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时间:2022-09-06 04:12:01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摘 要: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综合性、实践性非常强。与学生就业有很大的联系,必须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更应贴近生产。实行生产式教学,在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教学、改革中引入了模块式教学方式,加重了实践教学比重,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完善,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园林植物栽培养护;项目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1 项目教学法概述与教学设计

1.1 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凯兹教授和加拿大教育家查理教授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其目标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一定的职业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而这些能力正是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所以,在高校中推行项目教学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项目的实施流程

1.2.1 布置任务

如项目中任务是园林林欣实训场绿篱的整形修剪,要达到的能力目标是:根据周边环境,结合实际需要,对学院园林林欣实训场的绿篱进行整形修剪;会熟练操绿篱机、枝剪等机械对绿篱进行修剪。具体实施过程如下:第1次上课时,就将学生按组进行划分,每队6~7人,共8个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教师在这里以技术员兼监管员的身份出现。在上一次课结束时,给各组组长发本次课实训任务书,园林林欣绿化实训场的绿篱萌枝长出,影响了观赏效果,要进行相应修剪整形。

1.2.2 制定计划

各组长根据收集的资料,制定绿篱整形修剪计划。各个组员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信息收集和计划的制定。因为绿篱修剪的形式多样,修剪的形式可以不局限原有的形状,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根据各队制定的计划进行指导,最后完成原有目标。

1.2.3 实施计划

各组按已经制定好的计划实施绿篱的整形修剪。在实施过程中,组员间团结协作,尽量独立解决问题,只有当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再给予讲解和指导,任务结束后学生看到的是修剪后的绿篱,各组学生就自己的实训成果发表观点,并对其他组的实训成果给予中肯的评价。

1.2.4 总结评价

修剪后先由各组组长对整形修剪进行总结评价,再由教师对各队修剪的情况进行相应点评,并对此次实训项目进行总结,最后按已制定好的项目考核表给每位同学打分。

2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理论教学体系分析

本课程从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发,立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系并以就业为导向,需要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而开展项目教学。

我们实施的《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内容体系分为四大模块。

第1模块“园林植物的繁殖技术”,包括:园林植物的种子检验、园林植物的穴盘育苗繁殖、园林植物的扦插繁殖、园林植物的压条繁殖、园林植物嫁接繁殖影5个任务。

第2模块“园林植物的移植技术”,包括:草本植物幼苗的容器移植、园林草本植物大田栽培技术、大树移植3个任务。

第3模块“园林植物的修剪整形”,包括:草本植物的整修修剪、行道树的整形修剪、花灌木的整形修剪、绿篱的整形修剪、藤本植物的整形修剪5个任务。

第4模块“草花绿化设计与摆放造型”,包括:园林植物花境设计与摆放造型和草花绿化的色块设计与摆放造型2个任务。

贯穿项目“园林植物的土、水、肥的管理”,主要针对各个阶段园林植物的需求进行养护管理。

这些项目综合性强,在课本上都无法直接找到内容,必须要让学生去查询相关资料,这样学生的自主性才会体现出来。同时,可将植物栽培养护方面的职业工种考试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之中,以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其职业能力为主。

3 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一个班级近50名学生由一个教师进行组织和辅导,同时完成检查、评价和总结,显得力不从心。可采用两个教师同时上课的形式,既可采用多种形式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不同的任务,又能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配套教材尚未开发,学生起初对项目教学法极不适应。采用项目教学对教师而言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它需要教师打破学科体系的知识结构,按照工作内容重新设计教学,而学生手里仍然使用的是传统教材,听的是工学结合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内容,不免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因此,建议在深入学习领会教学理论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发编写出适用的配套教材,满足课程的需要。

项目教学法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要求教师要具有丰富的职业经验,只有了解企业的工作过程和经营过程,才能根据企业生产和岗位需求选择典型项目任务。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企业见习、实习等途径了解企业,积累工作经验,以便能更好的指导学生。

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从项目提出到项目实施都是组织者,同时负责完成指导、评价和总结,这就要求教师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显现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仁芳.略论项目教学法[J].科学大众,2008(11):49.

[2] 陈艳.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技能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08(7):181.

上一篇:地面气象测报易犯错误分析及其对策 下一篇:速冻食品保冷装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