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音乐边缘的笨小孩

时间:2022-09-06 01:16:48

徘徊在音乐边缘的笨小孩

从读者大道走到滨河路,又从滨河路走到双城门,走过西关的地下通道,这一路上我的思绪流过栀子花开的季节,越过竹马蜻蜓的歌谣,却始终记不起你,你在哪里?

从月光中独奏的贝多芬到浪漫夜曲中的舒伯特,从高山流水的知音曲到黄河咆哮声中的冼星海,我的笔记录过很多人,却始终写不到你,你是谁呢?

在音乐这片璀璨的星空中,有那么多闪亮的、散发着钻石般光芒的星星值得大书特书,而今夜,我尤其想在星海里寻见你——最渺小的星星,用我的这支笔写下你的故事。

那应该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吧。家乡的小河总是忘情地高唱着欢快的歌儿,知了躲在树上为它伴奏。因为是周末,校园里比平时安静了许多。这天,空旷的校园里只有两个课外兴趣班在上课,从音乐班的教室中时不时地传出电子琴、手风琴和竖笛的声音,只有一墙之隔的美术班却总是静悄悄的。

每周周末你总是第一个到学校,却总喜欢坐在美术班教室的最后一排,没有人知道原因。上课时,讲台上的美术老师讲解着布局、线条、明暗的知识,坐在旁边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拿着画笔在画板上画着各式各样的线条,可你呢?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哎,刚刚老师讲到哪儿了?”同桌阿娇突然推了推你的胳膊,悄悄问道。

“《梁祝》第C乐章第三小节。”你脱口而出。

“拜托,阿兰你这是在上美术课,不是隔壁班的音乐课!”阿娇笑道,摇了摇头。

在美术班,除了老师有时讲解专业知识,大多数时候是大家安安静静地各自画画,所以教室里安静得连掉下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到。因此,隔壁音乐班老师的讲课声和奏响乐器的声音常常回荡在这边的教室里。而你,坐在最后一排,实际上总在墙这边旁听着那边的讲课声,你真是个笨小孩。

背着画板回到家中,你顾不上换鞋就冲进自己的房间,关上房门,从墙上取下一样东西,开始把玩起来。那是一支套着天蓝色布套的竖笛,布套上印着的字已经模糊不清了,但里面乳白色的竖笛还被保存得跟新的一样。

一年前,在学校的一节音乐课上,老师抱着一个大纸箱走进教室,大家齐刷刷地用好奇的目光盯着纸箱。临下课时,老师打开箱子取出一支支竖笛,发给大家。老师说:“六年级的同学快要毕业了,学校打算在毕业典礼上送他们一个礼物,就是让五年级的同学一起用竖笛为他们吹奏一首曲子。所以,从下节课开始,我会教你们一些吹奏竖笛的基本技巧,你们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竖笛。”那时候,老师发给你的那支竖笛是你接触的第一件乐器,你紧紧握着那支竖笛,觉得自己距离音乐的殿堂越来越近了,心里的高兴简直无以言表。

下节音乐课是一个星期以后,可是你显然已经等不及了。那天放学回家后,你从柜子里翻出了上小学以来所有的音乐课本,心想:“哪本书上有教人吹竖笛的内容呢?”你一本一本地翻,一页一页地找,多么认真的笨小孩呐!“找到啦,有,有……”你那兴奋的欢呼声连正在厨房做菜的妈妈都听到了,急忙问:“怎么了,有什么呀?”可你一句话都没回答,因为此时此刻你已经完全沉浸在音乐课本中了。就这样,你在音乐课本中学会了简谱1、2、3、4、5、6、7这七个音的指法。你好像自己学会了神奇的魔法似的,只要一有空闲就用心爱的竖笛吹起断断续续的音调。当时的你相信这七个音就是音乐,你以自己用嘴巴和手指发出了音乐而感到万分自豪,你真是个笨小孩。

通过自己摸索和老师教授,慢慢地,你学会吹奏完整的乐曲,你觉得这比你画出一百幅画还要值得高兴。但是,这支竖笛没能改变你的位置,你依然是那个坐在美术班最后一排却旁听隔壁班讲课的笨小孩。

爸爸妈妈整天忙于工作,他们不会弹奏乐器,更对音乐不感兴趣,你的唯一知音是住在乡下的舅舅。舅舅是个很普通的农民,春种秋收,有时也会外出打工。但是在你心里,舅舅还有另一个特别的身份,那就是民间艺术家。每到农闲时候,舅舅就会拿出常年摆在柜子顶上的二胡,擦去盒盖上的灰尘,调调弦音。你尤其喜欢舅舅拉二胡的模样,他的眼睛是那样神采奕奕,他嘴角的笑容是那样简单而又迷人。而你总是静静地坐在舅舅身边的小板凳上,听他拉一首又一首地方小曲,讲舅舅与二胡的故事。

舅舅说他不识谱,认识的汉字也没有多少,也从来没有人教他拉二胡,他是因为自己喜欢自学成才的。有时干完农活,舅舅连脚上的泥都顾不上洗,就抱起二胡去找自己的一帮乐友,似乎一下子就把一整天的疲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他的这些朋友也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和舅舅一样,喜欢音乐。他们有的会弹三弦,有的会吹唢呐,有的嗓子清亮能唱小曲,还有的什么都不会就拿着碗和筷子打节拍。他们从来没有上台参加过正式的演出,也从不讲求细节的完美,但是他们从音乐中捕捉到的快乐不亚于世界级艺术大师。

“阿兰,你吹笛子也这么久了,你会不会吹我们的小曲啊?来和我们一起吧。”拉完一曲的舅舅笑着问你。

“啊,小曲?舅舅你有谱子吗?”你红着脸问。

“我们哪有谱子呀,都是凭着记忆瞎拉的,呵呵……”舅舅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

“唉,小姑娘,你也给我们吹一首你在学校里学的曲子吧。”弹三弦的赵大叔冲你说。

也不知道你当时哪里来的勇气,立马从书包里掏出竖笛和音乐课本,照着《盼红军》的简谱就吹了起来。其实你吹得不好,中间吹错了好几处,但舅舅和其他大叔们听完都给你叫好,还说这首曲子好听,他们也要学一学。笨小孩,那时的你笑得多开心呀!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笨小孩的竖笛一直挂在她房间的墙壁上,可是上面渐渐地落满了土黄色的灰尘。她经历了小升初、中考和高考,她的所有心思都在学业上,再也没有余力来吹奏她心爱的竖笛了,因此那支竖笛的影子在她的记忆中也越来越淡,淡得像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

如今的笨小孩会写作、会玩网游、会打网球,可是一提到音乐就望而生畏了,音乐对现在的她来说是一种遥不可及的高雅艺术,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艺术品。其实,现在的她才是一个真正的笨小孩,忘记自己曾经徘徊在音乐边缘,武断地把音乐摆在高不可攀的位置,她真笨!

其实,那个笨小孩不是别人,正是我自己……

上一篇:“如歌大提琴VS英雄交响曲”音乐会精彩上演 下一篇:循音而动 游走维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