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雨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时间:2022-09-06 02:16:40

建筑工程雨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摘要:夏季施工面临雨多 、风大 、高温等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 ,直接危及生产安全 ,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因此, 科学合理组织施工,采取必要安全技术措施 ,积极应对雨期施工面临的各种危险状况, 对提高抗风险能力、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雨季施工;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一、雨期施工的特点

雨期施工的特点包括不确定性 突然性 雨期长,所以应做好准备工作,也要重视雨期施工的无边际组织:1、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时要根据雨期施工的特点,将不宜在雨期施工的分项工程提前或拖后安排。2、合理进行施工安排 做到晴天抓紧室外工作,雨天安排室内工作,尽量缩小雨天室外作业时间和工作面。3、密切注意气象预报,做好防汛准备工作,必要时应及时加固在建的工程。

二、雨期施工总要求

1、由于夏季施工暴风雨等恶劣天气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对施工影响程度难以进行预测,需要加强对气象信息的了解,及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加强防范。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充分考虑雨期施工的特点,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室内外作业,搞好工序穿插,提高功效和施工速度;遇到较大的暴风雨天气应停止施工。

3、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准备。对脚手架、物料提升机和人货两用电梯以及仓库、防护棚、临时设施等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和人员到位,发生险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三、季节性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

1、如夏季防暑降温、雨季施工要制定防雷防电,冬季防火、防大风等。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内容不拘一格,按其施工项目的复杂、难易程度及施工环境条件,选择安全防范重点,但施工方案必须贯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为了进一步明确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的重点,应抓住防高空坠落、防触电、防交通事故、防误操作等几种伤害的防患制定相应的措施,内容要充实有针对性。

2、技术措施指的是为保证人员安全施工和设备安全运行,从技术上对设备和人员操作采取的措施。制定技术措施时,应视工作对象和内容,以规程为依据,特别是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写。编写技术措施时,应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掌握电网运行方式,明确带电设备,对需要检修和处理的设备从技术上采取安全保证。

3、安全措施应从人员教育、危险点预控、措施落实、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安排,尤其要进行深入的危险点分析。实行预控就是要根据作业内容、工作方法、作业环境、人员状况(包括人员情绪)、设备实际等去分析,查找可能导致人为失误事故的危险因素,再依据规程制度逐一制定防范措施,不得照搬规程或套用其它工程安全措施,并在生产现场实施程序化 规范化作业,以达到防止人为失误事故发生的目的。

4、雨季施工的运输道路畅顺。在雨季施工中,应保证机动车道路具有足够宽度和转弯半径,一般汽车单行道宽3.5m;双行道宽6m;平板拖车单行道宽6.5m;双行道宽8m;现场道路转弯半径,对一般载重汽车不少于12m,一般平板车不少于12-18m,道路的纵横坡度及排水坡度均应保证机动车辆的安全运行。

5、雨季施工的防雷装置。雨季施工常发生雷雨天气。为了防止雷击事故,雷雨时应严禁现场人员在高墙旁、大树下避雨,或停留在接近电杆、铁塔、架空电线等易发生雷击的场所和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10m以内的区域及施工现场高出建筑物的塔吊、井架、电梯、钢管脚手架等都必须设防雷装置。避雷针应安装在塔吊、井架、电梯、钢管脚手架的最高顶点处,并应满足防雷的相关要求。

6、脚手架及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雨季施工常会发生脚手架下沉,塔机被暴风刮倒等事故 因此,脚手架及高耸设备应加固,地基土应牢靠,脚手架应增设防滑条等 雨期高处作业应防止摔倒 触电而引发的事故 所以,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脚手架设防护栏的安全网,对各类电器设备及线路应做到经常检查及保护维修等。

总之,雨季施工的不利条件对建筑质量有较大的危害,因此雨季施工时应制定详尽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

四、雨期施工技术防范措施

雨期施工主要解决雨水的排除, 对于大中型工程的施工现场必须做好临时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 其中包括阻止场外水流入现场和使现场水排出场外两部分。

首先可以在建筑物周围设置临时排水沟和截水沟来阻止场外水流入现场。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纵向边坡坡度应根据地形确定, 一般应小于 3‰, 平坦地区不小于 2‰, 总体要求是既要能及时排完现场积水, 又不使排水沟的工作量过大。b.沟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土质和沟的深度确定, 粘性土边坡一般为 1: 0.7~ 1: 1.5。c.横断面的尺寸应根据施工期内可能遇到的最大流量确定, 最大流量则应根据当地气象资料, 保证足以泄流的排水沟断面面积。

雨水对建筑物各分部工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一些受雨水影响较大的室外分部工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比如在土方和基础工程方面应注意以下的方面: 雨期开挖基槽(坑) 或管沟时, 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为防止边坡被雨水冲塌, 可在边坡上加钉钢丝网片。并抹上 50mm细石混凝土, 也可用塑料布遮盖边坡。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的分期完成。为防止基坑浸泡, 开挖时要在坑内做好排水沟、集水井并组织必要的排水力量。位于地下的池子和地下室, 施工时应考虑周到。如预先考虑不周, 浇捣后, 有大雨时, 往往会造成地下室和池子上浮的事故。

在砌体工程方面也有几点注意事项: 砖在雨期必须集中堆放,不宜浇水。砌墙时要求干湿砖块合理搭配。砖湿度较大时不可上墙。砌筑高度不宜超过 1m。雨期遇大雨必须停工。砌砖收工时应在砖墙顶盖一层干砖, 避免大雨冲刷灰浆。大雨过后受雨水冲刷过的新砌墙体应翻砌最上面两匹砖。稳定性较差的窗间墙、独立砖柱, 应加设临时支撑或及时浇筑圈梁, 以增加墙体稳定性。砌体施工时, 内外墙要尽量同时砌筑, 并注意转角及丁字墙间的连接要同时跟上。遇台风时, 应在与风向相反的方向加临时支撑, 以保护墙体的稳定。砌体砂浆的拌和量不宜过多, 应以能满足砌筑需要为宜。拌好的砂浆要注意防止雨水的冲刷。

对于混凝土工程可采用以下方法: 模板隔离层在涂刷前要及时掌握天气预报, 以防隔离层被雨水冲掉。遇到大雨应停止浇筑混凝土, 已浇部位应加以覆盖。现浇混凝土应根据结构情况和可能, 多考虑几道施工缝的留设位置。雨期施工时, 应加强对混凝土粗细骨料含水量的测定。及时调整用水量。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前, 要了解 2~ 3 天的天气预报, 尽量避开大雨。模板支撑下回填要夯实, 并加好垫板, 雨后及时检查有无下沉。

结语

我国南方地区的降雨偏多且具有强降雨覆盖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重、多灾并发等特点。但因建设工程建设需要,往往需在雨季施工。为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 提高经济效益,必须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积极应对雨季施工面临的各种危险状况。

上一篇:西气东输淮阳压气站冷却水塔铜管冻裂分析 下一篇:提高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的实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