎演出,吸引了众多游客。

发展产业做活市场

“推出《仰欧桑》、《行歌坐月》,主要考虑的是社会效益,想让更多的人了解黔东南民族文化。在经济效益方面,我们将这两个剧目作为长期性、战略性文化旅游产品来打造,通过产业化实现盈利。”黔东南州歌舞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海表示,《仰欧桑》和《行歌坐月》的票房实绩,说明了市场对民族文化的认可,这让投资方很有信心。

打造高端民族文艺精品、全球巡演赢得票房口碑、落户家乡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在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方面,黔东南走出了一条市场化新路子,将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呈现出“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开发中加快发展”的良性循环。

例如,《仰欧桑》落户西江千户苗寨驻地演出的同时,还带来了仰欧桑文化产业园项目。截至2014年10月,该项目已获批土地102亩,拟投资2.5亿元,还注册了45大类仰欧桑法定商标,并将推出白酒、饮料、手工艺品等系列苗族文化产品。而《行歌坐月》也将作为全新的文化旅游精品项目,继1月8日国家大剧院首演后,开展全球巡演,最后落户从江县洛贯新区长期演出。

相比之下,已驻地演出300多场的《银秀》更具说服力。《银秀》由凯里市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贵州青蓝紫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两家公司按照51:49的股份配比成立银秀传奇旅游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如今,该公司已有演职人员192人,资产总额5000万元。

2013年9月,《银秀》入驻新建成的凯里苗侗民族风情园,成为园区一大亮点,不少游客慕《银秀》之名前来风情园观赏游玩。当年的国庆黄金周,园区共接待游客201680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35.6万元。2014年上半年,《银秀》热度依然不减,凯里苗侗民族风情园已接待游客超过24万人,成为贵州东部旅游精品路线上的人气景区之一。

黔东南州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则显示:2013年,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144亿元,占经济总量的3.61%。2014年前三季度,黔东南州第三产业增长16.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4%。其中,旅游业发展较快,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完成2733万人次和260.1亿元,同比增长23%和27.1%。

实践证明,民族文艺精品“落地”并与文化产业园区携手发展,能够取得“双赢”的效果:文艺作品落地生根,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产业园区赢得人气,项目投资加快推进。

体制改革探寻新路

精品力作频出、产业加快发展、市场活力倍增,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动力。

2013年以来,黔东南州文化体制改革逐步进入巩固、完善、优化的新阶段。黔东南万象传媒公司、黔东南虎翼传媒有限公司等州级文化体制改革单位年收入已超过1000万元。

其中,黔东南州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总额为691万元,净利润总额为195万元。尽管该公司规模并不大,但体制改革带来的成绩斐然――201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2万元,增长率135%;2014年营业收入约1043万元,同比增长50.9%,全年公益性演出123场,文化下基层演出65场,国外文化交流演出57场,公司打造的民族文艺精品《仰欧桑》、《行歌坐月》先后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作为中国大陆地区的唯一代表,2014年8月黔东南歌舞团还参加了“法国南方艺术节”,巡回表演80余场。

在常海看来,这些成绩全部得益于“体制机制改革带来的变化”。他表示,体制改革,带来的是从上到下的观念转变。“例如,在策划《仰欧桑》和《行歌坐月》时,一开始我们就考虑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一部戏演完之后不是‘刀枪入库’,而是形成产业、做出衍生产品。”

体制改革带来的另一变化,是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携手合作。与《银秀》类似,《仰欧桑》由黔东南州歌舞团有限公司与宇强投资贸易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仰欧桑演出公司,双方各自提供优势资源;《行歌坐月》的节目单上,贵州民间侗族大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为承办单位赫然在列,深圳市五十六民族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也被特别鸣谢。

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勇敢“走出去”的还有许多小型的文化企业,他们拓展业务形态,大胆跨过省界、国界,将艺术作品做细做精,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例如古韵镇远演出公司,在保证《古韵镇远》大型歌舞史诗剧正常演出的前提下,以历史文化为载体,以建筑文化、宗教文化、会馆文化、河商文化、军旅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主线,有针对性的进行反映苗侗文化的“锦鸡舞”、“侗族大歌”、“旱龙船”、“水鼓舞”、“反排舞”、“岜沙情”,乐器独奏“吹起芦笙庆丰收”、“木叶欢歌”等节目编排,开展市场推广,成功走出去承接商业演出达数十场。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预计达到330万元。

如何做活民族文化经济?如何做大文化产业?黔东南做出了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文化企业发展活力得到释放,文化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文化艺术精品层出不穷……

指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民族文化精品不能藏于深山之中,而是要融合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创新表现形式拓展市场渠道走出去,赢得更多观众的认可。(责任编辑/晏 青)

上一篇:调整政绩“风向标” 下一篇:美丽华寨村和业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