颧骨缩小整复术相关骨性解剖学观测

时间:2022-09-06 02:13:28

颧骨缩小整复术相关骨性解剖学观测

[摘要]目的:为颧骨缩小整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0例成年女性颅骨标本的颧骨结构进行观测。结果:①颧突位于颧骨的中下1/3交界处;②颧突点处颧骨的厚度,左侧:(6.68±1.64)mm;右侧:(6.77±1.43)mm,左右两侧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眶下孔距同侧眶下缘和颅正中线的距离分别为左侧:(8.33±1.48)mm、(25.01±1.32)mm;右侧:(7.77±1.56)mm、(25.20土1.07)mm;左右两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颧骨额突至上颌窦外上角的距离和上颌窦前壁的厚度分别为左侧:(42.57±5.8)mm、(0.50±0.03)mm;右侧:(43.02±6.4)mm、(0.49±0.05)nun;左右两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颧骨结构的细致观测对更好的开展颧骨缩小术减少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颧骨;解剖学;整复术

[中图分类号]R782.05 R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7-0956-03

颧骨位于面中部两侧的外上部,左右各一,对称协调,是面中部侧方轮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面中部宽度、前突度的重要结构,其形态和突度对面容的协调与美观有较大影响。亚洲人的审美观以尖圆形的脸型为最美。颧骨肥大,是东方人十分厌恶的容貌缺陷。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概念的更新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形态美有了更高和更广泛地追求,近10多年来,有许多高颧骨面型者提出颧骨缩小整复术的要求,尤其以年轻女性较为多见。随着颅颌面畸形中颧骨整复手术数量的明显增多,该手术导致的一些并发症时有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手术的开展。然而,关于颧骨形态的研究在国内外不是很多,为此,我们对颧骨结构进行了细致的解剖研究,以期为术式的开展及减少并发症提供应用理论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随机选用佳木斯地区出土的30例成年女性干颅骨标本,所有颅骨均完好无破损。

1.2 观测方法

1.2.1 颅骨观测:将颅骨固定于摩立逊定颅器上,用人类学方法观察颅骨的颧骨、颧面孔、颧结节具体解剖形态,测量颧突点的位置、颧突点颧骨的厚度、眶下孔的位置、上颌窦与颧骨额突的关系。

1.2.2 测量点选择及定义:测量标志点参考邵象清(1985);Woo TL(1937);于晓慧(1990):章宏毅(1993)的资料来确定。颧骨轮廓标志点及其定义见表1。

2 结果

2.1 颧骨的形态结构特点:颧骨略呈四边形(近似菱形),位于面部的外上部,左右各一,成对、紧位于皮下,颧骨和颧弓为面部较突出的部位,是决定面部轮廓和外形的主要骨骼。颧骨由1个菱形的骨体和4个骨突组成,有3个面和5个缘。

2.1.1 四个骨突,即:①额蝶突:较厚,呈锯齿状,上接额骨颧突与额骨相连接构成眶外壁的一部分,后连于蝶骨大翼的颧骨缘;②上颌突:宽大与上颌骨的颧突相连,形成颧上颌缝;③颞突:扁平,突向后方,与颞骨颧突相连构成颧弓,形成颧颞缝,缝隙的接触面积小较为薄弱;④眶突:又称为第4个骨突,与上颌窦的外侧相接,并构成眶外下壁的一部分。

2.1.2 三个面,即:①颊面:朝向前外侧,近中央处有显著的颧结节,颧骨颊面的内上侧有颧面孔;②颞面:面向后内方,骨面凹陷,构成颞窝的前壁及颞下窝的前外侧壁;③眶面:平滑凹向内侧,构成眶外下壁。

2.1.3 五个缘:①前上缘,构成眶外侧缘,光滑而凹陷;②前下缘,接上颌骨,构成上颌窦的外侧壁;③后上缘,构成颧弓上缘;④舌下缘,构成颧弓下缘的一部分,厚而粗糙;⑥舌内侧缘,呈锯齿状,构成眶外下壁。

2.2 颧面孔的观察:颧面孔位于颧骨的内上侧,有颧神经的颧面支及血管通过。颧面孔的数量在个体上有明显不同,出现1-2个孔者居多,缺失者占1.67%,出现1孔者占63.33%,出现2孔者占20%,出现3孔者占8.33%,孔散在者占6.67%。颧面孔出现的位置也有明显差异,以颧面孔最下方的孔为观察对象,孔在眶耳平面上方者占41.67%,孔与眶耳平面相平者占21.67%,孔在眶耳平面下方者占28.33%(见表2)。

2.3 颧结节的观察:颧结节的形态主要有三种形式:①高结节:颧骨外形高点形成椭圆发达的结节;②低结节:颧骨外形高点形成略高起的结节;③无结节:颧骨外形高点未形成任何高起的结节。颧骨外形高点多表现为颧结节,表现为高结节和低结节的出现率约为80%(见表3)。

2.4 颧突(颧结节)的相对位置(见表4):颧突点即颧骨的外形高点,其在水平方向上位于颧骨中点,在垂直方向上位于眶下缘中外1/3交接处的下方,约位于颧骨下1/3处。即颧突位于颧骨的中下1/3交界处。

2.5 颧骨点、颧突点、颧颌点处颧骨的厚度(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左右两侧颧骨点、颧突点、颧颌点处颧骨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2.6 眶下孔的测量(见表6)。

2.7 上颌窦前壁厚度及其与颧骨位置关系的测量(见表7)。

3 讨论

颧部位于人体面中部的两侧,对面形结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之该处局部组织少,位置突出,轻度的异常如过高、过低或两侧不对称就极为明显,从而影响容貌美。颧骨的突出程度在人种与族群间差异非常明显,东方人高颧骨较为多见,我国以南方人较多见。东方人相对于白种人脸宽、颧骨高。高颧骨并不影响发音和面部功能,只是从审美观来看,不同的审美观有不同的认识。东方人认为高颧骨影响面部比例协调,使人显得男性化、粗壮、或凶面容,为东方人十分厌恶的面容缺陷。而在西方国家,却持完全相反的看法,多数学者认为额、颧、颊部是面部较突出的部分,适当的突度不仅是反映个性特征的重要标记,同时也是美的容貌必备条件之一。

颧骨外形高点的确定是评价颧部突度的依据,关于软组织高点的确定有很多研究,而颧骨骨组织高点对于颧面部面容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不是很多。颧骨的外形高点称为颧突点,常形成颧结节,颧结节可以代表颧骨前后方向的突度,其出现率为80%,颧突点在颧骨垂直长轴的中下1/3交界处,此点可作为术中寻找颧骨最突点的参考。颧突点是颧骨缩小整复术磨削法主要磨削的部位,磨削厚度的控制可根据颧骨的厚度来确定。最大磨削厚度为去除前外骨板,保留后内侧骨板,即磨削厚度为颧骨厚度的一半;在正常情况下向后可磨削缩小3.36mm左右(颧骨的厚度为6.72mm±1.43mm)。

骨的基本形态是先天决定的,然而其形态结构的细节则决定于后天的调节,因此骨的形态结构是在外力作用和内部应力相互对立统一的过程中不断加以改变和重建的。只要术者在颧骨缩小术中尽量使磨削后的骨面保持光滑,减少骨磨处的粗糙面,术后骨组织的生长是按照缩小术后的面形统一生长,不会反弹到手术前的面形。所以实施磨骨法行颧骨缩小术后,患者不必担心颧骨肥大的面形会出现反弹的情况。

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8.05mm处,距颅正中线约25.11mm其内有眶下血管和神经向外穿出,分布于下睑、鼻翼、上唇的皮肤和粘膜,该处是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点,在颧骨手术或遇上颌骨与颧骨前份较突出时,容易造成眶下神经和血管损伤,严重者患者术后上唇长时间麻木。

上颌窦为上颌骨体内的不规则三面锥形的空腔,左右各一,是四对鼻旁窦中最大的一对。尖向上颌骨的颧突,有上、下、前、后及内侧壁。颧骨额突至上颌窦外上角的距离约为42.80mm,上颌窦前壁的厚度约为0.05mm。颧骨手术时极易穿通上颌窦腔,增加术后上颌窦感染的机会。颧骨缩小术术前参阅上颌骨顶颏位摄片,根据上颌窦的大小,选择凿骨的部位。手术中动作轻柔,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上颌窦腔粘膜,减少术后感染的几率。

上一篇:微晶磨削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轻度痤疮疗效观... 下一篇:耳郭再造的应用解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