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 第22期

时间:2022-09-06 03:48:47

从温饱到幸福,是一个时代的嬗变;从茫然奔波到体味幸福,是公民权益的转身。“幸福”,正成为诸多地方的施政目标。近日,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18个省市区明确提出了“幸福社会”的概念;2011年数据则显示,已有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幸福城市”。当“你幸福吗”成为一种公共性提问的时候,意味着转型期的中国开始叩问心灵、关注个体生存感受。中国人民已经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邓海建(评论员):不管你怎样定义幸福,从“仓禀实”到“知幸福”,确实是一种进步。这说明一切宏大的公共叙事,必回归于人本坐标。在中国的话语平台上,完成了从集体记忆向个体感受的嬗变——中国人可能不再是大红大绿中的一抹艳色,而是鲜活的名字和性格分明的面孔,是对个体欲求的聆听与尊重。

祝乃娟(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硕士):更高层次的幸福并不是空中楼阁,它需要那些小而确定的“幸福”被不断实现,社会充分体现公平、鼓励创新、法治严明,井然有序,以及人情温暖,从而实现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感以及精神层面的愉悦感。

《新京报》(社论):政府无法满足社会成员千差万别的幸福偏好,也不便用量化工具考核民众幸福感的多寡。建设“幸福社会”,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回到社会公平与公正,回到公民的基本权利本身——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需要“将人作为目的”,一切公共政策理当把“以人为本”作为根基。

浦兴祖(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每个人心里有自己的幸福,自己感到自己的需要与追求得到了满足,就是会觉得幸福。幸福是一种满足感,是动态的,是有层次的。今天觉得幸福了,明天可能觉得还不够幸福,就希望得到更高层次的幸福。

《东莞时报》(评论):作为社会人,我们需要一个可以诗意栖居的大环境。在这里,我们拥有足够高效、清洁、专业、亲民的公共服务系统;我们不必每天生活在水污染、空气污染、蔬菜残留的环境梦魇之中;在这里,我们拥有独立而富于自尊的司法体制,不必担心无端被公权欺凌;我们的社会温暖与团结,所有这些的结合,才有可能烘托出“幸福”。

朱昌俊(评论员):政府将更多的目光瞄准了民众的“幸福”,无疑是一种价值理念和发展方式上的双重纠偏。但如何使理念变成民众可感的“幸福度”,首先还是要解决的“幸不幸福”由谁说了算、“不幸福”如何得到反馈的根本问题。

《侨报》(美国):物质、精神需求未获真正满足、权利需求被忽视是挡在通向“幸福中国”路上的三个“拦路虎”和“三座大山”。唯有搬掉“三座大山”——大到分配制度的改革,小到一座新幼儿园的建立,百姓才能抵达“幸福”的彼岸。

上一篇:把握宏观经济走势 创新企业发展战略 下一篇:趣人辜鸿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