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世纪早期西欧商业滞缓的原因

时间:2022-09-06 12:53:48

试析中世纪早期西欧商业滞缓的原因

【内容摘要】中世纪早期西欧的商业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1、西欧大陆正在逐渐形成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2、基督教早期的经济理念否定商业活动。3、外族入侵使西欧陷入三面封锁,阻断了与其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中世纪早期的西欧商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艰难的向前发展。

【关 键 词】自给自足 基督教 外族入侵 商业滞缓

比利时著名历史学家亨利・皮朗认为中世纪早期不存在商业和贸易。他说:“既然没有买者,它还能向谁出售呢?既然没有需要,它向哪里处置其生产品?”[1]P101皮朗是站在欧洲早期自然经济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当时的商业,认为当时的商品交换及商人根本微不足道。对于此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体,商业发展的空间狭小;另一方面由于基督教早期的经济理念和外族入侵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活动。

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与商业滞缓

中世纪的西欧社会是封建社会,其经济形态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由于封建时代的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产品不丰富,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供应生产组织本身消费,因而产品不流通或很少流通。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是非常微弱的。12世纪以前西欧的封建经济特征更为明显: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被割裂;庄园成为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庄园内部的自给性特点尤为突出;小生产和小农经济普遍化;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庄园主及庄园生产者自身的消费需要;商品经济不发达。[2]庄园上农民的生产劳动主要是为了满足封建主的日常需要和农民的生存。在查理曼的一个皇家庄园中,有供应领主居住的房屋、各种生活必需品、生产用的各种工具,甚至牛厩、猪羊圈、磨坊、谷仓等一应俱全。[3]P150-151正如埃德蒙・波尼翁所说:“领地及其财产可以供领主吃饭、穿衣、住房、装备,无论是世俗领主还是教士领主,所有的人都生活在他们的领地上。”[4]P273所以生活在领地上的人们几乎不需要到领地以外的城市或市场去购买生活必需品,因为在领地上“就可以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各种东西”。[4]P60另外,有些大封建主、大修道院的地产往往散布各处,以取得当地的特产。例如著名的圣德尼修道院,坐落在法兰西岛的王室领地上,但它在普罗旺斯有地产,以得到那里的油,在塞纳河区有地产以得到那里的酒,在鲁昂和蓬特有地产以得到那里的鱼,在弗兰德斯有地产以取得羊毛和干酪。[7]P285因此,这些封建主在自己的地产上就可以直接获得日常所需品而不需要过多的与外界进行商品交换,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经济和商品流通受到极大的阻滞。

另外,庄园内的手工业生产也不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只是作为农业生产必要的补充。手工业者依庄园的需要而存在,因为庄园单纯依靠每个家庭的农业生产难以解决生产与生活的全部问题,还需要有具备各种专业特长的服务人员。《庄园敕令》第四十五条就规定:每个庄园应该有优良的匠人,如铁匠、金银饰匠、鞋匠、木匠、旋工、武器匠、渔夫、养禽者、制皂人、啤酒酿造人、面包师等[7]P59。科尔比寺院也有多种不同性质的手工业作坊,其中有鞋匠五人、皮革匠二人、漂呢匠一人、铁匠六人、首饰匠二人、旋工一人、铸工三人。[6]P68这些手工业者的存在,使庄园能够独立地供应本身对各种手工业产品的一般需求,其产品只供应庄园,并不向市场出售。虽然在庄园中不能生产所需的任何东西如盐、铁、染料之类而需要向外界购买;尽管也存在一些农民、封建主、修道院把他们的部分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交换的实例,但这种行为也只是偶然的,这种偶然性的商品交换还远远谈不上是和封建自然经济相对立的货币经济。

二、基督教的经济理念与商业发展

在中世纪早期,基督教会对商业持歧视、否定、压制的态度。因为在基督教的早期历史中,西欧的经济结构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它仍然与罗马帝国时代一样,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其生产主要是用于自己消费而非面向市场。当时的社会要求一种平均主义的财富分配原则,建立起“健康而诚实的经济”,要求“各种工作都应该养活它的劳动者,各种工作都应该是为了共同的利益”。[7]P70这成为当时教会的经济原则,因而农业在这一时期受到极大的关注,教父们一致认为农业是优秀的职业。神学家们以亚当为榜样,坚持亲自劳动的高贵性,人必流汗劳动来获得食物,劳动是美德的象征,而懒惰则是罪恶的标识。总之,早期教会对商业的态度是与当时欧洲农耕经济占绝对主导优势的现实相适应的。然而对于商人来说,神学家们眼中的商人是“欺骗作假,放高利贷之事于市场中亦可发生,人们出卖灵魂以求利益……一些商人航海日久,与妻子别离另求欢乐……有些人小心翼翼地遵守人制定的市场法,而并不同样认真地遵守上帝之法……贸易者还有其他恶行:不守宗教节日,竞争,争吵……”教会视商人为“害群之马”,其目的在于不经任何物质形态的转换,仅靠投机和欺骗获得利润,还试图以各种狡诈的手段获利,过游手好闲、不劳而获的生活,这违反了“健康而诚实”的准则。在奥里腊克的圣・格腊耳(死于909年)的传记中,有一段生动的插话足以证明当时教会的道德标准与盈利精神的互不相容:“当这位虔诚的主教从罗马进香回来的时候,他在帕维亚遇见了一些向他兜售东方货品和香料的威尼斯商人。于是他把他在罗马购买的一件庄严的主教袍展示给商人们看,并且说明他是花了多少钱买来的。但是当商人们祝贺他做了一笔好生意,因为他们认为这件主教袍在君士坦丁堡要花更过的钱才能买到手的时候,格腊尔责备自己欺骗了卖主,他立即把差额寄去,不愿贪便宜而犯贪婪的罪过。”[1]P25这段话生动地说明了商业在各地引起的道德矛盾,使商人们不能安然自得地经营商业,并且在这些商人心目中也总是认为他们的财产是非法得来的。于是在大商人的遗嘱中出现了这样的悔悟:“对那些曾经受我欺骗的穷人们进行赔偿,并把一部分产业捐给教会。”[1]P26他们希望依靠这种行为来弥补他们所犯下的罪过,从而可以使他们在最后审判日时得到赦免。

三、外族入侵对商业的影响

在9-11世纪,阿拉伯人、斯堪的纳维亚人、马扎尔人对欧洲的入侵和掠夺也给欧洲商业带来了重重灾难。

7世纪时伊斯兰教兴起,随后阿拉伯人四处扩张,从8世纪开始,伊斯兰教对地中海沿岸大肆征服与劫掠,并通过对科西嘉、撒丁和西西里的占领控制了西部地中海,割断了高卢与东方的贸易联系,进一步加剧了商品经济的衰退。到8世纪中叶时,马赛港已经一片寂静,“养育它的海对它关上了大门”,[9]P18过去曾是高卢最富庶地区的普罗旺斯在9世纪也陷入了异常贫困的境地。从9到11世纪,西欧实际上处于被封锁的状态。所以受局势的影响曾经贸易往来频繁的地中海因阿拉伯人的到来而变得沉寂,航运逐渐萎缩,商业发展迅速走向衰落。亨利・皮朗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认为:“此后地中海不再是东西方世世代代联系的纽带,而成了一个障碍。”[1]P2然而,几乎在同一时期,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北欧人也开始了对欧洲进行入侵和掠夺。

从9世纪起,北欧野蛮人,主要包括丹麦人、挪威人、瑞典人突然从不同的方向对欧洲发动侵袭,由此使得西欧在一个半世纪里不断受到困扰。丹麦人入侵法兰克和英格兰;挪威人袭击苏格兰、爱尔兰及北大西洋地区;瑞典人则集中在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这些北欧人侵入法兰克和英格兰,劫掠城镇和修道院,并不断地骚扰乡村。由于北欧人不定时的掠夺骚扰,使得各地不断兴建封建城堡以防御入侵者。马克・布洛赫认为“第一批城堡是在诺曼人和匈牙利人入侵时期由国王或重要军事辖区的首领建造的”。[10]P641-642汤普逊也认为大地主贵族阶层成员“建造了城堡来捍卫他们的领地以防止北欧人的侵犯或防止他们周围的强盗抢劫”。[5]P318-319由此可见北欧人的入侵确实使社会秩序陷于混乱,商业旅行变成了极大地冒险,贸易往来也因此渐趋衰败。

马扎尔人是东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以匈牙利为基地,成群结队地掠夺周围国家。他们常常出没于意大利北部、巴伐利亚和施瓦本等地,其掠夺时常伴有残暴的屠杀。通常那些孤立地处于乡间的修道院和村落是马扎尔人施暴的场所。如马克・布洛赫所言“尤其是匈牙利人似乎特别嗜好捕捉俘虏,仔细地从中挑选出最精壮的留下,有时从处死的全部人口中只留下年轻妇女和很小的男童,供其役使和享乐,但大部分无疑是要卖掉的。”[10]P48马扎尔人的掠夺给中东欧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破坏,而他们残暴的屠杀更造成了人们的恐慌。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不仅阻止了农牧业的改进和发展,也断绝了商业上的来往。

由于各族入侵造成的混乱秩序和被孤立封闭的状态,使得“商人这种职业是危险的”。[4]P275正是由于入侵者几乎在同一时期从各方侵入欧洲,使得欧洲实际上处于被封闭的困境,由此造成的混乱社会秩序不仅使得封建庄园更封闭、经济上更加自给自足,也使得商业交往无处藏身。

总之,在中世纪早期由于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基督教对商业活动的排斥和外族对西欧大陆的三面包围等原因使得中古早期的西欧商业在层层限制中缓慢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比利时]亨利・皮朗.中世纪经济社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王军.论西欧中世纪早期自然经济的形成[J].哈尔滨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6).

[3]齐思和.中世纪初期的西欧[M].上海:三联出版社,1958.

[4][法]埃德蒙・波尼翁.公元1000年的欧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5][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6]马克.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苏联]波梁斯基.外国经济史[M].上海:三联出版社,1958.

[8][法]雷吉娜・佩尔努.法国资产阶级史(上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9][比利时]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0][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上一篇: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探讨 下一篇:天津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