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生活 等

时间:2022-09-06 01:53:02

火红的生活 等

红的生活

——二师三十一团多元增收纪实

■贾群德 王 燕

夏日的塔里木垦区,骄阳似火。年初,在二师三十一团,除承包收入之外,人均增收2000元被作为一条“红线”划到了基层每个党支部。经过半年的努力,三十一团在多元增收方面取得了实效,他们的做法值得深思和借鉴。

依托资源大兴养殖

2013年年初,对于三十一团党委一班人而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团党委提出了“两个率先、两个力争”的奋斗目标,但要实现这些目标,如何在全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用什么保证实现25%以上的经济增幅?这一连串的问题引起了团党委一班人的深思。

养鸡、养鸭、养鹅、养猪、养羊、养牛,当团党委提出从单一的庭院养殖到合作社的联动,发挥团场自然资源,号召以饲草为原料,大力发展养殖业时,职工群众群起而动,一股养殖热浪正悄然袭来。

在一连,为引导职工发展多元经济,指导员张继来拿出10万元资金投入到连队股份制养羊中。党支部一班人形成统一认识,7名班子成员决定集体拿出一年的年薪共计30万元作为发展养羊业的基股,按照每股5000元的标准吸收职工群众入股60股,又通过争取团贴息贷款60万元,建起了总面积2000平方米的养羊合作社。

在七连,以家庭经营、共同参与、分散养殖、利润共享的养殖模式已形成,他们不仅形成了7户职工养殖羊不低于200只的规模,而且建起了养殖规模达到1000头的养猪场,实现年生猪出栏量达到1000头以上。

在十一连,养殖大户李庆不仅依托连队地处尉犁县城的优势,建起了养殖规模达到1万头的猪场,而且在尉犁县最繁华的闹市区开起了放心猪肉专卖店,把生产的优质生态猪肉直接销售到当地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以来,该团建成的养殖场规模达3万头(只)以上,新增牲畜存栏总量达2万头(只)。

利用优势搞活三产

促进职工多元增收,不仅体现在发展养殖业上,更重要的是农、林、牧、副、渔、工、交、建、商、游综合发展。

在三连,党支部牵头承包了5000亩鱼塘,放养了40多吨鱼苗,而且针对团内以育肥牛养殖为主的天友养牛合作社牛犊十分紧缺的实际情况,决定购买300头生产母牛,提供前端服务,延伸养牛业的产业链。

王得星,这名本来在地方做生意的回族青年,曾经到尉犁县打拼多年。2010年,当他看到218国道从团中心通过,客流量不断增加、车流量不断增大的商机,他放弃了在县城的工作回到团部,在紧靠218国道的底商楼做起了烤羊肉的生意,吸引了途经团场的大小车辆司机就餐,日营业额达到6000元以上。

随着“三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三十一团以超前的眼光于2009年建成了塔里木垦区最大的物流园,吸引88户个体工商户从事商贸服务业,加之各连队形成的商业网点,到2012年年末,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接近900人,占全团就业人数的2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十二五”之初的16.35%,提高到2012年的24.83%,三产增加值为4192万元,今年预计可达6400万元以上,是“十一五”之初的5倍。

三十一团针对218国道全线贯通后车流量、客流量增加的实际,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进行沿国道的胡杨广场、沿路楼房改造工程、三百里绿色走廊延伸工程以及团部城镇绿化管网工程建设,使城镇的绿化率达40%以上。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商业环境,而且先后吸引兵团石油公司建起了加油站、加气站,实现了1500户居民天然气入户。截至2012年年末,三十一团旅客年周转量为1836万人次,比“十二五”开局增长23.4%,是2005年的1.9倍。货物年周转量为2210万吨,比“十二五”开局增长26.6%,是2005年的2.3倍,交通服务业的年经营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

(作者单位:二师三十一团)

找准思路促增收

■张秀丽

7月8日,三师五团二十连职工文江正在自家的红枣园里采摘辣椒,面对满园的辣椒,他喜不自禁。今年,五团在二十连大力推广套种技术,采取红枣直播建园套种洋葱、辣椒、茴香的办法促进职工多元增收。600亩新植红枣园,预计洋葱单产可达3吨,每亩可产干辣椒100公斤,按照批发价格计算,每亩可增收2000元,仅红枣套种就可增收120万元,人均增收600元。

近年来,五团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思路,树立富民优先理念,以职工多元增收为着力点,充分挖掘土地、劳动力潜力,充分调动团场、职工两个主体,壮大职工增收优势产业,创新职工增收推进路径,拓宽职工增收发展空间,优化职工增收政策环境。

在职工多元增收方面,坚持以承包收入为主,与劳务收入、财产性收入、财政转移收入相结合;坚持促进职工整体增收与突出重点困难职工增收相结合、促进团场增效与促进职工增收相结合;坚持农业整体推进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相结合,城镇化建设与劳务收入相结合;坚持团场作为执行主体强力推动,行政推动与职工自主创收相结合,职工积极参与相结合。

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团场职工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收入结构明显优化、收入差距明显缩小。 (作者单位:三师五团)

“种果养鸡”尝甜头

■段占启

“我这哨子一吹,成群结队的鸡全跑来了。段叔你看,这苹果长得,嘿嘿,今年我家果园肯定丰收了,能有这样的好收成,可是沾了‘种植苹果+饲养芦花鸡’模式的光。”7月25日,五师八十九团林管站职工陈清海谈起在苹果园养鸡如数家珍。

原来,陈清海在他承包的果园边建了护栏,中间用木头做了隔断,放养3000多只芦花鸡苗,他在果树下种上苜蓿和小白菜,让鸡仔循环着觅食,这样产生的鸡粪为果园提供了有机肥料,生产的苹果品质好,引得不少客商上门观摩订购。

“果园养鸡不仅节省不少的肥料钱,几十亩的苹果园连农药都不用喷洒;芦花鸡长大后又是一大笔收入。”陈清海说,“他家的苹果树施用鸡粪后能增产20%左右,结出的果子品质好、卖价高。”节约加增收,果园种养结合让这位27岁小伙子实实在在看到了希望。

陈清海脑瓜灵活,人勤快,他在刚引进鸡苗时,还从内地引进了苍蝇进行封闭式饲养,每天作为鸡的精饲料。

没养鸡之前,果园里杂草疯长,导致苹果树生长缓慢。陈清海买来除草剂喷施,效果不理想;请人除草,费用高不说,许多杂草很难除根。

有一天,陈清海看见几只鸡在啄食杂草和虫子,于是就萌生了果园养鸡的念头。

“果园里养鸡好处很多。”小陈说,“鸡吃果园里的青草、昆虫,减少了饲料的用量,每只鸡成本下降15元。散养的鸡味美好吃。”

“尽管白天放养、晚上回笼的养鸡方式很辛苦,但养的鸡很抢手,去年一个夏天,我儿子养的几百只土鸡不够卖。”陈清海的父亲陈金仁接过话茬说。

今年一开春,陈清海就和家人商量在果园里建养鸡场,用鸡粪肥田的事。如今苹果还没成熟早早就订出去了。芦花鸡已养了4个多月,广告还没发出去,许多餐馆的老板已找上门订购他的土鸡。

陈清海说:“我一年可以养两批鸡,仅养鸡一项纯收入3万多元,加上苹果一年收入10多万元,下一步计划在团场的‘三北’林养殖基地申请一块地皮,想着以合作社的形式再办一个梅花鹿养殖场,将林下养殖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八十九团围绕林果产业,积极发展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经济,以科教兴牧战略为重点,全面提高牧业科技信息化水平。重点推广良种繁育、动物营养、疫病控制、质量安全和现代化管理领域方面关键技术,通过建设牧业信息网络,积极探索用信息化、工业化手段管理和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

进入夏季,该团在加大动物防疫知识培训的同时,还加强养殖密集区等重点区域的督导工作,实行定点、定人、包片负责的疫情监测,畜牧兽医站组成多个技术小组,到各个养殖场,开展了畜牧防疫知识培训,严格按照统一免疫程序、统一操作规程的要求,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确保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如今,在八十九团,林下养殖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了林果品质,还促进了林果产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五师八十九团)

上一篇:“天使”守护“健康梦” 下一篇:兵团多举措推动扶残助残事业不断发展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