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更年期焦虑状况调查与更年期保健

时间:2022-09-06 12:36:51

妇女更年期焦虑状况调查与更年期保健

[摘要]目的 对妇女更年期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并探讨更年期保健方法。方法 选取广州市荔湾区华林街光复社区161例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采取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对焦虑症状发生率和评分进行统计,并对焦虑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总结更年期保健措施。结果 161例SAS平均为(30.4±2.7)分,接近临界值。存在焦虑症状的妇女有64例,SAS为(45.4±3.4)分,发生率为39.8%。性格内向(OR=2.023,P

[关键词]更年期妇女;焦虑状况调查;更年期保健

40岁以上进入围绝经期的妇女通常会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导致内分泌轴功能失调,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出现如心肌、易怒、潮热等多种症状,临床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或“更年期综合征”。有国外研究表明,导致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并不仅仅包括内分泌紊乱或卵巢共翰减退等因素,还包括社会、心理、家庭、性格行为等妇女自身多重因素。更年期妇女通常会存在明显的心理状态波动症状,如出现不安、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妇女日常家庭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对更年期妇女焦虑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更年期保健措施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11月,选取广州市荔湾区华林街光复社区161例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年龄44~55岁,平均(48.7±1.2)岁,文化程度:8例小学,15例初中,97例高中和大专,41例本科及以上。

纳入和排除标准:符合《女性更年期保健》中所述的具体症状,年龄处于更年期(>40岁),存在月经改变、潮热出汗等明显的更年期征象,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有升高,且>20nlU/mL;在调查社区居住时长均在10年以上,中文读写能力和理解能力正常。排除近3个月期间服用过激素类药物的患者,有甲状腺功能疾病、脑垂体疾病、行动不便以及有精神病史或家族精神病史的患者。所有患者接受焦虑量表调查前均与调查人员签订了《调查研究知情同意书》。

1.2调查方法

(1)以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妇女焦虑评分进行统计,共包括20道题,内容涉及到睡眠、心理、呼吸、胃肠道等指标,每题均包括没有、少部分、相当多、全部4个选项,分值以1~11分不等,量表以36分为临界值,>36分表示存在严重的焦虑症状。(2)采取自编社会功能调查表对妇女性格、工作情况、经济状况、婚育史、围绝经期症状、家族史、重大疾病史进行调查统计。

1.3观察指标

(1)统计妇女焦虑症状发生率、SAS评分;(2)根据社会功能调查表结果,对影响焦虑状态的单因素进行统计,并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高危因素。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焦虑症状发生率和评分

161例妇女SAS平均为(30.4±2.7)分,接近临界值。存在焦虑症状的妇女有64例,焦虑评分为(45.4±3.4)分,发生率为39.8%。

2.2影响焦虑症状的单因素分析

对161例妇女进行焦虑状况单因素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2.3焦虑症状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性格内向、工作压力大、离异、丧偶、存在痛经、关节肌肉酸痛症状以及有重大疾病史是导致妇女更年期焦虑的高危因素,如表2所示。

3.讨论

妇科临床通常将44~55岁定义为妇女更年期,更年期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妇女机体会出现明显的生理变化,有悲观情绪的妇女甚至有可能出现自杀行为,对妇女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罔。目前国内外对更年期焦虑状况进行了大量研究,在陈华燕对1200名更年期女性的心理状态研究中表明,45~55岁的围绝经期妇女焦虑症状发生率为41.4%,且发生焦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围绝经期合并症、社会影响、自身疾病以及性格因素,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这也证实了更年期女性产生焦虑的原因与社会、生物学以及心理学三个主要因素有直接关联。

3.1更年期妇女焦虑原因分析

本次研究Y果表明:161例妇女SAS平均为(30.4±2.7)分,接近临界值。存在焦虑症状的妇女有64例,焦虑评分为(45.4±3.4)分,发生率为39.8%。性格内向、工作压力大、离异、丧偶、存在痛经、阴道干涩、关节肌肉酸痛等围绝经期症状以及有重大疾病史是导致妇女更年期焦虑的高危因素。原因分析为:(1)社会学因素。本次研究证实了工作压力大、离异、丧偶等社会因素极有可能导致更年期焦虑。在城市受教育、工作的女性事业心和进取心较强,在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敏感性往往要高于家庭主妇。此外,部分离异、丧偶的女性心理承受力更差,在更年期到来时更容易胡思乱想,这些行为均增加了心理负担,因此更容易出现焦虑状况。(2)生物学因素。妇女在进入更年期后雌激素分泌持续减少,从而引发一系列衰老征象,如月经紊乱、关节、肌肉酸痛等,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变弱,在受到刺激后更容易引发多疑、暴躁、伤感等不良情绪,最终出现焦虑症状。(3)心理学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很多妇女会出现反应能力降低、健忘等表现,部分妇女因自身患有重大疾病,会表现出对生活失去乐趣、精神过度紧张的征象,或者因自身性格内向,无法顺利向他人倾诉,从而导致焦虑症状加重。

3.2妇女更年期保健措施

(1)做好健康保健知识宣传。可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向社区更年期妇女宣传正确的保健知识,提高其对更年期生理、心理变化的认识,并在社区开展心理咨询,纠正错误观念,让其意识到更年期是妇女一生中的自然生理过程,采取合适的调养途径完全可以克服异常心理和生理行为,例如和谐的性生活和家庭氛围可有效增进夫妻感情,促进更年期妇女身心健康。(2)心理干预。指导更年期妇女学会在情绪低落时迅速合理的转移注意力,以理智、冷静的态度对待更年期导致的生理心理变化,尤其是针对离异、丧偶以及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下的妇女,更要逐步培养自身的生活情趣,可鼓励其积极参加有趣的社区团体活动,如书画展、十字绣、广场舞等,在培养兴趣爱好,提高生活乐趣的同时可起到改善不良情绪的作用;针对性格内向的妇女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鼓励其勇敢的说出内心所想,培养乐观、积极的性格,训练解愁、制怒的方法,保证心态平和。此外还需嘱咐家属,当妇女出现情绪不佳时应保持礼貌谦让,避免因更年期综合征激化家庭矛盾,从而加剧焦虑症状。(3)培养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坚持“三低饮食”原则(低盐、低糖、低脂),多食用含钙(蛤蜊、牛奶、坚果类)、植物性激素(大豆、扁豆)、微生物A(鸡蛋、猪肝、深绿色和黄绿色果蔬)、维C(橙子、猕猴桃)等食物,延缓不适感;保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睡眠习惯,就寝前可听舒缓音乐、做腹部热敷;每周保证3~4次的小强度锻炼,以耐力活动为主,如散步、交谊舞、五禽戏、太极拳、瑜伽、园艺活动等,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运动时心率达到95~100次为宜。

综上所述,更年期妇女焦虑状况发生率较高,需采取有效的保健措施来改善妇女更年期心理状态,使其顺利平稳的度过更年期。

上一篇:复方多粘菌素B应用肛周脓肿术后切口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农村哮喘患儿家长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