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感:品德课堂的冲击波

时间:2022-09-06 04:48:57

现场感:品德课堂的冲击波

一、常态:学科“现场感”的本位回归

鲁洁教授的“回归生活”的品德课程理念中这样提出:“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就本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由此可见,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课堂,应以常态性为前提。品德课堂的“现场感”正是这样一种常态中所营造的氛围,它是一种道德建构中的真实体验和生成。

思品课和数学课、语文课不完全一样,重视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真实的体验、情感的升华,最终达到公民素质的养成。让品德课堂走向平实,就是师生以“走进生活、走入社会”为核心,互动互促,让道德学习与人的生存、发展真正连接起来。品德课堂的返璞归真,正是学科本位的回归,是生本课堂的价值所在。

二、平实:追寻真实、有效的整合点

1.触碰真生活,对接“真”课堂

在《他们需要关爱》这一课的导入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师:谁愿意当我的小喇叭?

(生积极举手,老师请生A到台上来,对其耳朵轻轻说上一句话。)

师:请你不要说话,用动作来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生A胡乱比划,下面的同学阵阵发笑,猜了半天也没猜出来。师公布答案,大家恍然大悟。)

师问那位学生:刚才他们猜了半天也没猜出来,你是什么心情?

生A:我很开心,因为他们都猜不出来……也有点失望。

师:好实在的回答啊,让我们读懂了你的内心。同学们,下面我们再来做个小游戏。请你用一只手拿出书包里的书和铅笔盒做课前准备。预备――开始!

(学生手忙脚乱地拿书和铅笔盒,准备速度参差不齐。)

师:刚才你用一只手拿书和铅笔盒做准备,有什么感觉?

生B:我感觉这样拿东西很困难。

生C:我的动作很慢。

师:有相同感觉的同学请举手。

(全班同学几乎都举起了手。)

师(动情地说):刚才我们用一只手做课前准备,感到非常困难。还有前面这位同学,他不发出声音,只做手势,我们都听不明白他的意思,很着急。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人,他们不是一分钟、一小时、一天感到这样的不方便,而是一辈子都在这样的困难和不方便中生活。有的人一辈子只能用一条腿走路,用一只手做事;有的人一辈子听不见,不会说话,只能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人一辈子看不见,我们这个五彩的世界在他的眼里只能是漆黑一片……像这样的人我们叫他们――

生(齐说):残疾人――

……

这个有效情境的创设,通过活动激活儿童的生活,让课堂对儿童生活的关照有了可能。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学生对残疾人生活的体验,对残疾人困难的感受,正是他们了解残疾人内心、走入残疾人世界的有效途径。学生品德形成最本质的方式,应该是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不断进行自我领悟、内化的过程,只有融入真实生活体验的课堂,才能平实有效地引领学生进入这种自我学习。

2.回答真问题,呈现“真”答案

新课程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课程的实施努力让儿童学会营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积极、快乐、负责、有爱心、有创意、肯动脑的生活。品德课堂着眼的应是学生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展现的应是学生真实的想法,坚决杜绝“说假话”、“上假课”。

在《法律护我成长》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几次试教下来,学生们的回答没有一次完全相同。有的同学提到“在家里被父母打骂,日记未经允许被看,自己权利是否受到侵犯?”有的同学则提到“在学校里老师的罚抄行为是否侵犯了自己的权利?”还有的同学则提出质疑“成年人在未成年人聚集的场所抽烟,这样的行为是否违法?”

面对这样一个个真问题,学生不断抛出了与自己实际生活相关的“真”答案。为此,我针对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预设了种种学生有可能会出现的想法,课堂上精彩连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一次次在课堂上重现。在品德课上,只有这样开放式的问题,才能给予孩子真诚表达的空间。面对学生们一次次率真的回答,就需要找到生活的基点,“备厚”教材,我们才能有“一览众山小”的视野,才能将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带入品德课堂。品德课堂应该是孩子们说真话的课堂,是解决“真问题”,呈现“真答案”的过程,也是学生道德自然建构的过程。

三、灵动:互动活动的现场调控

1.关注兴趣,创设活动中的陌生与亲切

因为真实,所以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和切实需要的,应是思品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整堂课的所有活动都应来自于真实生活,贴近日常现象,真正地使学生们学有所知、知有所用。品德课的活动形式要力求新颖一些,让学生有陌生感,激发学习兴趣;而活动内容要实在,教师应善于捕捉儿童当下的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积极参与其中。

在《我与小动物》教学中,一位老师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有图书籍的特点,将自己儿子曾经读过的动物绘本搬到课堂上来,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动物的百科知识,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迅速把握到了与众不同的动物知识;在《班级中的岗位》一课上,教师把平时班级生活中的班级岗位竞选引到课堂中,按原貌自然而生动地活化于课堂,创设新岗位展开竞选,学生为班级服务的热情高涨;在教学《从一滴水说起》时,请学生将带来的月水费单进行比较,从而找出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同样是三口之家,为什么用水会有多有少?通过热烈的讨论和研究,学生们发现了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浪费水的现象,并找到了多种节水的好方法。

陌生而又亲切的精彩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了活力高效的课堂。

2.捕捉生成,踩准学生自我内化的生长点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品德课堂的现场感往往来自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话、解疑,而这一切全都出自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环境。所以在课前,教师就要将学情和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行预设,“不打无准备之仗”,重视和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捕捉学生的提问和反馈信息,只有抓住契机,及时进行价值引导,才能更好地促发学生有效思考、内化,建构道德。

在教学《法律护我成长》时,我遭遇了以下情景:

师:最近的新浪微博上,网友们在不断转发这样的照片。

(出示被拐卖、被迫乞讨、被停学的照片)

师:这些现象都是在我们社会上真实存在的,其中拐卖儿童的现象特别严重。据统计,去年1月至7月,全国各级法院受理拐卖儿童案件已高达1233件。

(出示数据,学生惊呼!)

师:看到这样的现象和数据,你想说些什么?

(同座位两人讨论。)

生1:没想到拐卖儿童的现象竟这样严重,太令人惊讶了!

生2:这些人贩子太可恶了,真应得到法律的制裁!

师:老师听出了你们的愤慨,还有谁想说?

生3:我不明白,不是有法律保护我们了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儿童被拐卖呢?

(我心里一惊――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但表面还得“沉着应战”。可转念又想,这似乎也是个不错的话题。)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们放在后面来解决,好吗?

(孩子点头,仍然满脸狐疑。课堂继续,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了解了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知识,并根据手中的法律条文来判别家庭、学校、社会中的种种现象是否侵犯了自己的权利。这堂课渐近尾声。)

师:你知道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社会上的哪些机构、部门和人员寻求帮助吗?如果在学校里又向谁求助呢?

(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

……

师:刚才大家说得都很好,是的,学会求助,法律就能保护我们茁壮成长。(我望向先前提问题的那位同学)可是,像刚才那位同学所说的,虽然有了法律,违法犯罪的现象还存在着,这说明什么?

(同学们又一次展开了讨论)

生4:现在的法律还需要不断修改,以更好地保护我们。

生5:凡事没有完美,法律也一样,我知道这几年法律也是在不断修订中。

(我瞥见先前提问的学生也在不断点头。)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告诉大家,从2009年4月至今,公安部部署并开展的全国打拐行动,已经侦破拐卖儿童案件5900余起,解救被拐儿童9300多人。相信在法律的帮助下,更多被拐孩子会回到温暖的家,犯罪分子也将得到应有的惩罚。

……

是啊,在课堂上的生成不是课堂的麻烦,而正是一份难得的精彩。作为教师,要针对学生在现场萌发出来的新问题,及时作出反应。教学的环节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及时取舍、调控。在课上,老师应是“平等中的首席”,是一个真诚的“陪伴者”,在很多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往后退,再往后退,将课堂的时间、空间、表达的权利还给孩子。

3.延续现场感,课后仍关注儿童生活

在《请到我的家乡来》这节课的尾声,引领学生再次通过欣赏录像回顾家乡的美景,留下为远方的客人介绍美食和土特产的引子;在《我与小动物》的尾声,让孩子领养小动物――蚕宝宝,在《不同地区,不同生活》这一课结束时,给学生分发神秘礼物――青稞饼,让热情延续;在教学《为什么是母亲河》后,发出开展“保护母亲河”志愿者活动的倡议,让学生在享受着母亲河带给我们的滋养和一切时,也思考着能为它做些什么。

人作为一个时间性的存在,总是向着未来的无限丰富的可能而开放的。儿童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是具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的鲜活的完整生命体。因此,德育是一个过程,课堂对于学生道德生活与道德精神的建构,只是一个开始或者说是一个片断,教师应将品德课堂的现场感延续下去,在小结中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提炼、总结、提升,并在课后持之以恒地关注儿童的生活,让学生的道德认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体验:让课程资源活起来

1.以生为本,用好可感资源

品德课堂是常态的课堂,常态的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实做宽知识的准备。在上环保题材的品德课时,教师要去了解相关的环保知识和环保信息;在上法律题材的品德课时,教师要去学习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条款;在上历史、地理等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时,教师更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等等,有时候上完一节课,教师已经成了一个“历史通”、“地理通”了。

以历史题材的品德课为例,鲁洁教授认为,小学不应过于强调历史的知识点,而应教给孩子“活着的历史”。历史本身就是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正如托马斯・凯利所言:“历史好像是去外地的一次旅游。它把学生带到一个奇妙的令人兴奋的新世界,展示一个令人兴奋的将来前景。”因此以生本作为教学旨归,在众多的资源中进行筛选、整合,选择学生感兴趣,在现年龄阶段可感知、可理解的资源来为教学服务,就尤为重要。

如在上《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下)》中“四大发明”里的“火药”这个环节时,我花费气力找了很多与火药相关的资料,从火药的发明到发展,再到火药的对外传播到影响。原先的设想是让孩子利用资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经过课堂实践,发现孩子阅读资料和研究资料的能力和我想象的相差甚远,课堂时间也不允许这样长时间的自学,于是搜集的资料一删再删。最后我考虑到这一环节的目的,其实就是想让孩子感受到火药的威力,从而了解火药的发明和发展对整个世界格局的推动作用,便果断地取消了原先精心准备的所有文字资料,而让一段战争录像取而代之。

这段“活”的可感资源,取得了震撼的现场效果,它发挥了实在的效用,助了孩子们的学习一臂之力。

2.与时俱进,用实新鲜资源

时代日新月异,世界格局在不断调整;地球的生态平衡在时刻发生改变;社会的进程中,人们的衣食住行、心理状况等都在不断变化……各方面的信息接踵而至,学生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中,而教师更不能只停留在原地进行品德教学。有一位品德教研的资深专家已经退休,还在兢兢业业地指导着年轻老师们的品德教学。令我惊异的是,无论拿到哪个年级、哪个方面的品德课,她总能说出许多与该内容相关联的最新时事。后来我才了解到,她每天早上收听广播,晚上收看新闻联播,家中订五份报纸,方方面面的信息从不同的渠道纷沓而至,她才能如此广博,侃侃而谈。作为一名品德课教师,真的需要有这样自我“充电”的过程,坚持不懈,才能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号准时代的脉搏,引领学生与时俱进。

曾听过一位老师的《地球在“发低烧”》这一课,后来隔了一个月,她正巧又在区里开课,我又一次聆听。在新的设计中,她又加入了新的元素。该教师在课上出示了报纸前几日报道“伊朗出现了土地沙漠化”的新闻,联系南京曾经遭受的一场沙尘暴,让学生回忆当时的感受。接着又出示了在遥远的内蒙古地区美丽的夏尔淖尔十年前后的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地球发低烧所造成的环境的巨大变化和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孩子们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经历,品德课堂需要这些新鲜资源的及时补充。与时俱进的新鲜资源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增加了课堂的现场感,时代感。

的确,品德课堂教学只有真实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的;只有在开放的活动情境中关注学生学情、学习心态、学习地位,高效活力的,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实的德育课堂需要“现场感”:需要在课上重现儿童生活原貌,带给学生真实的问题,使他们产生真切的情感上的体验、知识上的认同和经验上的同享;需要在常态下真正让学生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号准时代的脉搏。真实的课堂就是最有冲击力的课堂,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儿童才能更具创造性,更有个性地发展,把道德规则和道德观念的学习建立在自然与真实之中,成为生活的主人。

(徐睿,南京市琅琊路小学,210000)

上一篇:生本视野小学英语课程的草根化诉求 下一篇:英语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的误区、反思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