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黄瓜水分的促控管理至关重要

时间:2022-09-06 05:30:15

搞好黄瓜水分的促控管理至关重要

黄瓜植株高大,柔嫩,叶片多而大,果实含水量达95%以上,对水分的需要量也很大。但黄瓜根系分布较浅,吸水能力弱,要求土壤的绝对含水量在20%左右。因此,只有根据黄瓜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及时供给,才能获得高产。

一、浇水“三看”

1 看龙头

正常叶色从下到上由深到浅,龙头舒展肥壮,有两片以上未开展的幼叶拢抱,颜色鲜绿,毛茸发达,各小叶生长均匀,叶柄与茎呈45度角,叶片平展。缺水时,龙头瘦小而尖,已开展的叶片与龙头间距离近,叶色发黑,隔夜不变色,叶柄与茎的夹角增大,叶片稍下垂。水分过多时,叶色淡、叶片薄、叶柄与茎的夹角缩小。

2 看卷须

正常卷须粗壮,卷须与茎呈45度角。缺水时,卷须呈弧状下垂。水分过多时,卷须直立。

3 看瓜

缺水时,瓜色深绿。水分过多时,瓜色淡,瓜未长大而弯曲或尖顶。浇水不匀,出现大肚瓜或细腰瓜。

此外,灌溉与否及灌水量的大小、天气变化情况、土地的干湿状况等都是判断黄瓜是否缺水的依据。必要时,还可采用测试土壤含水量,看土壤负压指示表等进行综合判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灌溉措施。

二、浇水时期

1 缓苗期浇水

定植后到幼苗开始生根长新叶的缓苗期,春黄瓜定植时最好不灌明水(浇暗水),定植后3~4d再在定植行间开小沟或挖穴灌水,即能缓苗。

2 苗期浇水

一般浇缓苗水后不再浇水,进行蹲苗,以中耕为主,促根系发达,控茎叶生长。但蹲苗要适当,切不可过度,应根据品种特性、生育状况、土壤等情况灵活掌握,早熟品种宜轻蹲苗。蹲苗后的第1水对协调瓜与秧的生长关系至关重要,浇水过早营养生长偏旺,幼瓜发育迟缓,甚至产生“化瓜”。

但在未浇缓苗水或基肥烧根的情况下,如不及时浇水,可能会引起瓜秧不长,叶子抽缩,光合产物下降,造成化瓜或根瓜苦味的发生,故在根瓜坐住前浇1次小水,也不致引起化瓜。

浇水过迟,水分不足,植株生长受挫,严重时发生“花打顶”。一般在根瓜瓜把发黑,瓜长达15cm左右,叶色深绿,生长点缺乏光泽,叶片中午略有萎蔫,而傍晚尚能恢复时结束蹲苗,及时浇促秧水。

3 结瓜期浇水

进入结瓜期后需水量逐渐增加,此期缺水,不但影响植株生长,且成瓜速度缓慢,会出现歪嘴瓜,严重影响瓜的品质和产量,但浇水宜小水勤浇,保持湿润。灌后进行浅锄,否则连续灌水地面板结,蒸发更快。有条件的最好采用渗灌。

结瓜初期:气温低,植株小,结瓜不多,以龙头下两片真叶黄绿色时为灌水指标,一般每隔5~7d浇1水。盛瓜期:产品大量形成,气温升高,需水量大增,以龙头下3片叶子黄绿色时为灌水指标,每隔2~3d浇1水或隔日浇水,促幼瓜迅速膨大。春露地栽培,雨量多时,灌水次数可适当减少,保护地内,灌水次数相应增加。采收后期:植株衰老,根系吸收能力降低,结瓜数减少,以不缺水为原则。浇水宜在采收前1 d进行,每次浇水后加强通风降湿,防止病害发生。

三、浇水方法

1 冬暖大棚浇水

因冬季气温低、光照弱,应不浇明水或少浇水防止地温下降。

2 高畦浇水

可从沟中少浇水洇畦,或在定植时将小高畦整成双高垄,即每隔1.2m左右做成2个30cm宽、间距20cm、高15cm的小垄,垄间小沟深10cm左右,浅于垄沟,用一幅膜将两垄和畦沟盖住,每垄栽秧1行,浇水时在畦头掀起地膜顺小沟在膜下小水洇浇。

3 平畦浇水

应开小沟洇浇或点浇,大水漫灌会使黄瓜停止生长或锈根死亡。

4 根据温度浇水

天气转暖,温度升高,浇水可加强,但应控制湿度。白天温度高,可通风调节,夜间温度低,空气相对湿度易增大,叶片易凝结水珠,引发霜霉病,故除保持土壤湿度适宜外,可在夜间开小的通风口通夜风,适当降低湿度和夜温。

5 及时扫雪

春暖棚坡度小,大雪有压倒棚的危险,要冒雪清扫。雨天要将棚封闭,防止雨水滴入棚内。为防棚膜凝水滴湿瓜秧,可采用无滴膜。

6 雨后排涝

黄瓜一方面对水分需要量较大,要求土壤湿度较高,但另一方面又不耐雨涝和灌溉积水。有条件的可软管灌溉或喷灌,高温季节,下午利用地下井水可有效降低地温3~5℃,大雨,暴雨后及时排水。

上一篇:保护地番茄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以及综合防治措施 下一篇:寒冬做好大棚蔬菜的保温防冻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