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06 05:48:40

宫颈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8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以剥式为主的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即宫颈癌根治术,综合治疗,5年内随访并观察患者的生存率及对其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中死亡3例,因各种原因失访5例,复发4例;患者的平均生存率约为82.5%。结论:目前手术是治疗宫颈癌较为常用,也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在采取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等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针对患者病情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以期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宫颈癌;预后因素;宫颈癌根治术

【中途分类号】R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415-01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妇科癌症疾病首位,且近几年发病情况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目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宫颈癌治疗以手术为主,我院依据文献,采用子宫切除手术方法治疗宫颈癌,并将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8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2.2±2.5)岁,其中小于或等于40岁的21例,大于40岁47例;已婚64例,未婚4例,其中4例有性生活史;已绝经患者15例。按病理类型分类,患者中鳞癌52例,腺癌12例,腺鳞癌4例;按细胞形态进行高、中、低分化病理分级,高分化8例,中分化51例,低分化9例;根据妇科检查肉眼判断患者肿瘤大小,直径大于或等于4cm的12例,小于4cm的56例;显微镜下见宫颈外三分之一肌层受肿瘤侵犯为深肌层浸润15例,无深肌层浸润53例;有宫旁浸润7例,无宫旁浸润61例;患者手术后切缘全部为阴性;有淋巴结转移18例,无淋巴结转移50例,转移率为26.5%。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根据国际妇科联盟(FIGO)子宫颈癌临床分期标准对患者进行分期。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以剥式为主),即宫颈癌根治术;术前辅助腔内放疗40例;其中15例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术后病理报告中有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浸润、宫旁浸润、深肌层浸润等的10例患者术后15天左右补充盆腔放疗,另有3例患者行术后化疗,25放疗加化疗。

1.4统计学方法

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计算患者5年生存率应用Kaplan-Meier法。2 结果随访至2012年6月,并对患者病情情况及对患者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患者中死亡3例,因各种原因失访5例,复发4例;本组研究发现,患者的平均生存率约为82.5%,详见下表;另对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类型、分期、深肌层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等因素与早期宫颈癌预后有关,详见下表:

3 讨论

虽然近几年来普查普治等方法的广泛开始,使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受性观念、病毒感染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宫颈癌仍是主要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且有发病年轻化的趋势,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除年龄外,淋巴结阳性、深部浸润、脉管内癌栓、局部较大肿瘤等因素都是宫颈癌复发的高危因素。

本组根据文献,通过对68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5年内随访,统计患者5年内的生存率,分析并探讨患者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深肌层浸润、宫旁浸润及脉管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等方面进行宫颈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旨在通过为部分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目前,我国治疗早期宫颈癌多采用广泛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清除术,即宫颈癌根治术的方法作为首要治疗手段,本组研究发现,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5年内生存率分别为90.5%与81.6%;随着宫颈癌诊断技术的提升及发病越来越趋向年轻化的情况下,许多年轻女性被诊断出早期宫颈癌病症,并强烈要求保留生育及内分泌功能,主要涉及如何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卵巢功能、阴道功能及提高术后性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研究发现,卵巢性激素与宫颈癌的发生无明显关系,保留卵巢不会影响宫颈癌的治疗,也不会引起不良后果。

目前,宫颈癌的辅助治疗方示有术前腔内放疗、术后放疗、术中化疗、术后化疗等。经本组患者预后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后放疗因素对宫颈癌预后有一定影响,即预后明显优于未行放疗患者,由此可推断,术后放疗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之一,可针对患者病情,酎情施用。在本组研究中,我们对患者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深肌层浸润、宫旁浸润及脉管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等方面进行宫颈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中发现,年龄是宫颈癌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另外,在对患者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深肌层浸润等因素也被认为是重要的预后因素,表明组织分化程度高的患者预后要优于组织分化程度低的患者;无宫旁浸润患者预后高于有宫旁浸润;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优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由此可见,在完善手术及辅助治疗手法的同时,要加强对有病理证实的癌细胞分化程度差、宫旁有浸润、有淋巴结转移等病症的患者的重视程度,对其进行严密随访,可较其他患者随访次数增加一倍,缩短随访间隔,预防宫颈癌治疗后的再次复发,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 刘改新 影响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8,(6).

[2] 吴素慧 子宫颈癌Ⅰb和Ⅱa期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7,(2).

[3] 周瑞丽,刘国炳.宫颈癌发病年龄与临床预后因素的关系探讨[J].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68―69.

上一篇: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CTU)与静脉肾盂造影(IVP)... 下一篇: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在社区孕产妇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